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建筑動畫作為建筑表現的一種新藝術形式已經得到快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并成為未來建筑表現的一個發(fā)展方向。建筑動畫的內容形式呈快速多樣化發(fā)展,在制作技術方面已趨成熟。面對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建筑動畫市場,建筑動畫逐漸走向行業(yè)化的發(fā)展之路,如何對建筑動畫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成為當前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關鍵詞: 建筑動畫 發(fā)展現狀 創(chuàng)新方法
一、建筑動畫的發(fā)展現狀
(一)快速多樣化。
建筑動畫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至今已走過了30多年的探索歷程。隨著軟件的更新和硬件性能的不斷提升,建筑動畫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從最初的三維物體造型到目前的虛擬現實技術,從簡單的幾何體模型到復雜的人物模型,從靜態(tài)、單個的模型展示到動態(tài)復雜的場景漫游,等等。建筑動畫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內容和表現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主要表現建筑的地理位置、外觀、內部裝修、園林景觀、配套設施和其中的人物、動物,自然現象如風雨雷電、日出日落、陰晴圓缺,等等,將建筑和環(huán)境動態(tài)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建筑動畫應用最廣的是房地產開發(fā),開發(fā)商對房產項目的廣告宣傳、工程投標、建設項目審批、環(huán)境介紹、古建筑保護、古建筑復原等做效果預演,既節(jié)約成本,又直觀、一目了然。目前,國內外已有學者對建筑動畫和電影的創(chuàng)作方法進行了比較和研究,在進一步探索中,建筑動畫將會有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二)行業(yè)化、模式化,缺乏創(chuàng)造力。
建筑動畫市場的火熱使建筑動畫迅速崛起,只要會一些電腦三維技術的人,都在嘗試做建筑動畫,這就導致了建筑動畫市場的混亂,在質量和規(guī)范上就很難保證。市場上雨后春筍般涌現出很多建筑動畫公司,建筑動畫瞬間走向行業(yè)化,大都套用一個模式,很難有創(chuàng)新。再加上建筑動畫本身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團隊合作的結晶,組建一個默契有創(chuàng)造力的團隊也需要長時間的磨合,且不斷更新的技術使設計者的注意力偏移,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研究新技術上,很難從創(chuàng)意角度出發(fā)去做建筑動畫,由此產生一個心理誤區(qū),認為掌握了三維動畫技術就學會了建筑動畫。
(三)技術主導,內容單一,缺乏主題和文化內涵。
技術的發(fā)展也給建筑動畫的發(fā)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作用,建筑動畫的表現形式呈現多樣化發(fā)展。筆者找來一些建筑動畫影片做了分析比較,就其形式大體分為寫實和寫意,有前期規(guī)劃類也有后期推廣宣傳類的。其中,寫實的建筑動畫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其動畫方式多為攝像機的推拉搖移、升降等,也有添加了角色動畫、動力學、粒子動畫等,多凸顯了技術,在內容和風格上很難吸引觀眾。這樣的動畫看完之后不會再有印象。要能真正吸引觀眾,需在內容和主題內涵上下工夫。
二、建筑動畫的創(chuàng)新方法
(一)迎合主題的情節(jié)設計,增加故事性。
主題是建筑動畫的靈魂,也是一部動畫片制作的基礎。一個具有故事性情節(jié)的主題使受眾過目不忘,產生共鳴。也可為主題定制生動的能吸引觀眾的動畫角色。在建筑漫游動畫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各類角色,但都是如行走、揮手、跳躍等簡單動作,并非為該主題量身定制。一個好的角色并非要寫實、美觀,但能使建筑動畫產生生命力。角色與主題呼應,與建筑互動,不但能豐富畫面元素,也能活躍場景氣氛。如上海世博會漫游動畫中特定角色“海寶”,以漢字“人”字為核心元素,形象簡潔抽象,但他的形象和性格卻展示著中國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形式上尋求突破,讓人耳目一新。
1.巧用廣角鏡頭,夸大藝術效果。
建筑動畫中虛擬攝像機動畫是其表現的一大優(yōu)勢,具有真實攝像機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如廣角鏡頭,打破了常規(guī)的創(chuàng)作理念。傳統(tǒng)的建筑動畫中都是通過標準鏡頭或長焦鏡頭來完成對建筑的表現,這樣畫面顯得較平庸,缺乏層次感。但是廣角鏡頭具有明顯的桶形或枕形光學畸變,從視覺感受上,有夸大、扭曲現實空間的感覺,它加大了不同層次上景物大小的差別,給觀眾以空間縱深更寬廣的錯覺。在垂直空間使被表現物體顯得更加高大、雄偉;在縱向空間使物體顯得更長、空間上深邃,橫向范圍更為遼闊,賦予被表現物體以力度,產生了強烈的線條透視效果。在建筑動畫中使用廣角鏡頭,當所要表現的建筑主體到達鏡頭中心時,更能突出主體,虛化次要的建筑和環(huán)境,使得主體建筑顯得更有體量感。同時也會使觀眾感覺到視野開闊,縱深感、透視感和立體感都很強烈,大大豐富視覺感受。
