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您”字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們普遍使用,它是作為第二人稱單數敬稱代詞出現。但在古代漢語中“您”并不是第二人稱單數敬稱代詞,而是第二人稱的復數代詞。但是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演變,“您”已基本上成為第二人稱單數敬稱代詞。“您”字成為單數代詞后,卻并不能像“我——我們”、“他(她)——他(她)們”那樣變為“您們”,其原因有種種,本文中將一一列舉。總之,為了規范漢語的使用,保持漢語的純凈性,我們要禁用“您們”。
關鍵詞:您;您們;誤區;規范
中圖分類號:H0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0-0000-01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聽到人稱代詞“你”、“我”、“他(她、它)”以及“你們”、“我們”“他(她、它)們”的使用,但是“您們”的使用似乎很少聽到。可是,既然可以有“你——你們、我——我們、他(她、它)——他(她、它)們”,怎么就沒有“您——您們”呢?一方面,不同的人稱代詞在不同的環境和語境背景下,其使用范圍和對象截然不同,不能亂用和誤用,否則容易造成誤解;另一方面,人稱代詞的使用還存在一個約定俗成的歷史淵源,歷經了生活和藝術的雙重檢驗,人們用它,既是習慣成自然的結果,也是遵循藝術自然發展規律的結果,因此即使當代人嘗試更改,委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存在很多問題,這與新造一詞迅速流行的情況還不一樣,畢竟歷史才是最好的判官。下面,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您”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人稱代詞,你(含敬意)。”也就是說,“您”是“你”的敬稱代詞。不過,“您”字在產生之初并不是這個意思。呂叔湘先生在《釋您,俺,咱,喒,附論們字》一文中提到“您”字較早見于金元文學中,而那時的“您”常被用作第二人稱復數代詞,比如《西廂記》中紅娘說:“誰無一個信行,誰無一個志,您兩個今夜親折證。”這里的“您”就是指代張君瑞和崔鶯鶯兩個人,完全沒有尊稱的意思。呂叔湘認為,“您”作復數代詞時,其實是源于“你每”的合音。后來,在《近代漢語指代詞》一書里,他又指出“您為你老(=你老人家)的合音”。然而,不管怎么樣,那時的“您”與敬詞是毫無聯系的。“您”作為第二人稱敬詞代稱,首先出現在《老殘游記》中,且是寫為“儜”,如“這位老爺貴姓是德罷?儜是到那里去上任嗎?”總之,經過漫長的時間,“您”字逐漸喪失了代表復數的功能,到今天已完全成為第二人稱單數代詞的敬稱了。
那么,是不是“您”已經沒有復指功能了,就可以在后面加一個“們”字,成為“您們”,以此用于復數的第二人稱代詞尊稱呢?對此,學術界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以王力、丁聲樹為代表的學者對此持否定意見,認為“您們”不符合語法規范。另一批學者如鐵平等則肯定了“您們”的用法。而筆者認為“您們“的用法是是不正確的。
支持者如趙賢德先生在《再說“您們”》一文中認為考察語言能否為大眾接受主要看它的語言事實和語用價值。從語言事實的角度來說,“您們”已經被較為廣泛地運用于書面語言中,不可否認,這是事實,例如:
1、“您們是國家的精華和希望。”(老舍《賀年》)
2、“只怕您們的書在我們臺灣也被列為禁書。”(王朔《一點兒正經沒有》)
3、“您們給了我生活的勇氣和前進的力量!”(王蒙《蝴蝶》)
還有,“老師您們好”這句話也曾出現于央視1995年的一期《綜藝大觀》里。作者因此認為,“‘您們’一詞已經進入人們的交際系統”。可是,如果仔細研究,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作品都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甚至更早。在那個年代里,“您們”卻是得到一定的使用,可是,21世紀的文學作品以及書刊雜志上,已經很難尋覓到“您們”的蹤跡了。筆者以為,我們不能因為某種語言現象的一時興起而將其永久地納入到語言系統中去。就好像2007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周正龍拍到華南虎事件,前后持續了八個月。后來有的網友據此創造出了“正龍拍虎”一詞,用來比喻用欺世盜名的手段獲取個人利益,而相關監管部門沆瀣一氣指鹿為馬的現象。一時間,這個詞語廣見于雜志、報紙以及新聞媒體上,很多人都強烈要求把這個詞收錄到成語體系中。不過,這件事后來還是不了了之了。至于《綜藝大觀》里出現“老師您們好”的字樣,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偶然的現象,不能以偏概全。
趙賢德認為,從語用的角度來說,“您們”有著獨特的語用價值,其語用地位是其他詞語無可替代的。店小二招呼客人時,如果對方是兩個人,用“您二位”很合適,可是如果是三個、四個甚至更多,用“您三位”、“您四位”似乎就顯得別扭了。所以,“您們”是最好的選擇,其實不盡然。“您幾位”中的“幾位”完全可以用“諸位”來代替。而且“您諸位”的使用較為普遍,比如常常可以聽到如“您諸位辛苦了”的話。
另外,就語音方面來講,“您們(nín men)”發音與”檸檬(níng méng)”以及“你們(nǐ men)”頗為相似,讀出來會使人一下子轉不過彎來,容易混淆。而對有些前后鼻音讀不標準的人來說,發音有一定困難。再者,“您”的韻尾是舌尖鼻音“n”,“們”則以雙唇鼻音“m”開頭,兩個鼻音連讀,發音很是別扭。
呂叔湘先生曾經請人調查過兩類北京人,發現在老北京人口中確實有“您們”的用法,但并不是很多,主要見于“您們吃飯了嗎?”“您們請回吧!”“給您們添麻煩了。”這三句話。并且在一些中小學生的書面中也出現了“您們”。因此,一些學者認為既然在北京的方言與書面語中都出現“您們”,這也成為這一詞用法規范的有利憑證。不可否認,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漢民族共同語。它在詞匯方面“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是否意味著普通話就等于北京話或者是北京方言呢?在筆者看來,普通話雖然是在北方話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但它成為我們民族共同語之后應當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在它的發展過程中也必然有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北方方言中一些不合適的詞語必然會遭到擯棄,這也是我們今天認為“您們“一詞不規范的原因。
雖然“您”字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后不再具備指代第二人稱復數的功能,但以上諸多理由表明,我們不能在后面加上“們”,使其成為“您們”來表示對第二人稱尊稱的復指。“您們”的使用是沒必要也是不規范的。所以,為保持漢語的純正性,我們應當避免這個使用誤區。
參考文獻:
[1]呂叔湘,江藍生.近代漢語指代詞[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5.
[2]劉鶚.老殘游記[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3]趙賢德.再說“您們”[J].咬文嚼字,1997(06).
[4]聆父.為“您們”一辯[J].咬文嚼字,199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