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風格的政治語篇可以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價值和意識形態。中美兩國存在巨大的差異,不論是文化價值還是意識形態上都有自己的特點,而作為代表了兩種文化背景下的政治語篇的典型風格的總統演講,則最能體現出這種差異。本文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時與奧巴馬進行的演講進行了分析,使讀者能夠更好的了解中美兩國文化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差異。
關鍵詞:對比語篇分析,中美國家領導人演講, 文化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差異
中圖分類號:G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0-0000-02
一、 前言
語言是一個可以呈現不同文化和社會的特定符號系統。人們認為語言是一種反應價值觀傳遞文化的有效方式,語言具有文化特定性、體現不同的社會價值與意識形態。漢語和英語作為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兩種語言,引起了語言學家的重視。幾十年以來,很多學者致力于政治語篇分析的領域。他們中的大多數從批評語篇分析的角度對政治語篇進行了分析,大大推動了政治語篇分析的發展。但是,由于批評語篇分析主要研究語言和權利、語言和意識形態之間的關系,過去的研究著重于揭露語言結構和現象背后的意識形態而忽視了對文化價值、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的研究。因此,本文在于通過對比語篇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對中國主席胡錦濤和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演講進行比較分析,試圖為語言層面的差異做出詮釋,進而發掘兩國文化價值觀、思維方式及意識形態的差異。
二、 方法論
本部分將要對研究的方法論及所涉及到的語料進行分析,本文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功能對比語篇分析和批評對比語篇分析,下面將分別對每種方法進行闡述。
2.1功能對比語篇分析
功能對比語篇分析更多注重的是句子在語篇中所起的作用。句子是人們用來交流和表述自己意思的最高的語法單位。盡管句子與句子的意義不盡相同,但它們通過特定的語法規則構成,不同的語言通過不同的方式構成句子。
功能對比語篇分析中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語域。一種語言變體由特定的一部分人群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點。由這些與語言使用相關的特點則構成了語域。語域包括語場、語式、語旨。因為中美領導人的演講具有相同的語場和語式,所以在這里需要對比分析的只是語旨。語旨是指會話參與者或者語言使用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交流身份。
2.2 批評對比語篇分析
批評對比語篇分析或稱為批評語言學,作為現代語言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的是像社會學、心理學等各種學科的成就。批評語篇分析認為,語篇中的語言結構不是隨機選擇的,而是由作者根據社會語境和交流目的仔細斟酌的。語篇在每個語言結構中都被賦予了觀念意義。不同的語言在語篇中表達情感的實現方式都是不同的,中文和英文作為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實現方式差別很大。因此情感的表達及實現方式是一個值得注意并研究的方面。
在下文中筆者將根據這些方法論對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演講進行語篇對比分析來進一步陳述這些理論。
三、 中國主席胡錦濤演講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演講的對比分析
這一部分主要以中國主席胡錦濤訪美時在白宮南草坪歡迎儀式上胡錦濤主席與奧巴馬總統的演講為實例,運用上一章陳述的理論及方法論進行對比分析,通過發現中美兩國語篇差異來進一步發掘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及意識形態差異。
3.1句子層面的對比分析
這一部分將從句子層面的兩個方面——句子結構和句子重心來對比分析中國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演講。句子雖然是一個語法單位,但卻能體現那個語言獨有的文化價值觀及思維模式。
3.1.1 句子結構的對比分析
中美兩國句子結構有所不同,作為政治語篇的一種領導人演講也不例外。接下來,將通過對比分析中美兩國領導人演講來展示句子結構的不同。
3.1.1.1 “樹形”句子結構和“竹形”句子結構
通過對比發現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演講更傾向于使用“樹形”結構,中國主席胡錦濤的演講更傾向于使用“竹形”句子結構。在美國總統的演講中詞和句子通過連接詞、關系代詞、關系副詞進行連接,所以一整個長句表達一個完整的思想。例如:
例1:We also know this: History shows that societies are more harmonious, nations are more successful, and the world is more just, when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ll nations and all people are upheld, including the universal rights of every human being.
