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彈拔理筋法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引起疼痛、跛行、功能障礙的療效。方法:選擇符合標準的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的病人70例,90髖,用彈撥理筋法手’法治療股內收肌攣縮,Charnley髖關節療效評分系統進行療效評估。結果:兩例失訪,顯效20髖,有效57髖,無效23髖,有效率85.56%。結論:彈撥理筋法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引起的疼痛、跛行、功能障礙療效顯著,方法簡便,副作用小,值得推。
關鍵詞 股骨頭無菌性壞死 內收肌 手法治療 中醫療法
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是指由于某種原因導致股骨頭的活骨組織壞死的一種病理過程。早期癥狀體征往往不明顯,而后出現疼痛、跛行、功能障礙,由于活動量減少,使內收肌攣縮,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祖國醫學屬于“骨蝕”、“骨萎”范疇。我院采用理揉彈撥法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導致的髖關節股內收肌攣縮,療效顯著,現將臨床觀察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診斷標準參照2002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藥新藥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標準。①早期有跛行,髖膝酸痛,僵硬感,活動時痛,休息后好轉。②髖部活動受限,最早為旋轉受限,以后涉及屈曲、外展和內收,患肢肌肉萎縮。③后期呈屈曲內收畸形。④X線片示骨壞死改變。

1.2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導致內收肌明顯緊張、攣縮、疼痛、功能受限。②年齡>16歲但<60歲。③能接受手法治療(依從性好)。④聽力及神智正常,能自訴病情無需代訴。
1.3排除標準①不符合骨壞死診斷標準者。②伴有嚴重髖關節滑膜炎,疼痛劇烈,需要臥床休息者。③合并有髖關節感染者。④妊娠期婦女。④合并心、腦血管疾患、糖尿病、出血性血液性疾病患者。⑤髖關節強直畸形者。⑥局部皮膚感染及皮膚病。⑦體質較弱者。
1.4一般資料符合納入標準的70例92髖股骨頭壞死患者,男54例,女16例;年齡16-60歲,平均(35.5±11.6)歲;病程3個月-8年,平均(3.2±5.8)年。其中X線分級Ⅰ級11髖,Ⅱ級26髖,Ⅲ級30髖,Ⅳ級25髖。
1.5療效標準參照Charnley髖關節療效評分系統:將疼痛程度、活動度和行走能力3項累積計分,最高分為18分。優:15-18分;良:11-14分;中:5-10分;差:4分以下。積分升高9分為顯效,積分升高4分為有效,積分升高低于4分為無效。
1.6治療方法手法操作:1.患者俯臥位,術者先用滾法、按揉法放松腰臀部至腘窩部肌肉,緩解腰臀部肌肉緊張,并按壓承扶、殷門二穴。2.患者取仰臥位,先在患側大腿內側根部至膝關節內側處,由輕至重的滾法、揉法放松肌肉,然后取屈膝屈髖外旋位,在患者股內側滾法、揉法、搓法至大腿根部。然后按壓太沖、陰陵泉、三陰交穴。3.助手握持患肢踝關節做下肢牽引,術者雙手自股內收肌群上端拿捏起股內收肌,同時上下彈撥股內收肌群,并用理筋手法雙手向下交替移動至股內收肌群下端,再自股內收肌群下端向上進行理揉彈撥法進行治療,如此反復治療10分鐘。4.助手固定患者軀體,醫者一手持患肢踝關節,一手持膝關節做屈髖屈膝內收內旋后牽引力下伸髖伸膝,再做屈髖屈膝外旋外展后牽引力下伸髖伸膝,如此交替進行5-6次,最后用放松手法放松股內收肌和腰臀部肌肉。6.讓患者臥床休息5分鐘后做髖關節屈、伸、內收、外展功能鍛煉。
每日1次,10次1個療程,治療1-2個療程,3個月后隨訪評價患者受累髖關節情況,分析比較治療前后病變髖關節的疼痛程度、功能活動度、行走能力。
2結果
2.1隨訪情況:70例患者68例得到隨訪,兩例單側股骨頭壞死患者流失,隨訪時間2個月。
2.1治療結果68例患者90髖癥狀經治療后2例單髖1例雙髖病人疼痛、活動度、行走能力均無改善,65例疼痛、功能、行走能力總積分均有好轉。按療效標準統計,其中顯效20髖,有效57髖,無效23髖,有效率85.56%見表1,治療前后Chamley髖關節療效單項積分對比見表2,治療前后x線分級Chamley髖關節療效積分對比見表3。

3討論
股骨頭壞死,為常見的骨關節病之一。其主要癥狀,從間斷性疼痛逐漸發展到持續性疼痛,再由疼痛引發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到限制,最后造成嚴重致殘而跛行。由于股內收肌攣縮,使髖關節疼痛、功能障礙加重,單獨藥物治療很難解決相應的癥狀。目前多采用內收肌離斷術,或小針刀微創治療,雖能解決部分功能問題,但是由于創傷易導致疼痛加重,并且康復時間長,患者很難接受。手法治療推拿可使毛細血管擴張,病變局部血流量增加,新陳代謝加快,按摩還使血管中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及含氧量都有所增加。這些利于傷病的痊愈,此外按摩使淋巴回流加速,促進水腫、致炎物質及粘連的吸收,疤痕變性組織可恢復為柔軟而有彈性的組織,關節的活動幅度逐步恢復和增加。我院采用理揉彈撥法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導致的髖關節股內收肌攣縮引起的疼痛、功能障礙、跛行68例患者90髖,65例疼痛、功能、行走能力Charnley髖關節療效總積分雖不能全部達到有效標準,但均有好轉。其中顯效20髖,有效57髖,無效23髖,有效率85.56%,最后查詢原始病歷和X線資料,發現3例無效病人均合并有髖關節骨關節炎,功能受限主要由于髖關節骨關節炎引起,而非股內收肌攣縮引起。參照Charnley髖關節療效評分系統,該手法治療對疼痛和活動度的改善較行走能力明顯,也有部分病人在手法治療后功能明顯改善而疼痛稍有加重,但休息一晚上后可緩解,手法力度降低后疼痛未再加重。手法治療中,對于X線分級的Ⅰ級、Ⅳ級Charnley髖關節療效評分系統積分改善不如Ⅱ級、Ⅲ級積分改善,這可能是由于Ⅰ級病人癥狀體征輕積分小,Ⅳ級病人股骨頭塌陷影響關節功能,且病久癥狀體征均較重,使手法治療效果不如Ⅱ級、Ⅲ級患者,說明手法治療股骨頭壞死導致的股內收肌攣縮引起的疼痛、跛行、功能障礙更適合治療不如Ⅱ級、Ⅲ級股骨頭壞死的病人。彈撥理筋法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內收肌攣縮引起的疼痛、跛行、功能障礙療效顯著,方法簡便,副作用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