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全黨都要從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高度,從應對新形勢下黨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出發,充分認識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增強黨的意識、政治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切實做好保持黨的純潔性各項工作。”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只有不斷保持黨的純潔性,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不斷鞏固執政基礎,才能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
一、降低執政成本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降低執政成本是一個嚴峻而現實的話題。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隨著黨員隊伍越來越大,管黨治黨任務越來越艱巨,保持黨的純潔性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消耗了黨的執政資源,提高了執政成本,嚴重損害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影響了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和執政使命的實現。因此,保持黨的純潔性,降低執政成本是執政黨不斷鞏固執政基礎、執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執政成本是執政黨執掌國家政權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其實也就是執政黨可以利用的執政資源,主要包括物質資源和非物質資源,也就是經濟成本和政治成本。執政成本對執政黨而言,政治成本顯得尤為重要。執政黨的政治資源可以分為組織資源和合法性資源。從組織資源的角度來說,一是執政黨的階級基礎和社會基礎;二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三是執政黨的精英階層、領導階層。一個執政黨,階級基礎越牢固,代表的社會基礎越廣泛,團結的各級組織、黨員人數和政治精英越多,執政的資源就越豐富,執政成本就越低。從合法性資源來看,一是執政黨的理論與信念;二是法律與制度;三是權威與民主。一個政黨,正確的理論和堅定的信念,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完善的法律和行之有效的制度更具有可靠性。公眾普遍尊崇的權威和民主則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降低執政成本,就是要保護政治資源,防止政治資源的流失,減少執政黨執政帶來的不利后果。降低執政成本,就是要提高執政黨的政治合法性,鞏固執政黨的合法性基礎。一個政黨過去合法不等于現在合法,現在合法不等于永遠合法。
政治成本具有概念性、不確定性、稀缺性和彈性等特點。政治成本是對執政黨合法性的損失,執政黨的政治合法性是無形的、非量化的,政治成本當然也就是無形的,很難量化。政治成本很難量化,其評價具有主觀性,難以評估,難以確定。政治成本一旦損失,難以挽回。政治成本在不同的時間段,其彈性不一樣。一般來說,執政初期彈性要大一些,后期彈性就會越來越小,即公眾信任度和容忍度會越來越低,甚至容不得半點失誤。
二、保持黨的純潔性是降低執政成本的關鍵
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前提和基礎,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體現。保持黨的純潔性,包括保持黨員、干部思想純潔;保持黨員、干部隊伍純潔;保持黨員、干部作風純潔;保持黨員、干部清正廉潔。保持黨的純潔性是降低執政成本的關鍵。執政黨主體的純潔程度與執政成本的高低成反比,即執政黨的純度越高,浪費的執政資源就越少,執政成本就越低。
從執政黨執政主體的三個方面來看,都對保持黨的純潔性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當然其影響范圍、影響程度和表現不同。首先,作為執政主體最根本的整體的黨,更多地體現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方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錯誤、失誤越少,執政成本就會越低;反之,執政成本就會越高。如反右派擴大化、“反右傾”斗爭、“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就付出了巨大的執政成本。
其次,作為執政主體重點的各級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更多地體現在決策和貫徹落實方面。決策正確,貫徹落實有力,執政成本就越低;反之,執政成本就會越高。如各種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決策和實施,造成了極壞的影響,黨的組織失信于民,嚴重地提高了執政成本。
再次,作為執政主體基礎的全體黨員,更多地體現在執政道德和執政行為等方面。黨員的一言一行對執政成本有著一定的影響。如各種腐敗行為,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的腐敗,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使黨員干部的形象大打折扣,黨就付出了一定的執政成本。
只有不斷保持執政黨各個層次主體的純潔性,才能提高在群眾中的威信,才能贏得人民的信賴和擁護,才能不斷降低執政成本。
三、保持黨的純潔性的實現路徑
1.力口強思想政治教育,保持黨員、干部思想和作風純潔。加強人黨教育環節工作,使黨員真正能夠做到從思想上入黨。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重點,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不斷提高全黨的思想理論水平;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加強思想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著力增強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持群眾路線,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檢驗自身作風純潔性的試金石,落實到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上,落實到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上。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到,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要走的路還很長、面臨的任務還很艱巨、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還很多,必須堅持奮發向上、百折不撓的精神,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作風。
2.加強制度建設,保持黨員、干部隊伍純潔。從源頭嚴格把好黨員人口關,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堅決把入黨動機不純的人拒于黨的大門之外。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加強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堅持選人用人標準,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堅強有力的領導集體。加強黨員、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建立健全黨員黨性定期分析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及時清除不合格黨員。積極推進黨務公開,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3.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強監督和嚴明紀律。加強廉潔從政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對于違反規定的要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大力宣傳清正廉潔、克己奉公、敢于同腐敗現象作斗爭的黨員、干部的模范事跡,弘揚正氣。深刻剖析典型腐敗案件,進行警示教育。以改革創新精神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堅持懲治和預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強勁勢頭,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努力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加強民主監督,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增強紀律觀念,自覺用黨紀規范自己的言行。堅持紀律面前人人平等,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群眾工作紀律等各項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