例2:(由于)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所以)中美交往更加緊密,(和)交流互鑒應該成為我們的共同選擇,(而且)合作共贏應該成為我們的相處之道。
在例1這個長句中,不僅兩次使用 “and” 連接并列的小從句,而且還用when引導了一個時間狀語從句,最后用“including”引導了一個補語使句子意思更加明確。所以整個句子是用樹形結構來表達觀點的。與美國總統使用的樹形句子結構不同,中國領導人普遍使用竹形句子結構,即通過使用隱性的連詞來連接詞和短語來傳達句意,而非使用顯性的連接詞。所以,讀者只能通過句子內部結構來理解上面的句子。該句括號中內容為將句子補充完整后的隱形連詞部分。
以上中美兩國領導人演講的例子表明英語和漢語使用不同的方式來組織句子。英語中經常使用樹形結構,句子結構猶如一棵樹,從句猶如枝干從主干中衍生出來。而漢語經常使用竹形結構,經常省略連詞、介詞及其他功能詞。
3.1.1.2 主題導向和話題導向
英語和漢語在句子結構中的另外一個區別就是英語為主題導向語言,漢語為話題導向語言。在英語中一個句子需要有主語。而漢語中情況卻非如此,一個句子可以沒有主語,也可以同時擁有很多個主語。也就是說,漢語中句子經常以一個話題開頭而非一個主題。
通過研究發現,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演講中省略主語是一大特點。在胡錦濤的演講中共有21個句子,其中有3個句子沒有主語,有2個句子含有多個主語。這說明有24%的句子具有話題導向特征。而在美國總統奧巴馬演講的22個句子中,只有1個句子沒有主語。
例3:奧巴馬總統就職以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中美關系得到新的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該句有多重主語,這種現象在英語中幾乎沒有。中國領導人的演講中有很大比例沒有主語,而美國領導人的演講中沒有主語的現象十分罕見。這是因為英語中沒有主語的句子是不符合語法規范的。主語被認定為名詞而且是句子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動詞需與其保持一致。這一現象說明英語突出形和,即注重語法結構,而漢語突出意合,即重在傳達中心思想。
3.1.2 句子重心的對比分析
通過語篇對比分析發現中美兩國領導人演講的另外一個區別就是句子重心的位置。句子重心是指主要信息的位置或主句和從句的順序。英語和漢語由于隸屬于不同的語言分支,所以句子重心位置有所不同。例如:
例4:The United States welcomes China’s rise as a strong, prosperous and successful member of the community of nations.
例5:我這次訪問美國,是為增進互信、加強友誼、深化合作、推動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繼續向前發展而來。
美國總統的演講中句子重心多在前,在例4句子中美國支持中國的崛起是句子想要傳達的主要部分,放在了句子前面,而中國怎樣崛起卻被放在了后面。相對于英語的句子重心前置,漢語的句子重心多是后置。在例5這一句中主要思想“為中美關系繼續向前發展而來”被放在了句子后面,而怎樣的中美關系卻被放在了前面。
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英語中重心前置而漢語中重心后置。重心位置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與該語言使用者的邏輯及推理有很大關系。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在觀察事物時,往往首先發現最重要的東西然后將其放在句子的首要位置作為句子的主要信息,其余的再依次往后放。而中國人卻用不同的方式觀察事物。在中文中,多種成分通過一種邏輯關系或者按時間順序組織起來并且最重要的信息是在句子的最后強調出來.
3.2語旨
語旨表述的是語言使用者之間的關系和他們的目的,包括正式程度和術語使用。
3.2.1 正式性
總統的演講通常是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在正式場合的講話,往往是正式的、中規中矩的。然而在比較分析中國和美國總統的演之后表明,中國國家主席的講話傾向于更加正式。經常使用規范化的詞語來表達莊嚴與正式。
例6:此時此刻,我謹代表13億中國人民,向美國人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
例:7:And on behalf of the American people, welcome to the United States.
通過對比發現,中國主席使用的“謹”“致以”是非常正式的詞語,而美國領導人使用的是“on behalf of”“welcome”這些非常普遍的詞語。無形之中中國領導人的演講更加威嚴正式,而美國領導人的演講更加親切隨和。
3.2.2 術語使用
術語使用是指作者或演講者使用的專業術語。比如:
例8:我們應該登高望遠、求同存異,共同推動中美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我希望通過這次訪問,推進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開啟兩國伙伴合作新篇章。
例9:On that day, Deng Xiaoping spoke of the great possibilitie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our two nations.
