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個人價值觀有一個形成過程 ,是隨著知識的增長和生活經驗的積累而逐步確立起來的,會對設計產生不同影響。設計是設計者的一種藝術創造,其核心是藝術想象力和藝術創造性。而藝術的創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價值觀念是一種主觀意識它會隨客觀環境變化而改變,樹立\"以人為本\"正確的價值觀對設計者的設計合理性很有幫助。
關鍵詞:設計者;價值觀;影響;設計合理性
中圖分類號:TB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0-0000-01
價值觀通過價值目標、價值選擇和價值評價深刻地影響著設計者的學習和生活活動, 制約他們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和發展。設計價值觀直接影響設計合理性,近年來,設計市場紛雜多變,設計價值觀有著多元分化的趨勢,設計者應樹立“以人為本”價值觀, 對設計合理性的影響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 設計者價值觀的形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價值觀代表著一個人對周邊事物的是非、善惡和重要性的評價。對于設計師而言,在其設計行為過程中對設計的價值、設計的社會責任感和榮譽、設計工作趣味等的個人價值追求及其相互關系的分量化,就形成了個人的設計價值觀。由于對設計行為價值取向的不同以及設計師所處的角色差異,也就形成了差異化的設計價值觀。這種差異性的設計價值觀直接影響著設計師個人的設計合理性。生活中無處不存在設計的痕跡,設計源于生活,設計服務生活,又高于生活,其既屬于精神層面的又屬于物質層面的活動。不管是精神還是物質,它都離不開人腦思維的形成。人腦思維的形成最終使人區別于別的物種。可以說,人腦思維及意識的形成,促進了人類生產活動的向前發展,而人類各種生產活動的開展,也最終使人脫離了原生的自然界,從而走向了“第二自然”。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促使了人類思維的進化及意識的形成,為人類以后所有的生產活動作了必要的準備。
從人類創造出第一件工具的時候,設計就誕生了。設計的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在不斷的變化,它是一個歷史范疇。設計者的價值觀可以在廣義上指“人類對自己所從事實踐活動的預期目的和結果的認識、假象以及為達到一定目標而打算采取的方法和步驟。”或“為賦予有意義的次序所作的有意識和有動機的努力”,是人類自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創造性的生產。設計者的價值觀是指主體按照客觀事物對其自身及社會的意義或重要性進行評價選擇的原則、信念和標準。它是一個人思想意識的核心, 對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具有解釋、預測、導向和調節作用。設計者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設計者價值觀不僅作用于設計者的生活、工作,愛情、家庭,而且對于其他每個社會成員的價值觀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在這里還有談到的設計合理性的影響。
二、現實狀況的價值觀
從社會現狀看,隨著傳統價值觀的解體,多元化格局的確立以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對功利的追求及對工具理性的崇尚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與此相應的就是社會價值理性與人文精神的失落,而片面地對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的膜拜,又使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現象滋生,見利忘義、損公肥私的不道德現象以及違法亂紀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人為物役”的現象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失控的物欲,扭曲的精神追求,使得人們缺乏生活的理想和必要的社會信仰,更使人們日益淡忘了人的價值、尊嚴、責任和義 ,這一切終將導致人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嚴重背離,造成人們精神世界的空虛、道德境界的低下、社會責任感的喪失和審美享受的匱乏,從而使人們日益遠離人全面發展的價值尺度和目標。在這種狀況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擔負起培養人、塑造人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職責,避免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同形式表現的“單面化 ” 、“畸形化”,就要“以人為本 ”,關注人的現實生存狀態,大力倡導社會的價值理性,高揚社會主義的價值理想和人文精神,滿足和提升人的現實精神需要,以體現對人的根本性關懷。
三、“以人為本”的設計的價值觀
設計是用不同的價值觀來試圖協調和解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歷史上出現過各種不同的設計價值觀,它們的著眼點不同,對設計的影響也不一樣。在手工藝時期,以藝術為中心的設計觀占有主導地位,即把設計 與藝術等同起來,以藝術的標準來評價設計,無論什么產品,無論何種功能的建筑,都必需和某種經典的風格和表現形式聯系起來。即使在工業革命以后的很長一段 時間,這種設計觀依然有較大的影響,直到今天,一些企業家還在把設計師稱為 “美”。從19世紀末開始,隨著機械化的時代到來,出現了以機器為本的設計思想,這種設計思想以機器為中心,讓人為機器服務,以達到最高的生產效率,美國的泰勒制就是這種思想的典型代表,卓別林的影片《摩登時代》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美國人的設計態度。針對機器為本的設計思想,在20世紀早期開始出現了 “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現代設計的先驅,德國的包豪斯學院早在20年代就提出了 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的觀念。
所謂以人為本的設計,就是在考慮設計問題時以人為中心展開設計思考,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滿足人的需要。我們所設計的一切,都是為人服務,要體現出 人文關懷的精神。以人為本的設計可以有不同的層面。
五、結語
樹立“以人為本”是一切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古希臘智者普羅泰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這一人本主義價值觀,歷經人類文明發展的不同階段,至今仍有它的現實意義。價值主體的滿足更是對人的滿足。價值客體也是人,也就是設計者的價值,而“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也將成為人類文明的召喚,是人的價值全面自由實現的召喚,對設計者的設計合理性產生有重大意義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亮之,世界工業設計史潮[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2]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3]鄧如辛,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價值取向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9
[4]郭宇承,設計中的藝術滲透——從工業設計發展的歷史看設計與藝術的關系[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01,23
[5]凌繼堯,徐恒醇,藝術設計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1
[6]林語堂,《生活的藝術》,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淺析舒曼O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