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分析體育舞蹈各舞種動作技術形成的內在機理,認為其運動技術特征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1、保持正確身體姿態的控制技術;2、身體重心快速而有節奏的彈動技術;3、髖部與腰腹部強勁扭擺技術;4、胸、背、肩部和手臂肌肉運動的控制技術。
關鍵詞:體育舞蹈;肢體語言;時空屬性;技術特征
中圖分類號:G8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0-0000-01
1、體育舞蹈運動基本技術特征分析
1.1身體肌肉的控制技術
在舞蹈運行中,舞者通過靜力性收縮產生足夠的肌肉力量,控制身體各個部位,以保持正確的身體形態和相對穩固的握抱姿勢,使身體各個部分處在一種緊而不僵的自然狀態,并形成以腰胯為中心的“整體重心聚焦”,或者說“二人合力中樞”[2]。
1.2身體重心的彈動技術
在快節奏的舞蹈中,要求掌、踝、膝做輕快靈活而又有節奏的屈伸彈動。三關節的用力要剛中帶柔,柔中有剛。肌肉發力的同時伴隨著輕巧的退讓緩沖,發力方式即可以使舞蹈動作變得柔美奇巧,意味深長,又為下一個動作儲備彈性勢能。
1.3髖、腹、腰的扭擺技術
在一些拉丁舞中,髖、腹和腰部在多維空間做前后、左右、上下的擺動和旋轉技術,要求肌肉發力準確、協調,各種肌肉要協調用力。
1.4胸、背、肩、手臂肌肉的運動控制技術
軀干運動時所產生的牽引力帶動上肢協調擺動,通常是上體的律動帶動大臂,大臂帶動小臂,小臂帶動腕、指,最后由手指尖延伸到體外空間,身體的舞動和手臂的揮擺渾然一體,進一步地增加了身體的演繹功能,使舞蹈神情合一,傳情達意。
2、體育舞蹈屬性及其肢體語言特征研究
2.1體育舞蹈的屬性
給體育舞蹈的定義是:體育舞蹈是一門體育運動與舞蹈藝術相結合的綜合性體育學科,是一門以抒情達意為其特長,以健身、比賽為目的競技舞蹈藝術。
2.2體育舞蹈肢體語言的本質及特征舞蹈網http://www.zhwdw.com
國際體育舞蹈大師意大利人威廉·皮諾將肢體語言特征概括為“內在激情有形可見的動作流”,我們贊同這種觀點。
2.2.1體育舞蹈肢體語言結構特征分析蹈網http://www.zhwdw.com
國際舞蹈教師聯合會(IDTA)頂級教師戴維描述說:“體育舞蹈是一首流動的配樂詩”,其實這已很明確的揭示了體育舞蹈肢體語言的結構特征。
其實各類表現藝術形式在升華到一定的層次時,它們的基本結構和構思創編過程都有神似之處,只是各自在所選擇的載體(物質材料)和表現手法不同而已。
2.2.2體育舞蹈肢體語言時間特征分析舞蹈網http://www.zhwdw.com
優秀的舞蹈大師們在編舞過程中會打破原有的音樂時值結構,根據舞蹈創作和情感表達的需要對原有的音樂時值結構形式進行再創造。與典型的時間藝術音樂和口頭文學相比,體育舞蹈的形態可視性是其它時間藝術所不具備的。而體育舞蹈在時間形式中形呈現的“形”卻是真實可見的。
2.2.3體育舞蹈肢體語言空間特征分析中華舞蹈網http://www.zhwdw.com
從體育舞蹈肢體語言的空間特征分析,它可分為廣義性空間(舞蹈意識)和狹義性空間(身體位置)。體育舞蹈的形是在流動的時間中不斷的運動變化著,這種不間斷的變化性就與純靜態的空間藝術有了質區別。
2.2.4體育舞蹈肢體語言的意象性特征分析舞蹈網http://www.zhwdw.com
體育舞蹈肢體語言所描述的具有“意象”性的藝術形象與語言文學意義上所描述的藝術形象也有質的區別。體育舞蹈肢體動作語言的意象本質及其所創造形象的“意象”性,是體育舞蹈藝術的基本規律與特征。這是由體育舞蹈藝術的表現手段即人的肢體動作所決定的。
