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文學是上世紀90年代初以互聯網為傳播載體的新型的文學活動,主要是由網民在電腦上進行創作通過網絡得以傳播的“文學”。在現在的社會上對于網絡文學有人保持肯定的態度,認為網絡文學才是真正的文學,我們要努力去追求這種文學。而另一些人認為網絡文學是一些低級的作品,缺乏理性的思考,倡議我們應該對網絡文學保持一定的距離。在當今的文壇之上網絡文學的勢頭已經勢不可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網絡文學背后的傳統文學,二者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復雜。
關鍵詞:網絡文學;傳統文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I20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0-0000-02
隨著現代計算機網絡的不斷發展,網絡文學作為一種新的文學形式逐漸的走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慢慢的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網絡文學與傳統的文學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與傳統的文學還有一定的差距。隨著網絡文學的不斷發展和體系的不斷完善,網絡文學必將和傳統的文學一樣,成文文學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從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現狀的比較和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的結合兩個方面來對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結合進行了探析。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口頭形式的文學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于是人們發明了造紙術,傳統的文學逐漸取代了口頭文學。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計算機網絡的不斷普及,人們對文學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網絡文學正在以新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網絡文學從外表看上去只是對寫作的形式進行了改變,其實這是在文學領域正在進行的一場革命。
一、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現狀的比較
網絡文學為文學的創作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網絡文學的寫作改變了以前一個人寫作的模式,變成了一個集體來對文學作品進行寫作和修改。但是,歸根結底網絡文學還是一種文學,它與傳統的文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和復雜的關系。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并不是由二者不同的文學特征所決定,而是取決于不同的載體,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比較實際上是構建于兩種不同的文學傳播載體之上。
(一)存在方式的比較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存在方式的比較方面有了極大的改變,主要從文本形式、文類界限和文本載體方面進行比較。
(1)文本形式的不同
對于傳統文學的文本形式大都是由線性平面的文本結構構成。在傳統的文學作品中,盡管運用了倒敘和插敘等手法,但是受到媒介的三維空間的限制,其文本的容量是有限的,大大的限制了傳統文學的發展。網絡文學的文本形式是超文本鏈接的形式,在閱讀的時候顯示出超線性或多線性,既由剛線性結構轉變為線性結構,又線性結構轉變為鏈接性結構,由封閉式結構轉變為開放式的結構。
(2)文類界限的不同
在傳統的文學類型中,有詩歌、散文、劇本和小說,生活實錄和文學創作、虛構文學和紀實文學、文學和非文學的界限都非常的明確。當我們在欣賞一個傳統的文學的時候,我們能夠清楚的分辨出這篇文章是哪一種的體裁。但是在網絡的文學作品中這種文學的界限已經變得模糊不清。在閱讀網絡文學作品中,我們很難將這些作品進行分類,因為這些文學作品給我們的感覺往往是模糊不清,應用傳統的文學分類也無法對他們進行歸類。
(3)文本載體的不同
傳統的文學作品主要是以報紙、雜志和書本等載體呈現出來,它們擺放在書架或者書桌上面,構成了一種物質性的存在。網絡文學則是是電子符號呈現在電腦上,傳輸在網絡之上。網絡文學的創作具有更大的隨意性和開放性。
(二)創作模式的比較
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創作模式的不同主要是從構思方式和創作手段兩個方面進行比較。
(1)構思方式的比較
傳統文學的創作是一個人進行的,它的構思是基于個人的藝術思維,主要表現出作者一個人的生命感悟和生命的體驗,不斷為傳統文學的內容而尋找新的形式,用整體的藝術來施展個人潛在的藝術價值,為作品的形成創造出審美原創的藝術基礎。而網絡文學的構思方式不同于傳統文學的構思方式,網絡文學的寫作是隨意的,不需要對作品進行整體的藝術構思。網絡文學就是第一時間記錄下當時的生活狀態和真實的感受,只是簡簡單單的寫下個人的喜、怒、哀、樂,寫下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社會一些事物的看法,不是因為寫文章而去思考。
(2)創作手段的變化
在傳統文學創作的時,作者是通過筆在紙上一字一字的寫作出來,然后在對其進行修改。而對網絡文學的創作,作者只需要在鍵盤上輸入或者是用交互語言的平臺上進行語音輸入。這種創作手段的變遷,使得作者創作起來更加的具有效率,創作的環境更加的舒適。
(三)傳播模式的比較
(1)傳統文學是以書面材料為載體進行傳播。
傳統文學的傳播途徑屬于單方向的,傳播模式只是作者——傳播載體——讀者。對此,有人就認為:“在這里作者是核心元素,對作品內容具有極大的控制能力,而讀者只是根據作者的創作思維來進行閱讀和品味。
(2)網絡文學具有雙向交流的特性。
網絡文學信息的傳播是雙方向的,它的傳播模式是作者——載體——讀者——作者(或者是其他的讀者)。在一般的情況認為,讀者得到了自己感興趣的作品時,才會更容易的去進行閱讀和交流。在網絡文學中文章的作者和讀者可以互換角色,這樣就形成了作品再被創作的過程,將作品的創作變成了一種欣賞。
(四)語言的比較
網絡文學在存在方式、創作模式和傳播模式的改變必將會對語言帶來一定的變化。網絡文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文學樣式,它的語言突破了傳統語言的束縛,表現出了極大的差異性。
