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的當下,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定位,樹立全新的現代教育理念,實現由管理者向服務者的轉變,由知識傳授向精神傳授的轉變,尤其強調公平觀念。
關鍵詞: 新課程 教師定位 公平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傳統的教師角色定位。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人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轉變,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要求教師樹立現代教育觀,盡快實現自身角色的轉換,以適應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偉大變革。
一、教師要由教學的管理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服務者
在傳統教育的含義中,教育常被定位于“學?!边@個圍墻之內,學生在學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主動地迎合管理、被動地接受塑造,而教師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管理者。
隨著新課程的推廣,“教育即服務”的觀念日益被人們所接受。教師的身份相應地由教學工作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服務者,“教學”實際上也就成了挖掘學生智力與非智力的潛能,培養其觀察、理解、推理、創造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一種服務。因此,教師要自覺地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盡快實現由“教學管理者”向“學習服務者”的角色轉變。
1.從學生管理者向學生的精神關懷者轉變。過去教師對學生的管理只強調管理與規范,今天我們更關注對鮮活生命的情感體驗。教師應成為學生成長的主要的“精神關懷者”,“精神關懷”現已被很多國家用作情感教育的專門的術語,它很好地表達了教育者對學生態度、情感、信念、情緒的關注,也從主要方面揭示了教師的勞動性質。
對學生的“精神關懷”應該做到:(1)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精神生活;(2)關注學生現時的命運和苦樂,幸福感是不是充滿整個活動;(3)關注現行的教育是不是在傷害、摧殘他們;(4)關注不當的教育觀、學生觀、管理觀是不是形成了無形的合力在壓抑他們生動活潑地發展;(5)關注現有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在磨鈍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6)關注學生的快樂有沒有被剝奪,情感是否得到滿足,是否生活在關懷和愛的氛圍中。
2.從一般教育者向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他人”轉變?!爸匾恕笔巧鐣W的基本概念,是指對個體社會化有重要影響的具體人物?!爸匾恕笔菍€體的自我發展產生主導性影響的因素。
?。?)“重要他人”分為互動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教師是學生成長中的互動性重要他人,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思維方式、個人習慣、生活習慣、價值觀、道德信念。
(2)學生具有“向師性”,有樂于接受教師教誨的天然傾向。教師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
3.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愛的使者轉變。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打開學生的心扉,學生才會向你傾吐心里話,教育才會成功。一個對學生缺乏愛的教師,它的收獲將是零?!苯逃袗郏沂遣煌谀笎鄣膸煇?、教育愛。有了愛才能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進行心靈的對話,理解、接納學生。教育的關懷和愛是雙向的,師生互愛,教學相長,品德共進。
二、教師要成為教學中的“平等者中的首席”
教學中,教師要真正成為“平等者中的首席”,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具備以下業務知識——所授學科的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素養、教學技巧和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教育技巧、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通過具體的教育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1.教學相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從學生中學習知識。教的過程本身就促使教師認真備課、查閱資料,而學生的思維也非常發達,每個學生對問題的思考都有獨到之處,思想觀念也比較新穎,接觸的網絡知識比較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有助于自身知識的豐富和業務能力的提高。
2.博學眾采。教師要當“平等者中的首席”,熟練駕馭教學工作,必須博覽群書,“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以這樣的“杯水說”來簡述教師的知識水平過時了,因為知識更新速度極快,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條河,并且是一條源源不斷地長流常新之河。傳授學生知識的觀念也要更新,正如陳永明所說:“信息時代的關鍵在于如何教會學生識水性,探索水源,認準水質。‘授人以魚’,只能使人受用一時,而‘授人以漁’,才能讓人受益終身?!苯處熞S富知識,更新觀念,除博覽群書,還要博學眾采,虛心向別人學習,只要有助于自身業務素質提高的人都可以求教。
3.善于總結。知識經驗在于總結積累,在教學過程中反思,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一個人獲得知識的途徑,一是直接經驗,即通過自己親身實踐獲得的知識;一是間接經驗,即由前人和別人提供的知識,其中主要是書本知識。教師獲得知識的途徑也如此,一方面是間接經驗,主要是讀書,另一方面是通過實踐,認識教學和教育活動的規律,獲得直接經驗。而通過教學教育活動獲得的知識,開始是感性知識,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現象,然后通過頭腦加工上升到理性知識,總結經驗就是把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的過程。這樣才能具有創造性和藝術性,那就進入教學的理想境界,而這正是教師畢生追求的目標。
新時期教師的角色已成為“平等者中的首席”,這就對教師業務學習提出新的要求,教師要通過博學、善思、總結等途徑獲取知識,使自己適應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
一言以蔽之,教育是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的大事,教師必須不斷地更新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適應日益發展的教育事業的需要,才能無愧于教書育人的神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