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談到李清照的詩文,大家往往鐘情于其中展現出的家國意識、丈夫情懷;論及她的詞,則或是喜愛她少女時期的天真活潑,或是品讀她老年經歷過人生滄桑的寥落傷痛。當拋開她的才華不談時,人們關注的焦點大多在她的豪情和堅毅高潔的品質上,而很少有人去關注這個偉大女性小女人的一面。本文試從這個最普通的角度來展示李清照性格中最質樸真實的一面。
關鍵詞:李清照;詞;小女人;性格
中圖分類號:I222. 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0-0000-01
說起一代才女李清照,前人已經做了太多的研究和探討,從她的詩詞文章到她的身家背景、經歷遭遇,以及她的性格特征,無一不可以成為論辯的話題。談到李清照的詩文,大家鐘情于其中展現出的家國意識、丈夫情懷,論及她的詞,則或是喜愛她少女時期的天真活潑,或是品讀她老年經歷過人生滄桑的寥落傷痛。當拋開她的才華不談時,人們關注的焦點大多在她的豪情和堅毅高潔的品質上,而很少有人去關注這個偉大女性小女人的一面。
“小女人”是個現代詞匯,它生動形象地表示出女性真實可愛的一面,因此對古代女性也是具有普適性的。這里的“小女人”是一個形容詞,指的是年輕女子喜歡撒嬌,有點任性,言語行為無所顧忌,愛爭強好勝,自信自戀而又多愁善感,獨立的同時也會有所依賴。李清照也有這樣小女人的一面,并且時常在她的詞作中體現出來。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浣溪沙》)
詞中,上片三句,“繡面芙蓉”形容女子姣美的面容宛似出水荷花,明麗光艷;“斜飛寶鴨”是說她把用寶石鑲嵌的飛鴨頭飾斜插在鬢邊,對自己精心地修飾妝點。句中的“一笑開”之妙,在于它以動態的描寫打破靜物寫生,使詞中女子有呼之欲出之感。女子明眸流盼,宛若一彎流動清澈的秋水,其中投射出她內心的喜悅與怕人發現自己小秘密的悸愫。詞人捕捉到了這一細節,并用樸實的文字恰當表現出來,使得韻味十足。
下片進一步刻畫人物內心世界,“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描摹出這樣的情境:幽居深閨的女子,完全被一種期盼的喜悅與“愛而不現”的愁苦所左右,這復雜的情愫化為萬種風情,從她的一顰一笑表露無遺;終于,她大膽鋪開半張素箋,舞動一只彤翰,把滿懷的思念、嬌嗔和幽怨傾吐給自己深深愛慕的人。結尾處“月移花影約重來”寫的是實況?希冀?還是幻影?我們無從考定。但這樣一幅絕美的流動著的畫面卻使人的心靈久久不能平靜:花影下,月光里,戀人相互依偎著,呢噥著甜美的情話……
這首小調通過一個女子情態的幾個側面,生動勾勒出她動人的外貌,展現出女子坦率天真的性格,及心底幽深細膩的感情。
至于本詞中的女子究竟是否李清照本人,我們暫且不論,單說該女子被描畫得如此美好,可見清照對這種行為和情緒是支持并欣賞的。而之所以能如此生動細致地描繪出來,說明她內心有著或曾經有過同樣的情愫,類似這種情態在李清照的其他詞作中也常出現。如“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蝶戀花》)就與本詞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這僅僅是李清照借題發揮的題詠之作,然其中必然滲透了李清照的個人情感體驗,或者說是她對美好愛情的向往。”①
婚后幸福甜蜜的夫妻生活更是滋長了她的小女人特性。李清照與趙明誠兩情相悅,結成連理,夫妻二人又有著共同的志趣愛好,無論是同賞金石器玩,還是相互和詩,都樂趣無窮、無比幸福,充滿情趣。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櫥枕簟涼。”(《丑奴兒》)
這首小詞里充滿了溫情:晚間輕雨,頓消了暑熱之氣。女子一曲方罷,又在鏡前淡淡梳妝。卸去重衫,只著輕紗,冰肌雪膚時隱時現。她體態輕柔,身散芬芳。嗔笑著對愛人說:今晚的枕簟很涼啊。一個女詞人這樣描寫自己,足見她的自信和魅力,也體現出小女人的自戀自賞。同時,也包含了對生活的一份熱忱,對自己青春容顏的珍惜。當然,還因為有一位愛她的容貌和才華的愛侶陪在身邊。在李清照的《醉花陰》中也有“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之語。
這首詞,既不溫婉,也不淫艷,是初為人婦的嬌柔和熱情的體現,從一個私隱的角度展示了李清照的魅力和個性。曾有人因此詞太過通俗而否定為易安所作,其實,這正體現了清照的直率,也表現出她小女人的自信自戀,和沉浸在愛情中的甜蜜。
若說前者是清照夫妻的閨房情趣,那么“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減字木蘭花》)則把這種嬌態搬到了外面,癡情顯現無遺:怕郎君看了會覺得美艷的花朵比自己的面貌美麗,可又不愿甘拜下風,于是把鮮花簪在鬢旁,讓郎君看一看,到底自己與鮮花哪一個更漂亮。“徒要教郎比并看”一語,生動形象地把詞人撒嬌的憨態表現出來,明明有自信比花美,卻要以花美襯人美,非得聽丈夫親口贊美,宛然一個有點任性、又有點無理取鬧的小女人。
不只如此,由于夫妻感情太深,短暫分別也會帶來小小的痛苦,甚至還未分別就已經感受到了離別之苦:“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種未雨綢繆的離愁別緒體現出“分開后要每天想我”的小霸道,更是對丈夫深深的依戀和難舍的深情。
此外,小女人的那種爭強好勝、非贏不可的執著和任性也在清照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得書畫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故能紙札精致,字畫完整,冠諸收書家。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顛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金石錄后序》)
這是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在金石字畫考校工作之余的小游戲:限定時間,比賽找出書畫中的錯誤。可見編校書畫的工作對于他們夫婦絕對是樂趣而不是枯燥的。而背書比賽更是妙趣橫生,且不論是李清照的記憶力真的好于趙明誠,還是丈夫為搏妻子一笑而故意輸給她,只看清照獲勝后的喜悅,就能知道她是多么的爭強好勝。高興得手舞足蹈之際,把茶都打翻了,可見她此時的大笑已沒有了優雅的書卷之氣,而是笑得前仰后合,更體現出她的快樂是發自內心、不加修飾的。“這段記述,生動地寫出了她和丈夫角勝負,為自己勝過丈夫而舉杯大笑、連茶也喝不成的情形,活脫脫地顯現出李清照生性好強而又通脫不羈的性格。”②
在李清照的詞作和文章的字里行間中都展現出了她小女人的一面,溫柔細膩、天真活潑、撒嬌弄癡、任性胡鬧、爭強好勝、自信自戀……這些特性在她身上都可以看得到。而正是這樣一個真實坦率的女子才更惹人憐愛,仿佛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在歷經世事滄桑的痛楚后,這樣一個可愛的小女人發生的巨大的變化就更讓人心痛惋惜,這也就是李清照的人性魅力之所在。
注釋:
①陶爾夫.北宋詞史[M].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P533
②黃光安.略論李清照的個性氣質及其對創作的影響[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2).P24
參考文獻:
[1]王學初.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