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濟與文化飛速發展的大前提下,不良的社會習氣給高校美術教育帶來很多弊端,降低了教育教學質量,影響這門學科將來的走向與發展前途。我們目前面臨了哪些問題,怎樣解決這些問題,是當下各高校亟待處理的關鍵。
關鍵詞:高校美術教育;問題;策略;方向
中圖分類號:J2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0-0000-01
經濟的飛速發展為教育事業提供了更多的契機和更大的發展平臺,在這一前提下,我們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藝術類學科的教育也越來越受重視,美術院校的辦學規模得到空前發展,這為高校美術教育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在這種態勢下,美術教育的弊端也開始日趨明顯,具體教學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我們又該如何找出應對措施,是目前擺在社會面前的重要議題。高校美術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有: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很多學校不知道社會需要的是什么樣的人才,只是按傳統的教學方法授課,教學過程中主要注重學生的美術基本知識和畫技的提高,不重視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還有就是,對教學提倡的全面性人才培養計劃認識不清,額外增加的教學內容和科目,要求學生面面俱到,導致學生學藝不精,不能很好發揮出特長優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他們的創作時間,讓學生產生沉重的學業負擔,因而在考核中不求質量,敷衍了事,打擊了進取的積極性,使得他們學習的興趣也大大降低。而且,美術專業的學生對未來就業信息不了解,不知道畢業后何去何從,迫于就業壓力中途放棄,造成了國家教育資源的浪費,也使得社會效益降低。
二、忽視文化內涵的培養
美術專業要求實際性的專業技術的提高,根本不重視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在這種基礎上要讓學生提高畫技和鑒賞能力,對他們來講是很困難和不實際的。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文化內涵、藝術素養才是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缺乏健全的教學體質
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展,使社會向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日益受到影響,急功近利的思想開始泛濫,功利浮躁的氣息也充斥在各高校中,這種風氣也同時在美術院校中蔓延開來。學校的教育者受到外界金錢與名利的誘惑,不能潛心進行教學研究和藝術創作,很多學生上行下仿,忽視美術的內涵,追逐金錢效益,用粗陋的畫技裝裱自己,忽略了自身的藝術修養和素質的提高。在一些綜合性的學院中,美術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照搬其他專業,忽視了這一專業的特殊性。在進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體制僵化,關注的只是教學過程中的數字,而沒有綜合學生的創造力,按照老師的繪畫模式和評價模式來,失去了客觀性的判斷。課堂中枯燥單調的授課方式,不能很好激發學生的思維,無形中讓學生失去創作興趣。所以,在教學中不要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考慮美術教育的特殊性,把課堂交給學生自己,效果則會好得多。
四、師資力量薄弱
專業的美術教師質量參差不齊,這是教學過程中影響較大的局限因素。教師質量差,對人才的要求就會降低,沒有辦法從專業的角度去領會美術的內涵,學生的創作也無法很好地被啟發出來。
五、學生質量差異
受到地域局限或者家庭條件的限制,農村與城市學生的起步時間不同,授課老師的質量也不一樣,造成學生在接受高校美術教育過程中的緊張心理。在城市中美術作為愛好是進行從小培養的,農村把美術作為副科,沒有算在考試成績之中。
針對這些問題,又該怎么入手解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美術教育的效率呢?我們可以從根源出發,由小處入手,逐漸改善這種現狀,以期取得一定的成效。
首先,要轉變傳統觀念,認識美術教育的實際功能。美術教育在塑造人格、提升修養、培養綜合性素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當今的世界競爭,就是各國之間的人才比拼,素質教育不光影響著當下的社會水平,也影響未來的國家命運。學校教育要著眼未來,打破主科與副科的局限與偏見,從人才的綜合能力出發考慮全局,把美術教育和文化教育放在同等的高度共同對待。
其次,明確教學目標,關注社會的動向。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有方向有目的地進行定向培養和發展。文化的多元性要求我們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這就要求我們要明確教學的著手點在哪里,是僅僅擁有專業技能嗎?顯然,這些是不夠的。中西文化的融匯貫通需要創新,學生的創新思維才是激發創作的不竭動力。我們要擴充學生的基礎能力,還要充實他們的文化內涵,讓他們找到發現美的途徑,發掘美的角度。教學過程中,還應該讓他們對就業動向、途徑和方式有充分了解。
第三,加強師資隊伍的培養力度。通過培訓進修的方法,調高現有教師的自身專業素質;還可以鼓勵支持學生畢業后到中小學任教,幫助他們從小打好基礎,填補此處的藝術教育空白,幫助完善目前的教育體制。
第四,加強對外交流。各院校之間可以通過溝通,架設交流平臺,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只有在不斷地對比中,各自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學習別人的優點,開闊眼界。偏安于一隅的“閉關”思想,就像一潭死水,缺乏藝術創作該有的生氣和活力。
第五,課堂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和課余時間到社會上進行專業體驗,在實際操作中找到實現自身專業技能的方法,并通過實踐提升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接觸面的擴大,能夠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給他們帶來了自由的創作空間,為將來的就業大開方便之門。課堂中學到的某些技能能夠找到實際價值,是高校進行美術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的高校美術教育事業面臨了諸多的挑戰,但是相應的機遇也相伴而生。這一事業只有通過不斷地改革,才能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美術類院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一定要發現自身的不足,積極探索,改變傳統落后的教育模式,積極創新,構建新的教育體系,才能實現美術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曾維華 對當前高校美術教育的思考 {J},中國高教研究,2004(05)
[2]宋陽 高校美術教育的弊端與未來發展方向探析 {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4)
[3]龐海芍 大學公共藝術教育面臨的困境與出路 {J},中國高教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