通過對比發現,中國領導人的講話中不僅使用一些外交術語,而且還經常使用一些中國古代成語。而美國領導人的講話則更加生活化,沒有太多術語。
三個形式方面的差別都表明了中國文化高權力距離指數很高,而美國文化權利距離指數低。使用正式程度高的,客觀的,專業術語多的詞語標志著演講者和聽眾之間的社會距離較大。而較少的使用正式程度高的,客觀的,專業術語少的詞語標志著演講者和聽眾之間的社會距離較小。這在總統的演講中尤其明顯,演講者是各自國家最受尊重的官員并且演講的是非常嚴肅的話題或政治內容。
3.3 批評對比語篇分析
不同的語言在語篇中表達情感的實現方式都是不同的,中文和英文作為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實現方式差別很大。在中文和英文的政治演講中,情感的表達及實現方式會有很大的不同,同一個意思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情感實現方式。
3.3.1 被動
在英語中被動句十分常見,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有效途徑。它對于讀者或觀眾注意力的控制非常重要,因為觀眾注意到被動的賓語時就會忽視了其他問題。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演講中使用了三句被動句,而中國主席胡錦濤的演講中并未使用被動句。
3.3.2 復雜句法
復雜句法也是表達情感的有效方式,因為它通常傳遞對知識能力和權利的態度。句法的復雜性表現形式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形式是平行結構。平行結構是把一個詞或者短語重復三次,有強調某種價值或者觀念的作用。
例10:The previous 30 years had been a time of estrangement for our two countries. The 30 years since have been a time of growing exchanges and understanding. And with this visit we can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30 years.
例11:(1)中美伙伴合作應該基于相互尊重。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豐富多彩的世界之中。中美兩國要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的選擇,尊重對方核心利益,通過溝通加深了解,通過對話增進互信,通過交流擴大共識。(2)中美伙伴合作應該基于互利共贏。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中美交往更加緊密,交流互鑒應該成為我們的共同選擇,合作共贏應該成為我們的相處之道。(3)中美伙伴合作應該基于共迎挑戰。中美兩國應該就國際事務加強溝通和協調,合作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例10中美國總統奧巴馬演講中平行結構不是很明顯,以上例子應該算是不嚴格的平行的結構,突出了建交三十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同時也表現了對未來三十年的美好祝愿。復雜句法中的情感因素可以在中國主席胡錦濤的演講中看到,而這些看起來比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要更加典型和有特點。中國主席胡錦濤的演講中平行結構更加規范正式,表達了對中美合作的推進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的迫切希望,使得演講更加具有說服力,也更加威嚴氣勢。
總的來說,英語和漢語慣用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英語傾向于使用被動,漢語中傾向于使用復雜句型如平行結構等。美國總統演講的情感因素的實現揭示了美國政策的關注點以及美國價值觀在整個語篇中時如何傳遞的。相應的,在中國國家主席演講中情感因素的實現展現了中國政策的關注點和對于普通話題的立場。
四、 結束語
通過一系列的對比分析,我們會發現,中美領導人講話語篇在語旨、句法結構、禮貌策略等方面均存在著較大差異,中國領導人傾向于使用正式詞語及政治術語,慣用程式化的政治語言,善用排比及重復來凸顯整齊句式結構。而美國總統奧巴馬則與之不同。奧巴馬更傾向于使用大眾詞語,喜歡用幽默表達法,善用簡單的句子結構,在篇章中更多使用被動表達策略。本論文的意義在于為中美領導人演講語篇盡可能全面的提供分析框架。通過比較兩種不同語言的語言現象和特征,對比語篇分析試圖披露中美不同的文化價值觀、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
參考文獻
[1]方文惠主編.英漢對比語言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2]潘文國,譚慧敏著.對比語言學:歷史與哲學思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喬姆斯基專著.語言、政治與美國對外政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
[4]彭忍鋼,孫霞.從形合和意合看英語句子對比與翻譯.云夢學刊,2003(6):115-116.
[5]邵志洪.英漢句子結構中的重量趨勢對比研究.外國語,2001(3):51-57.
[6]許力生.語篇跨文化對比的問題分析.浙江大學學報,2004(4):117-123.
[7]戚雨村.語言對比和文化對比.外國語,1992(5):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