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把《終結者2》《真實的謊言》都轉成3D和IMAX推出,中國觀眾依然會為此瘋狂——他們太需要一個從不會讓他們失望的導演了。
今年是泰坦尼克號沉沒一百周年。14年前,同名電影在中國公映比北美晚三個多月,而這次重新轉成3D后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日子與歷史上那艘巨輪出發離開南安普頓是同一天。之前,還從未有一部影片像《泰坦尼克號》(3D)這樣,在中國大陸的票房遠超過北美——上映首日即達1100多萬美元,而北美只有區區400多萬美元。
這樣一部老片,劇情和演員基本沒有變動,僅僅因為化身為3D,就在中國創造如此票房神話,讓人瞠目結舌。
據說國內有不少年輕觀眾,堅定地認為這是一部新片——對他們來說,十幾年前模糊的記憶確實太遙遠了。還有一部分中國觀眾,對3D和IMAX的熱衷已經超乎美國觀眾的想象——內容本身對他們的吸引力并不是第一位的。
但還有很多觀眾,3D只是浮云,真正把他們吸引到電影院的,是重溫往日的那份情懷——細數好萊塢在中國的賣座影片,如果說《變形金剛》是童年動畫片的升級版,《功夫熊貓》是對港產老片的致敬,3D后的《泰坦尼克號》則是再一次重溫少年時刻骨銘心的“銀幕愛情”體驗。
其實,《泰坦尼克號》的故事,除了女主角露絲的原型人物坎迪在回憶錄中稱,得救之后曾經在中國呆過兩年,成了一個北京通之外,跟中國真是扯不上半毛錢關系,更用不說接什么地氣——在海上的四天時間里,那場驚天動地的愛情根本就沒有可能發生。而且身份懸殊的男女主角,從認識到相愛,再到死了都要愛的速度之快,也超過了一般中國人對愛情故事的想象。
雖然卡梅隆將會在今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上亮相,但他與中國的距離還是很遙遠。但所謂距離產生美,也容易包容理解,以至于達到共鳴。試想,如果卡梅隆與中國的某電影企業合作拍攝一部類似《諜海風云》(可以設想男女主角由約翰·庫薩克、鞏俐和周潤發主演)的電影,即便運用他一貫擅長的煽情技巧,中國觀眾看后,也一定會對主人公之間的感情關系嗤之以鼻。
但卡梅隆畢竟是個連美國人都有點吃不消的電影狂人,是個在奧斯卡頒獎禮上大喊“我是世界之王”的主兒。內地觀眾又有著強烈的導演崇拜傾向,特別是對于本土一些導演產生了多年信任危機后,對創作過《終結者》系列、《真實的謊言》,特別是《阿凡達》的卡梅隆更是崇拜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另一方面,雖然他的故事講述能力和克里斯多弗·諾蘭這樣的導演相比,還差上那么一截,但大多數觀眾看電影不是為了費腦子——只要題材夠新鮮,故事夠充實,人物夠生動,場面夠豪華,氣氛夠煽情,就夠了。而在這些方面,卡梅隆從未讓敏感的中國觀眾失望過。
所以,即使他把14年前的舊作轉成3D再次推出,中國觀眾還是買賬。甚至可以這么說,如果他把《終結者2》《真實的謊言》都轉成3D和IMAX推出,中國觀眾依然會為此瘋狂——他們太需要一個從不會讓他們失望的導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