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嘹亮》開播后,迅速上升為央視綜藝頻道晚間節目的主力軍
翻看《回聲嘹亮》的官方微博,以2012年1月2日為界,向前都是另一檔節目《歡樂英雄》的相關信息。這是因為現在觀眾看到的《回聲嘹亮》節目,是在《歡樂英雄》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每個時代都有引人共鳴的經典文藝作品。
作為央視綜藝頻道今年開年新推出的一檔大型綜藝節目,1月2日,《回聲嘹亮》在節目現場全體合唱《歌唱祖國》中開場,節目以“向經典的文藝作品致敬”為理念,按年代劃分,節目每場會邀請3位(組)嘉賓,4位(組)不同人群,推薦4首(部)代表文藝作品。節目中,既能看到王潔實、陶玉玲、黃婉秋等老藝術家的“原音原型”重現,又有薩頂頂、斯琴格日樂等青年歌手的表演,還有曹云金、劉云天、李菁、何云偉等曲藝界人士亮相。
《回聲嘹亮》開播后,迅速上升為央視綜藝頻道晚間節目的主力軍。據了解,1月2日該節目首期在央視綜藝頻道晚9:30時段播出,收視率0.85%,晚7:30重播場次收視率1.05%,1月14日第二期起躍升至1.58%。3月份播出“季”中(1至25日常規周播,26至31日每晚7:30連續播出),節目最高收視率達到1.31%。
2011年,“代際”節目火爆。衛視頻道相繼涌現出《年代秀》《黃金年代》《歌聲傳奇》等節目。當年3月份,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對原由李詠主持的團隊對抗類節目《歡樂英雄》做了改版,弱化了對抗概念,將翻唱經典老歌作為節目主要內容,啟用管彤、張蕾和李思思組成女主持群陣容。
繼2010年大規模淘汰、更換節目后,央視綜藝頻道在2011年4月份啟動了綜藝節目“播出季”。例如第一周在每晚黃金時段播出《歡樂英雄》,第二周每天在該時段播出《藝術人生》,所有綜藝節目輪番播出后,再從頭開始循環播出,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編排。在去年5月份的第一批“季”播中,《歡樂英雄》取得了最高1.89%的收視率。
2011年年底,由制片人呂逸濤率領的節目組收到頻道有關推陳出新的要求。在節目組的制片人、執行制片人和主編等骨干被抽調到2012年央視春晚節目組的情況下,節目策劃還是迅速出爐——取消《歡樂英雄》的團隊對抗性,將節目中向“經典致敬”的暗線放大,按照時代順序劃分為4組:分別是50前年代,50、60年代,70、80年代和90、00年代,發揮央視的老藝術家資源和歷史資料優勢,打造一檔唱歌類年代主題節目;繼續使用原《歡樂英雄》2200平米的演播廳,利用現代的舞臺技術,讓節目的包裝更加時尚大氣。
在《回聲嘹亮》執行主編劉林看來,正是因為有了《歡樂英雄》等節目的經驗積累,節目組發現“歌唱類節目其實并不適合做對抗,因為節目的評選標準不能量化,而且節目的對抗環節設置復雜,對觀眾快速介入和理解節目是個障礙”。
在節目的主題選擇上,節目組分析《歡樂英雄》“向經典致敬”和《回聲嘹亮》的節目收視曲線,“好的點多是經典才藝和經典影視的展現部分?!币虼?,《回聲嘹亮》將年代概念劃分為4個階段,20年一劃分。“50、60年代涌現出了很多經典的老電影,70、80年代可以以80年代的優秀電視劇為切入點,而90、00年代可選擇的就更多了,遠的有94新生代,他們是中國流行音樂工業的第一批歌星,近的有很多偶像明星?!眲⒘址治龅?。
《回聲嘹亮》節目組共有不到二十位工作人員,年齡最大的39歲,最小的是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為了將各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和藝術作品展現出來,節目組邀請了梁宏達、張頤武、紀連海等多位社會學者作為顧問,以提煉歌曲的含義和提升內容深度。
在資源調動上,《回聲嘹亮》節目組分析的關鍵點是“不是比資源,而是比創意?!币虼斯澞坎コ鲋胁粩噙M行微調。現在節目組正在逐步弱化年代界限,以更具代表性的經典才藝來推動節目的發展。
此外,大板塊分為四個年代,節目不可避免地要有由主持人帶動“話語場”,但通?!霸捳Z場”會造成觀眾流失。因此,《回聲嘹亮》“在3月份的節目中,開始減少‘話語場’,加大才藝表現。”劉林說,“原本節目是3個嘉賓一起出場,雖然嘉賓的出場時間不超過8分鐘,但是‘話語場’過長,我們注意到有觀眾因此而流失。所以,現在調整為單個嘉賓帶著才藝出場,帶著才藝聊,并且不限于一個才藝?,F在能夠將嘉賓出場這段放大到15分鐘,話題感還在,但更能牢牢吸引住觀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