廣州市核心商圈之一的北京路,方圓一公里內有四座多廳影院,其中經營狀況最好的華影青宮影城去年全年單座平均票房達5萬多元,達到目前國內影院單座票房產出的一個高限。
“今年的重要工作就是想辦法拓展票房收入以外的業務,不然很難實現預定收益目標。”該影院副總經理張慶鵬表示。
這并非個別現象。除了廣州,深圳、北京、上海和重慶等這樣的大城市核心商圈的電影院,普遍遭遇票房增長天花板——今年上半年,國內影院票房前100名影院的平均場次同比增幅不足8%,人次增幅不足4%,票房增幅不到16%。
與此同時,影院競爭加劇不斷攤薄單座影院票房,用地租金持續上漲已成失控之勢,加上當前影片同質化放映的現實境遇,影院經營愈加吃力。
數字更能說明問題:影院產出票房中,扣除5%的電影專項資金、3.3%的稅金,剩下的票房還有43%左右被片方和發行方分走,影院的用地租金及物業管理費分走總票房的20%—25%,再加上影院運營管理成本和設備折舊,最后所剩無幾。國內新型多廳影院中,年票房1000萬元左右的影院,能實現盈虧平衡已屬萬幸,而這樣的一座影院,投建成本不會低于1000萬元。
如此艱難境遇中,國內影院僅指望“賣電影票”和“放電影”,已很難實現持續盈利。國家電影專資辦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國內常態經營影院已近2600座,銀幕數超過1.1萬塊。從產業層面,如何拓展電影院“賣電影票”之外的業務和功能,增加影院的非票房收入,增強影院的活力,成為當務之急。
除了“賣電影票”
隨便走進一家新型多廳電影院,偌大的大堂里長長的一排售票口赫然在目,每逢節假日,這些售票口全是擁擠的人群。
但不久的將來,這些占地巨大的售票空間將隨著電子售票業務及電子檢票業務的發展而顯得過于浪費。
影院大堂的布局體現了當前國內影院管理經營者們根深蒂固的粗放式經營理念——一切為“賣電影票”著想。很多影院只會把邊邊角角的空間拿來做賣品部或者衍生品的展示區。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國內影院的此種格局雖在影院施工之初就被“設計”,但根源仍在影院投資商對影院功能的故有看法——電影院就是放電影、賣電影票的地方。
眾所周知,觀眾走進電影院,除了看電影,還會帶來其他連帶消費。
最常見的便是爆米花、飲料,以及其他食品和相關電影的衍生產品。在有些影院經營者看來,電影院首先是消費場所,只要消費者有需求,經營者就應該想辦法滿足。在國內,常見的其他影院售賣品還有一些時尚飾品和品牌專賣。“關于影院的非票房業務有兩個走向,一是走向餐飲,比如打造專門的影院吧臺,開展與食品飲料有關的業務;一是走向商店,像星美系影院里的“星美匯”就是典型的影院商品店”。專門為影院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中鉅鋮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石春紅指出,之前很多受“唯票房論思維模式”影響的影院投資者,其投資的影院在大堂設計上已經嚴重影響其他業務的開展——很多在營業的星美系影城只能經過重新改造后才能引進“星美匯”業務。
也有一些頭腦靈活的影院經營者開始嘗試更廣闊的創收渠道,比如影院廣告位的出租和影廳冠名權出租等。除了現在很多影院都開始介入的映前貼片廣告,有一些影院已開始聯手一些大品牌設置影院專柜。
當然,遇到的麻煩也很多。
比如現在很多影院都是在大型商場中,影院里售賣的很多商品,包括餐飲,觀眾不見得非要掏更多的錢在影院里消費。“畢竟到影院里來的人首先是電影愛好者。而且影院里如果高價售賣或胡亂擺放與電影無關的商品或廣告,會讓有些電影觀眾心生不滿而流失。”河南奧斯卡院線總經理劉健表示。
麻煩還來自經營和管理,比如非票房業務的運營、市場營銷,以及讓人頭痛的物流等。這還不包括在淡季或者影片內容較弱的時段,非票房業務的艱難維持。
除了“放電影”
某個夏日下午五點左右,北京的一個寫字樓里,某人走出辦公室,不是匆匆加入回家的“擁堵大軍”,而是轉身走進旁邊的電影院。在這里,他拿出會員卡,先到游泳池里“解解乏”,然后到咖啡廳或者書吧里找到約好的伙伴,喝兩杯咖啡,隨便翻翻書吃點甜點,看看手表,又一起走進影廳。一個半小時后,他們出現在影院的餐廳里,享受完美食,又一起到影院的歌廳里大聲唱歌?? 這一幕能出現在未來國內的電影院里嗎?
“電影院提供的不應僅僅是與電影相關的消費,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直倡導影院“1+X”生活方式的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認為,“X”應該涵蓋上述種種,包括“書吧”“藝術吧”等一切與“時尚生活”相關的內容,這應是國內影院努力的方向。
未來,電影院并非專門“放電影”的場所,在 “體驗消費”盛行的時代,電影院作為“體驗消費”的重要場所,其涵蓋的意義應該更加寬泛。
在“非票房收入”發展較平衡的國家和地區,電影院的非票房收入能占影院總收入的二三成。美國影院的年度純收入中,食品收入甚至占比40%。而在國內,這個比例僅在10%左右。在不久前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公布的招股書中,其影院的賣品收入僅占影院總收入的8%左右。這一方面說明國內影院在“非票房”業務方面大有潛力,另一方面也說明當前國內影院經營的困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