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日舉行的上海市版權工作會議上,SMG(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透露,該機構在2011年度對境外輸出版權13272.94小時,較2010年增長約15%,引進輸出比為1:1.74。在分析經驗時,上海廣播電視臺版權中心主任、五岸傳播總經理何小蘭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多角度拓展海外合作形式,通過版權交易、整頻道海外落地、時段合作、聯合打造版權節目返銷至海外等經營方式。”
最重要的海外市場:東南亞和北美
五岸傳播去年對外版權輸出的內容中,包含娛樂、財經、外語、時尚、紀實、體育、影視劇、素材等八大類、50余檔節目,發行目的地包括北美、歐洲、東南亞、日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播出機構。
作為SMG全資投入的從事國內國際節目發行、節目代理和節目合作的傳媒公司,五岸傳播所代理的版權內容,不僅包括SMG生產的節目和影視劇作品,還包括其他機構出品的作品,業務不僅包括對海外版權銷售和海外版權的引進,也包括SMG旗下大部分內容的國內版權交易。
五岸傳播負責國際業務及國內大客戶發行業務的商務一部總監秦瑩表示,目前公司的節目海外版權輸出主要集中在講華語的國家和地區,或者有大量華人居住的國家和地區。從2011年的數據來看,北美是發展較快、輸出量增長較大的市場,占輸出節目總量的17.8%;中國香港、臺灣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也占有穩定的輸出比例,其中中國香港占輸出總量的5%,新加坡占3%,文萊占1.5%,馬來西亞占1%;東盟國家如越南、泰國、文萊及緬甸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在對海外版權銷售的具體操作上,秦瑩總結道:“在亞洲地區比較受歡迎的是影視劇、娛樂資訊、生活旅游、綜藝娛樂,主要定位于年輕化受眾,節目節奏和風格有著明顯的海派特點,信息量大。而在歐美地區,節目類型和跨度更廣,銷售平臺分為歐美主流媒體平臺和華語平臺兩類,與前者的合作以合拍銷售和發行紀錄片為主,內容主要為反映中國文化和當下生活的題材;而與華語平臺的合作內容則定位于年齡較長的觀眾。”
在海外版權銷售定價上,五岸傳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內容和價值平臺有對應的價格體系。針對變化的市場環境,
LhppSjBJxTcf/bv+NlPM7g==會不定期的進行價格調整。
專職部門營銷版權
在這種情況下,如能在節目開發之初就將版權問題考慮進去,或可更好地實現內容價值。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國內大部分節目制作商,其節目策劃依然以播出為導向。正因如此,版權部門的作用應該更為突出。SMG的經驗是在行政架構上設立版權中心這一職能部門,“為集團進行版權產業規劃、無形資產管理以及為版權開發提供專業支持。”何小蘭解釋說,SMG九年前成立五岸傳播,4年前成立版權中心,已逐漸了解市場。“五岸傳播與全國30個省市區的300多家國內電視臺建立了客戶網絡,國際銷售已觸達30個國家和地區,此外,五岸還在進行新媒體版權開發。”
SMG的境外版權內容銷售中,影視劇對收入貢獻較大。2010年,由SMG尚世影業出品、五岸傳播海外發行的32集電視劇《杜拉拉升職記》在海外累計單集銷售額突破1萬美金,分別在中國港澳臺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和越南等地播出;2011年,該劇將銷售范圍擴大至非洲、柬埔寨、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并在新加坡地區實現了二輪銷售。
其次是節目收入,SMG旗下娛樂資訊類節目《新娛樂在線》《左右時尚》、生活服務類節目《美食大王牌》以及反映中國人當下生活的紀錄片都是銷售得較好的明星節目。其中《新娛樂在線》在2011年通過舊金山KTSF26臺、洛杉磯18臺和紐約SinoVision三家無線電視臺以全年日播的方式播出,覆蓋了美國東西海岸華人最集中的舊金山灣區、洛杉磯和圣迭戈地區、紐約、新澤西州等城市或社區。此外,通過網絡傳輸技術和IPTV等傳播渠道,超過70%的美國華人家庭能夠在同一天收看到這檔節目。
探索海外合作模式
2011年底,是中國廣播影視“走出去工程”實施十周年。從目前的影視節目海外版權銷售規模來看,中國與歐美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海外版權輸出在實際工作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例如,由于多數節目內容是為中國本土市場播出而制作的,因此在內容題材、拍攝方法及存儲格式上都與海外偏好或發展趨勢有一定差異,適合海外發行的產品占制作總量的比例比較小。
“電視劇方面,涉案劇、家庭倫理劇以及抗戰題材電視劇的海外市場偏好差距較大;節目方面,一些法制節目、本地節目也不會被推薦。”秦瑩解釋到,“另外,拍攝方法和格式上也多要求是高清的。”
因此,除了傳統版權交易之外,SMG還探索了更多的合作模式,在整頻道海外落地、時段合作的基礎上,通過加強與海外市場的溝通與聯動,在節目概念及創意階段啟動中外市場共同定制,并進行預售。
自2009年起,五岸傳播聯合SMG外語頻道(ICS)與新加坡真實東方傳媒(MCC)展開合作,為國際市場度身定制了英語節目China Trend(《中國風》)和Foreigners Living In China(《老外在中國》),由五岸傳播和真實東方傳媒在全球范圍內共同發行。此外,五岸傳播與外語頻道還聯合《華夏地理》(《國家地理》中文版)打造了周播人文探索類專題節目 《華夏新記錄》,并實現了《華夏新紀錄——從江檔案》(ICS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合作)、《華夏新紀錄——安岳石刻》等篇目對海外頻道的銷售。
時段合作是SMG探索的一條新合作道路,在輸出內容、展示形象之外,五岸傳播還可通過這一方式獲得境外電視臺相應時段的廣告經營權。2011年1月1日起,五岸傳播分別與星空國際衛視和美國中文電視臺 (SinoVision)開展了內容輸出和時段運營的合作,分別在東南亞和美國兩個地區,運營每天2小時、全年365天的節目時段,運營范圍包括版權內容提供、編排建議、聯合宣傳等。
整體落地方面,SMG第一財經頻道自2008年起,通過香港電訊盈科旗下Now TV338波段在港開播,在香港每天播放20小時45分鐘。根據香港NowTV提供的數據報告,截至2011年6月份,第一財經的訂戶數為76000多人,其中99%為打包訂戶。相比2008年初次登陸香港時的24000人,三年實現了兩倍以上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