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影院經營者瞄準非票房收入這塊肥沃的“自留地”摩拳擦掌、各出奇招之時,一些從業者已經開始構想從整體上改變影院的經營方式。
時代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早在2006年便提出了“1+X”的概念。在張寶全的設想中,電影本身是“1”,文化及其衍生品是“X”,“X”包括簡餐、酒吧、視聽娛樂、書店、藝術衍生品、便民服務等。
“星美匯”概念則由星美集團于2010年提出,去年年底正式上線運作,能為觀眾提供線上訂票、買貨;線下取票、提貨的整套服務。
不論“星美匯”還是“1+X”,都是在試圖建立新的電影生活方式,只不過一種是線上與線下的結合,另一種則是電影與其他娛樂項目的結合。
這兩種模式都需要改變觀眾的消費習慣。“星美匯”需要引導觀眾養成網上訂票和在消費電影的同時購買其他產品的習慣;“1+X”則需要培養觀眾在消費電影的同時消費其他休閑項目的習慣。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很多影院經營思路實際上與張寶全的“1+X”不謀而合,比如UME系列影城一直在經營自己的書吧與咖啡廳,很多影院也在以招租或者聯合經營的方式拓展“X”業務。
但目前看來,鮮有成功。
“影城里的書吧、咖啡廳,利潤非常低,剛好能維持經營罷了。”UME影城北方區運營總監張曉兵表示。北京橙天嘉禾影城(萬柳店)和耀萊國際影城(五棵松店)也都曾與商家合作開設咖啡廳,但目前都已關張。張寶全自家影院的“X”業務,目前經營狀況也不理想。
但并不能因此否認“1+X”的思路,因為這種模式在韓國已經實現。
在韓國,很多影院都配備餐廳、咖啡廳、休閑吧臺、甚至音樂劇演出場所。
對于星美匯來說,雖然目前尚未有成功案例,但這一形式被業內看好。“網上訂票和網上購物是大趨勢。”辛曉東指出。“在影院以超市形式銷售商品,可以方便顧客,并減少賣品部的工作壓力。”劉振華表示。
如果整體思路沒有偏差,那么現在擺在“星美匯”面前的問題就是賣什么。“目前看來電影后產品、數碼及周邊產品、時尚產品和進口食品比較受歡迎。”鄭吉崇介紹說,“我們也在進一步實踐和調整,盡量在種類和價格上與大眾商品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