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書譜》最具特色之處,便是在全文中貫穿了孫過庭的儒家審美理想與人生價值觀。這種弘揚政治理想與藝術理想統一的書法家高尚完美人格的藝術觀乃是孫過庭書學思想的精髓。
關鍵詞:孫過庭 《書譜》 藝術人格 理想
中圖分類號:J2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0-0000-01
一 、孫過庭《書譜》的歷史地位
孫過庭字虔禮,唐代富陽( 今浙江余杭縣南) 人。一說作虔禮, 字過庭,陳留( 今河南省開封縣南) 人。官率府錄事參軍。二說互異,莫衷一是。孫過庭為唐代書法家。他于垂拱三年(687)所撰《書譜》(或稱《書譜序》),在中國美學思想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鐵網珊瑚·題元李倜臨右軍帖》說:“論書至于孫過庭、姜白石,盡善盡美矣,他皆未足為評也”[1]。朱履貞《書學捷要》跋《書譜》云:“讀孫虔禮《書譜》,委曲詳盡,切實痛快,為古今論書第一要義”[2]。這類高度的評價,對于理論上抉精發微,辭章上博雅瞻美的《書譜》來說,都不為過譽。但如果僅僅看到它的內容的豐富性,以及論證的精辟,尚不足以準確評估其價值。就儒家思想對書法影響而言,《書譜》“以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為用”[3],“以儒家美學思想貫穿始終”[4],但大都側重從傳統儒家思想出發,就書法藝術本身強調以“平和”、“簡凈”為上的一種審美標準,即只側重于儒家思想對書法美學的影響,而就儒家思想對書法藝術提出的崇高人格要求卻大都不曾涉及。我以為《書譜》最具特色之處便是不僅在全文中貫穿了孫過庭的儒家審美理想,而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孫過庭的人生價值觀。這種弘揚政治理想與藝術理想統一的書法家高尚完美人格的藝術觀,乃是孫過庭書學思想的精髓與有別于前賢的主要特色。
二、 孫過庭《書譜》的書學思想
《書譜》充分肯定了書法具有“功定禮樂”的重要社會功能,它不僅從書法技巧上闡釋了書法的藝術趣味與價值,而且孫過庭更堅定執著地宣傳了政治與審美理想的統一論,他把書法藝術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表現形式,孫過庭認為最好的修身、達成性格道德完善的方式,無過于從“近取諸身”的書法學習、創作入手。貫穿《書譜》始末,我們不難發現《書譜》的藝術思想的更多精辟之處是把對人生哲理的體驗與領悟寄情于書法藝術哲理(書道)之中。他重視對藝術生命的體驗,能使人在學書之中滲透人生哲理,從而去體味人生,這便是孫過庭通過多年實踐而得到的體會。
孫過庭《書譜》中的書家藝術思想可以說是大大超過了前人的書學思想。孫過庭在《書譜》中第一次把書法提到“立身安命”之“本”的高度,他引用《論語》的觀點說:“然君子立身, 務修其本”。孫過庭以書法為“本”,表明儒家學者的一種學術思想,孫過庭的借題發揮證明在他的書學思想中書法藝術所占有的的崇高地位,把書法藝術推向了高峰,這是他鮮明的人生價值觀,也是他藝術人格論的基石。孫過庭說:“夫潛神對弈,猶標坐隱之名;樂志垂綸,尚體行藏之趣。詎若功定禮樂,妙擬神仙,猶挺埴之罔窮,與工爐而并運。好異尚奇之士,玩體勢之多方;窮微測妙之夫,得推移之奧賾。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鑒者挹其菁華;固文理之會歸,信賢達之兼善者矣。存精寓賞,豈徒然與!”此段孫過庭以鄙薄的口吻否定了“潛神對弈,猶標坐隱之名;樂志垂綸,尚體行藏之趣”等以出世相標榜的安身立命方式,因而他的人生價值觀是以書法藝術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把“潛神對弈”與“樂志垂綸”相聯系,去描寫投身于書法學習與創作所達到的的妙境。
《書譜》在論及藝術人格培養形成最有價值之處,是把對藝術哲理的探求與人生哲理的探求統一起來。孫過庭所遵循必是儒家之道,能夠把藝術創作活動同人格緊密聯系起來,把藝術實踐與儒家政治理想融合起來,孫過庭的書法藝術確實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學書就是先由生到熟,然后由熟再到生的過程,藝術人格的培養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轉化、成熟。孫過庭《書譜》中包含了深奧的藝術辯證法,讀起來使我們感到其博大精深,有些論證因語言簡約,或許要靠我們在閱歷積累多年之后方能領悟其精要。
三、 《書譜》的理論價值
孫過庭確定道“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其含義就是“情趣有感于激動,必然通過語言表露,抒發出與《詩經》、《楚辭》同樣的旨趣”。這就不僅僅是停留在書法是心的表現形式這一層次上。而是接觸到中國美學的一個重要層面,即藝術是表情達意的。這一論述對中國書法美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又說“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意思是陽光明媚時會覺得心懷舒暢,陰云慘暗時會感到情緒郁悶。這一句顯然是從中國哲學的源頭對書法藝術做出了本質上的確定。
孫過庭《書譜》的藝術理論,展示了初唐藝術理論的成果,它豐富的的概括了唐以前的書法藝術理論,并融匯文學,繪畫中的美學思想、藝術理論,形成了既融合前代藝術理論而又獨具初唐時代精神的審美意趣,為盛唐書法美學和藝術理論的產生奠定了濃厚的基礎。《書譜》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注定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書譜》從創作主體、創作過程、書法本體等角度深刻闡述了中國書法藝術以是人為核心的理念,它概括前代書論中提出的眾多藝術論問題,并把它深入到“道”的層面,《書譜》具有系統、深刻、實踐性的特點。孫過庭以創作主體為主導,強調了書法藝術的表情達意功能,闡述主體對創作的主宰作用,把主體置于第一位。主體的心居主要,手是輔助的,孫過庭把“心手關系“的追求上升到“心手相忘”的最高境界,從而達到“得意忘象”的層面上來。同時,主體的氣質、性格決定著書風,孫過庭批判了那些性格怪癖之人所寫之書的怪異,強調了主體良好的道德修養是書法創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孫過庭追求中和之美,同時還企望漢魏風骨之美,為盛唐美學追求雄渾風尚奠定了深刻的基礎。《書譜》求實的藝術態度和藝術批判精神是其他書藝理論無法企及的,他的理論價值之深遠,在當今的書法藝術中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馬宗藻. 書林藻鑒[M] .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
[2]朱履貞. 書學捷要[M] ·黃簡. 歷代書法論文選. 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
[3]陳方既, 雷志雄. 書法美學思想史[M] . 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4.
[4]劉詩. 中國古代書法理論管窺[M] .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