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采用美式整脊手法結合龍氏正骨手法治療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報告用美式整脊手法結合龍氏低頭搖正法治療頸椎椎間盤突出并發小關節錯位(外傷性頸椎關節功能紊亂型)患者l例。該患者頭暈、惡心、頸痛明顯,雙手指麻木,MRI示頸椎間盤突出并發小關節錯位(外傷性頸椎關節功能紊亂型),給予推拿放松手法、美式整脊手法結合龍氏低頭搖正法治療。結果:治療一次后患者無惡心,三次后頭暈減輕,十次后頭暈頭痛基本消失,無手麻,頸部活動正常,再鞏固治療五次。討論:運用關式整脊手法結合龍氏正骨手法能調整寰枕關節錯位及頸椎小關節的錯位,具有較好治療效果。
關鍵詞 頸椎間盤突出癥并發小關節錯位 按摩治療 美式整脊 龍氏正骨手法
1臨床資料
患者羅某某,女性,23歲,是某大學三年級學生。于2010年3月23日在推拿手法課上和同學相互練習頸椎手法時不慎扳傷,自覺頭暈,非旋轉性,頸部疼痛,活動受限,且漸加重。4月8日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就診,頸椎正側位及雙斜位片(片號248776)示:C3椎體稍向前滑移,C3-4椎節段性不穩未排。在門診“復位三次”,效果欠佳,頭暈、惡心、頸痛仍明顯,偶有頭痛,雙手指麻木,于2010年4月23日遂入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住院治療,診斷“頸椎間盤突出癥”,入院后行頸椎MR(片號248776)平掃顯示頸椎生理曲度變直,C5-6《椎間盤輕度膨出。經予川芎嗪、長春西汀、西比靈、復方血栓通膠囊、法莫替丁等藥物配合中藥封包治療,并每天早、午、晚各做飛燕式功能鍛煉20次,帶頸托保護頸椎。住院8天后上述癥狀稍緩解出院,出院后繼服頸痛顆粒、復方血栓通膠囊、西其汀口服液,堅持帶頸托及飛燕功能鍛煉,1個月后頭暈、頭痛加重。嚴重時伴惡心、嘔吐,頸部僵硬,活動困難,偶有雙手指麻木而到我科治療。專科檢查:頸前屈20°,后伸25°,左旋35°,右旋40°,左側屈20°,右側屈25°,雙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雙側Hoffman征(-),頸椎間孔擠壓試驗(±)。用龍氏觸診檢查法:拇指指尖向上,按于乳突部,沿耳背下滑致拇指尖達乳突下方(翳明穴),作前后輕觸時可探查到右側C1橫突右移并伴壓痛,將雙拇指尖向上方向改為向后轉并向前按,到達C2的橫突后側(指腹處于橫突尖,指尖靠在關節突部),作上下觸摸,可觸及C2右側向后隆起,C6左、右兩側同時觸及隆起壓痛;用美式整脊手法檢查可發現枕骨左后上,C2右后隆起。X線示:齒狀突到寰椎側塊距離左右不等,頸軸稍反弓,C1仰位,C3稍向前滑移,C3-4椎體失穩。MRI示:頸椎生理曲度變直,C5-6椎間盤輕度膨出。診斷:頸椎椎間盤突出并發小關節錯位(外傷性頸椎關節功能紊亂型)。
2治療
2.1放松手法以掌揉法、拇指揉法交替進行,使頸椎旁肌肉充分放松。
2.2美式整脊手法先用側移枕骨法調整左后上的枕骨,病人仰臥,頭轉向右側,用左手掌按在左顴骨上,肘部稍屈曲,右手掌捂著右耳部,手指兜著枕骨,右手向上兜拉時,左手掌同時垂直向下短速發力調整枕骨左后上;再用拇指旋轉頸椎技術法調整c:右后隆起,患者頭部轉向左側,用右手拇指壓著c,頸椎的關節突,左手掌捂著左耳部,雙手用力把頸椎向上牽引,右手把頭向左側旋轉,同時用右拇指向左后方發力糾正C2頸椎右后上的錯位。
2.3用龍氏低頭搖正法調整頸椎小關節錯位,病者右側臥,用左手輕托后頸部,左拇指按于錯位C3橫突隆起處略下方作為“定點”,右手托扶患者右面頰部,以枕部作支點,將頭頸部向左轉動,當搖至最大角度時,右手用有限度的“閃動力”,“定點”的拇指同時稍加“阻力”,使C3關節在運動中復位。然后反方向再重復一次;再用仰臥推正法調整頸軸反弓,患者仰臥,用左手拇食二指夾持棘突兩旁椎板,右手托其下頜,將其頭作前屈后仰的伸屈活動,從C6棘突兩旁椎板到C2棘突兩旁椎板,依次推正一遍,重點放在C4、C5棘突兩旁椎板。

3結果
治療1次后患者無惡心,3次后頭暈減輕,10次后頭暈頭痛基本消失,無手麻,頸部活動正常,再鞏固治療5次,結束療程。
4討論
頸性眩暈在大多數情況下并非椎動脈型頸椎病引起的椎動脈受壓所致,而是與交感型頸椎病關系密切。交感型頸椎病的致病機制,主要由于頸椎存在節段性不穩定,使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及其末梢受到刺激和壓迫,從而產生一系列交感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由于交感神經位于椎間盤前方,椎間盤向前突出直接壓迫的機會相對較小,而是以椎體不穩造成的影響更大,尤其在頭部前屈和后仰時更為明顯。本例起病后曾經三次的手法復位及藥物治療、功能鍛煉等,效果欠佳,經用美式整脊手法結合龍氏正骨手法治療能取得這樣好的療效,主要是在充分的肌肉放松后用美式整脊療法調整了寰枕關節的錯位,并用龍氏正骨法調整頸椎小關節的錯位,解除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及其末梢受到刺激和壓迫,從而改善癥狀。從治療前后(治療后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X線照片片號1003268)的x線照片對比可以看到患者的頸椎反弓消失,生理彎曲度明顯改善,沒有治療后的張口位片無法對比寰樞關節的錯位情況。本人認為,用美式整脊手法結合龍氏正骨手法治療頸椎病兩者可互補,增強療效。在治療過程中用力要適度,過輕或過重均會明顯影響療效,甚或出現副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