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孫芳友的“小鎮人物”系列小說是孫芳友“陳州筆記”的延續,“小鎮人物”是孫芳友新筆記體小說的重要組成部分。小鎮人物里的人物生存背景是從中華共和國誕生至今,從時間上說,孫方友的新筆記體小說講述了整整三百年的歷史。本文通過論述孫方友筆下的小鎮人物的形象,來說明孫方友的創作特色,通過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立傳,描繪了中華民族一個世紀的波瀾壯闊的歷史。
關鍵詞:小人物;大世界;孫方友;小鎮人物
中圖分類號:I10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0-0000-01
潁河鎮就是孫方友筆下的小鎮,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小鎮的歷史,不能用政治學家的眼光來看,同時也不能用歷史學家的眼光來看,在這里,小鎮的歷史可以用文學家的眼光來看的。從孫方友的“小鎮人物”系列小說中可以看到一個具有特有的文學特質的[1],以及被濃縮的中國民間史。因此,可以說小說所體現出來的小人物大世界的創作特色。
一、孫方友“小鎮人物”系列小說中的代表人物
《小鎮人物1:名伶》中有描述一個名叫馬慧的姑娘的人物,這個姑娘還不到20歲,長得苗條細腰,嗓門又高又亮,而且有優美圓潤的音質,同時還有很好的扮相。并且頭場戲剛開,就一鳴驚人,因此她成了小鎮的名伶。作者描寫說馬慧好像是天生的演員料,有很強的心板,并且張口就能唱到弦上。登臺亮相,非常敏捷,在孫方友的筆下,馬慧就是一個形如旋風,立如天仙的極具有表演能力的姑娘。馬慧舉手投足之間,不溫不火。孫方友還寫道在那個人人是演員的年代,就愈加顯得出類拔萃。
孫方友通過描寫馬慧這個故事人物,突出表現了人物所具有的特點。從這個小鎮人物的身上能夠看到那個時候的社會,那個時候人們生活的積極高昂,也表達了人們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后對社會主義社會欣欣向榮的景象的喜悅。所以,孫方友說在那個人人是演員的時代,就愈加顯得出類拔萃。
再看孫方友的《小鎮人物3:重逢》中有描繪曹長老的人物,曹老長是江西人,跟著部隊打仗來到了潁河鎮,最后尋了個鎮上的姑娘便在此落了戶。曹老長的真名是曹貴明,他是個軍醫,他沒有當兵之前是基督教,現在是棄甲歸田,開始了守禮拜。由于曹老長是西醫,經常有比較叫急的人來尋曹長老醫治,在這種情況下就誤了很多病號。于是,后來經過鎮上鎮長景瞎子的思考,決定讓曹老長在自己的小院里舉行聚會。孫方友筆下的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說明了那時鎮上的情況,從中反映出人們的生活狀況,也說明了社會的狀況。通過寫小鎮人物,折射出了一個大世界。
《小鎮人物6:白狗》中描寫了一個人物叫甘以正,他是河邊甘老全在合力撈的兒子,文中有這樣的語句:“別管你是妖是怪,我先搗你一家伙再說!”,這是甘老全在撈甘以正時,自言自語說的話,這句話可以表現出甘老全大膽,勇敢的性格。后來,甘老全知道康復被土匪撕康府的消息,但是甘老全沒有一點害怕,他想把甘以正送回康府,后來又一想,擔心康府已經無人照料甘以正,所以就收留了甘以正。從這里我們能夠了解改革開放之初,人們的思想的淳樸。
二、小人物折射出的大世界
閱讀孫方友的小鎮故事系列小說,通過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我們感受的既有濃郁的中原文化的地域色彩,同時感受到的還有樸素的傳統小說的敘事的優勢,兩者相輔相成[2]。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民間有著明確的歷史觀,這明確的歷史觀就是民間立場。在這里,我們能夠看到我們的身影,能夠看到讓我們難忘的我們作為一個生命體存在的那一刻。
中國的現代小說已經經歷了90年的發展歷程,新時期以來的小說也有了30年的歷史。對這么長的小說軌跡進行回顧,我們可以發現,面對豐富多樣的小說傳統,其中有融合、楊棄,也有繼承,另外還有創新,同時也有令人驕傲的成績。不過這么長的小說歷程,我們從中能夠了解小說創作的傳統思路,但是,孫方友的小鎮人物系列的創作,可以是說是代表了小說創作的獨特思想模式。通過描寫這些小鎮人物,體現出了中華民族的大世界。大世界中所反映的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通過小說,我們都可以找到以前這個世界的縮影。
孫方友的小說彌漫著濃郁的文化氣氛,孫方友有著濃厚的文化積淀。正因為這個原因,孫方友把各種特色的傳統文化寫進了小說中,使小說有了文化成分。孫方友通過寫小鎮上的各色小人物,來反映中華民族的一個大世界。通過讀小說可以讓讀者從中找到現實生活中的世界,更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另外,我們還要看到孫方友小鎮人物系列小說的這種小人物大世界的寫法,對傳統文化的宣揚,宣揚了已經遠去的文化,這樣既增強了小說的文化意味,同時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特點是已經遠去的文化在這里插上了傳播的翅膀。這樣已經遠去的文化有了傳播的途徑,在小說中讓人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前面的歷程。
從小鎮一系列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特點,其文章了也贊頌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同時人生的哲理和人性深層次的東西也通過文章折射了出來,這種寫法和這種折射是孫方友小說成為經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小鎮人物系列小說中,我們能夠看到所反映出來的世界,讓讀者都能在小說中看到曾經的一面世界。不知不覺中,讀者在小說中像是走進了回憶的樹林,看著樹林里每顆樹的枝繁葉茂,情不自禁地坐在了樹下,享受這樹林帶來了安靜和愜意。
三、結束語
本文通過分析孫方友小說中小鎮人物的形象,從中所體現出的大的世界思想。我們在閱讀中可以體會到這種小說創造所表現出來的特色,給人以鮮明的時代特色。從中體會的是大世界中人物的形象世界,讓讀者能夠在小說中找到現實世界的影子。從而讓讀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更容易打動讀者。
參考文獻
[1]段荃法.孫方友和他的陳州系列小說》[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01):155-156.
[2]楊曉敏.小小說是平民藝術[M].河南文藝出版社,2009(1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