傳統的文學特別注重文學語言的情感性,常常通過氣氛的渲染、景色的烘托來表達出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時為了豐富作品中的思想和感情上的表達,作者往往會對某些故事情節進行長篇的敘述。而對于網絡文學的的閱讀和傳播,網絡文學的作品其語言往往追求簡單、直觀、形象的表達形式。
在傳統的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往往需要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出來。在閱讀的過程中,根據文學中的語言的描述,在讀者的腦海中會勾勒出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但是網絡文學語言改變了傳統語言的色彩,程序化的語言模塊取代了個人的色彩,使讀者閱讀起來更加的生動形象。
作為一種新的文學形式而出現,網絡文學的出現適應時代的發展。它最近幾年剛剛發展起來,在文壇中還沒有像傳統文學那樣的根深蒂固,但是與傳統的文學相比其還有極大的優勢。我們應該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網絡文學的發展,正確處理好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他們更好的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
二、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的結合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計算機網絡的不斷普及,網絡文學對傳統文學的沖擊力會與日俱增,傳統的寫作與網絡寫作的競爭也會越來越大。隨著時間的推移,網絡文學的優勢逐漸的表現出來,網絡文學有壓倒傳統文學的趨勢。但是,它們歸根結底都是屬于文學,它們只有在相互彌補和完善中才能共同的發展,二者的關系正在慢慢的結合,具體的表現主要體現在:
(一)開發工具的結合
在傳統的文學模式的寫作過程中,作者是在一張桌子上拿著筆慢慢的進行文學的創作,在種創作模式在現在的生活中已經不常見了。在現在的寫作過程中是作者應用電腦和網絡的寫作方式,無論你是在家里、郊外或者是公交車上都能對文學作品進行創作和修改。當文學作品創作完需要發表時,作者可以通過網絡將文學作品發送到相關出版社的網站或者郵箱當中,徹底代替了以前通過郵信的方式來發表文章,提高了文學作品的安全性。美國信息傳播學家保羅·利文森曾經說過:“個人計算機以及它對書寫的影響可以被看成是書寫缺陷的補救媒介?!痹陂_發工具這方面,傳統文學的作者在應用網絡文學工作方式的模式,是對開發工具方式的結合。
(二)發布方式的逐漸結合
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在發布方式上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將兩種文學的發布方式有機的結合起來是兩家作者希望達到的目標。傳統文學作者在將自己的作品發布的同時,也在建立自己的微博和網站來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宣傳。建立一個與讀者交流的平臺來與讀者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使得每一個作家都可以有一個自己的“發布中心”和“出版社”;一些網絡文學的作者也應用傳統的文學發布模式,他們在網絡上發布作品的同時,也聯系相關的出版社來對文學作品進行出書賣和報紙進行連載,網絡文學的作者借用傳統的文學評價的標準來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要求,以獲得傳統文學界的肯定,無論是網絡文學還是傳統的文學,文學作品的發布方式的改變都極大的增強了作品的生命力。
(三)思維觀念的逐漸結合
網絡文學經過這十幾年的發展逐漸的成熟起來,也認識到了自身的缺點和劣勢,應該努力學習其他的科學知識,尤其是對傳統的文學進行學習,不斷的發展和完善自身水平。在這段時期內,傳統的文學也逐漸認識到了網絡文學的本質,對網絡文學有了新的認識,通過學習網絡文學的優勢,為自身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在文學的評價標準方面,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也正在逐漸的結合,對于傳統文學它的受眾面很窄,影響力在一個狹窄的范圍之內,傳統文學的作者往往認為凡是發表的文學作品都應該是精品。但是受到網絡文學的影響后,他們看到只要是面向大眾的文學作品,能夠更好的達到對文學作品進行普及的作用。所以在傳統文學在創作和發布傳播工具方面,以及反映社會新氣象和新的生態環境等方面,大力向網絡文學靠近。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結合比以往任何時候的范圍更廣、速度更快。但是想要將網絡文學融入到傳統的文學中,讓傳統文學完全容納網絡文學,是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例如一些生命力很強、具有深刻內涵小說也是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努力之后,最終成為經典之作。傳統文學雖然根深蒂固,但是也經不起時間的磨損,它的劣勢也逐漸的顯現出來,網絡文學為彌補傳統文學的缺陷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網絡文學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也為傳統的文學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二者逐漸的結合為讀者提供更為滿意的文學作品。
網絡文學的蓬勃發展并不是意味著文壇的破裂,實際上是各個板塊之間的緊密互動。一方面,商業出版社將大眾文學與網絡文學自然的結合在一起,網絡文學中一些優秀的作品可以通過出版社出版,傳統的文學又可以通過網上付費的模式在線閱讀。傳統文學逐漸的結合網絡,在創作上頻繁的交流,作者之間不斷的研討和培訓,兩種寫作方式展開積極的對話,尋找更多的關聯點。
三、結語:
從根本上來講,網絡文學就是對傳統文學的一場改革。對于這場改革傳統文學領域的大多數作家對網絡文學還不是非常的了解,我們必須對網絡文學有進一步的理解,認識到網絡文學的優勢和長處。這場文學的改革異常的盛大,意義注定重大,有網絡文學引發的新的文學高潮,為中國當代文學開辟了嶄新的時代。
參考文獻:
[1]許瓊丹.淺談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關系[J].《青年文學家》,2012年第06期.
[2]傅其林. 網絡文學的理論建構“三部曲”——從《網絡文學論綱》到《數字化語境中的文藝學》 [J].《中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02期.
[3]盛英.國內網絡與文學研究綜述[J].《當代文壇》,2004年第03期.
[4]許列星.網絡文學與文化思考[J].《當代文學》,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