3、討論
3.1芭蕾舞基本功訓練
當今世界的拉丁舞不但要有高難度的雜技體操芭蕾舞本領和有托舉力量與各種騰空造型的技巧,還融入了花樣滑冰中出現的極復雜的拋接技術與平衡動作。然而、我國的許多體舞師在教學方法中卻仍因循守舊,致使所教的學生對胯和身體各部位骨骼的運轉扭動單一無變化。
3.2注重專項素質力量訓練
力量素質是體育舞蹈選手各項身體素質中最為核心的素質,良好的力量素質不但可以避免舞者在運動中受傷,延長運動壽命,而且可以促使舞者更快的學習、掌握正確的舞蹈技術和在比賽中充分地發揮技術水平。
3.3學習和教學中了解培養體育舞蹈十種舞種不同神韻
在體育舞蹈教學中,教學生學會幾組體育舞蹈組合不是件難事,但是讓學生養成一種審美感卻并非易事,教師應把握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有目的的有計劃的體育舞蹈教學中實施美育教育,寓美育于體育舞蹈教學中,充分發揮體育舞蹈教學中的美育功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達到審美教育的最終目的
3.4男女搭配在摩登舞與拉丁舞的不同造型中產生的兩種整體美
因為有的人不管跳摩登舞還是拉丁舞,身體姿勢始終相同,做出挺胸與凸肋或凸肚皮的后倒背斷腰斷頸前折頸的舞架子,或側中軸在后腰和后頸處明顯存在(“<”形的)凹折形缺陷,或后腦、后頸、與背部的胛骨不能達成側中軸的一直線或直中有圓的弧線,沒有上行至天的氣勢,是不懂也不會天地間直循環、弧循環的原因。直軸時的腰或胯或臀部扭出時并不影響天地間的氣機直循環,相反在造型時顯得優美,就像一根曲軸在轉動時兩端還是保持著一直線;但是在運用腰胯時除造型之外要注意音律的節奏,節拍較快時的直行步男士的上下身就不能左右扭出的幅度太大,只能靠左右上下翻胯或前后抖胯及上身不動的左右擺胯,上身左右骨骼的扭動要貼近在正中軸,保持頭和頸椎、大椎的中正,頸椎和胸廓上圈的扭動一定要合理運用,肩峰部位的動與不動也要合理運用。
小結
4.1體育舞蹈以人體為工具,以藝術化了的人體動作為物質材料,在無限的空間和有限的時間中,連續不斷的運動,以鮮明的表現性為特征,外化人的內在思想情感和社會生活情景,是一種獨特的藝術現形式。
4.2動作是體育舞蹈肢體語言的核心元素,也是體育舞蹈創作過程中的思維材料。如果體育舞蹈離開藝術化的肢體動作這一物質前提,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可能。
4.3體育舞蹈的空間是時間化了的空間,時間也是空間化了的時間,二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依存關系。
4.4對一個優秀的教師和選手來講,若要想步入體育舞蹈這座藝術殿堂,在這一領域中真正有所建樹,就必須對體育舞蹈理論以及其藝術原理作一些深層次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郝冰花.淺析體育舞蹈的美學特征[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S1
[2]葉艷.體育舞蹈的價值研究[J].考試周刊2009/29
[3]車慧萍.從項群理論的視角看體育舞蹈的某些表現特征[J].改革與開放2009/07
[4]顧曉艷.水族傳統體育舞蹈的保護與傳承[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9/02
[5]趙美榮.體育舞蹈的健身價值研究[J].科技信息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