2.善用光影豐富畫面層次。
光影是表達建筑藝術的強大手段。離開了光影交織,空間將變得沉悶,缺乏活力;離開了光影,材質也無法充分表現其色澤與質感;離開了光影,建筑如同沒有充分顯影的底片,缺少了高調與低調。光對表現建筑的立體空間、輪廓剪影、環(huán)境深度、質感、色彩,乃至整體畫面氣氛都產生影響,并能直接影響畫面中建筑的影調和氣氛,從而迅速改變人們對建筑的感覺。
(1)整體統(tǒng)一,局部塑造
統(tǒng)一整體的方法多種多樣,形式、材料、色彩等都是可考慮的手法,但是沒有哪種手段比光影更有效。主光源創(chuàng)建后,所有物體都向同一個方向拋射出影子,這些影子有著共同的屬性,如能很好地運用光影,可使各局部之間既存在強烈的對比,又能達成完美的統(tǒng)一。
局部塑造是塑造主體的有效方法。一般來說,深色主體要用亮的環(huán)境背景來突出;淺色主體用深色的環(huán)境背景來突出。因為在大面積的亮的影調中,暗的部分最容易突出;在大面積暗的影調中,亮的部分最容易突出。根據這一原理,只要根據光線角度的變化位置尋找合適的拍攝點,必要時,在背光處創(chuàng)建補光源,就能使被攝主體突出而有光感。
(2)巧用光影表現質感。
在建筑漫游動畫中,質感主要指被拍攝建筑的表面裝飾材料的真實感。受眾通過建筑動畫影片所表現的效果感受其表面裝飾材料的特征,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是堅硬的還是柔軟的,是金屬還是玻璃,是木材還是石材,等等。影響質感表現的因素有很多,如正確的貼圖選擇、精確的材質調節(jié)、后期的渲染質量等,而掌握燈光的角度和光線的強度是重要的基礎條件,在拍攝表面粗糙、凹凸起伏的材料時,只要有足夠強度的光線從側向射來,凹凸不平的表面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受光面和陰影區(qū),材料的質感就會得到很好的表現。上海世博會漫游動畫在表現波蘭館時就采用了側打光的方法,使得凹凸不平的建筑表面更具質感,暗部陰影更具層次變化;在拍攝表面光滑、反光強的材料質感時,不但要注意光照的角度,還要特別注意光線的強度,避免材料表面產生耀眼的反光和曝光。要用柔和的反光來表現光滑材料的質感。例如世博會漫游動畫在表現以色列館時,創(chuàng)作者為了避免大面積的玻璃產生耀眼的反光,選擇了讓玻璃面?zhèn)仁芄猓幢苊饬酥鄙涔猱a生耀眼的反光,同時也可以讓玻璃的反射更加豐富。
(3)善用光影營造空間氣氛。
空間氣氛是體現動畫作品情調的關鍵所在。光影是動畫畫面氣氛主要因素,景物在不同的光線作用下會產生不同的光影效果,當光與被攝主體的內容相結合,運用得當就能起到渲染和烘托主題的作用,進一步強化觀賞者對被攝主體的感受。同樣的燈光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會營造出不同的情調,給人不同的感覺。在暗的環(huán)境中,容易營造出一種幽靜靜雅的氣氛;在明亮的環(huán)境下易保持熱烈歡愉的氣氛;安靜的地方光線柔和,氣氛優(yōu)雅寧靜,易培養(yǎng)感情。娛樂區(qū)域,光線奪目,使人感覺熱烈;聚會的氣氛下,可使光線明亮,營造熱烈親近的氣氛,益于表達主客雙方良好的交流。
三、結語
市場的需求對建筑動畫的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有精美的畫面、流暢的動畫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好的主題、好的創(chuàng)新設計。這就要求設計者突破常規(guī),顛覆邏輯。建筑動畫演繹的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過程,展現的是一種表現力。一個好的創(chuàng)意,首先是應該具有原創(chuàng)性,出發(fā)點應是用未曾用過或未被引起注意的新元素或新穎的思維來表達主體內涵,同時,建筑動畫創(chuàng)新還要借鑒影視語言及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以新的面貌呈現,使作品具有生命力和刺激性,引起觀眾的注意,從而引導觀眾或改變舊的觀念、勾起行動欲望。作為建筑漫游動畫的創(chuàng)作者,我們應該借沿著當前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強勁勢頭,不斷更新創(chuàng)作理念,將建筑漫游動畫創(chuàng)作推向更高的層次,成為技術與藝術的結晶、文化與主題和內容的再現。
參考文獻:
[1]袁紊玉.建筑動畫制作實戰(zhàn)[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2]李濤.美、日百年動畫形象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2010.
[3]沈克寧.建筑現象學[M].北京:中國工業(yè)建筑出版社,2008.
[4]張丹青,吳黎中.電影鏡頭畫面[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8.
此文章為渭南師范學院項目文章,項目編號:11YKZ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