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管理表明,職工素質直接決定其管理的效果。對圖書館的服務管理工作來說,圖書館員工素質直接決定對讀者服務工作的質量。當前圖書館部分員工素質不高,影響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一、圖書館職工存在的問題
1.目標定位偏低。部分圖書館員對自己的職業角色認識不清,認為圖書館的活兒很輕松,閉著眼睛也能勝任。因此,他們不能認清圖書館職業的價值取向。
2.職業素質不高。部分圖書館員文化水平不高,學歷較低,有的理想信念不堅定,認為工作穩定了就萬事大吉,消磨了斗志,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
3.管理體制粗放。圖書館管理體制和用人機制改革落后,圖書館長期作為“安置人員”的去向,在他們心目中圖書館實際上就是“圖舒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根本談不上為圖書館事業發展獻計獻策,談不上銳意進取、開拓創新。
二、培養圖書館職業精神,規范圖書館職業道德
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主要癥結是圖書館精神缺失,面對未來圖書館發展的首要舉措是圖書館精神的培育和弘揚。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圖書館員的職業精神狀態如何,是重要的制約因素。圖書館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圖書館精神主要包括對圖書館人對圖書館職業的清醒認識和濃厚興趣,包括敬業奉獻的職業道德、勇于探索的創新觀念、敢為人先的競爭意識和具有凝聚力的團隊精神等。
首先,在體制上要激活圖書館員的生存意識,進行適合市場經濟和信息化環境下的改革。其次,在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具體工作中要有效激發圖書館員的職業價值意識,樹立職業精神追求。最后,要在圖書情報專業教育和圖書館員的后續培訓中注入圖書館職業精神的內容。
加強圖書館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建立健全明確的職業道德規范。這些規范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內涵,發展到現在應是一個多角度多層次的道德規范體系,總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敬業樂業,愛書、愛讀者、愛圖書館事業。熱愛本職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既然從事了這種職業,就要干一行,愛一行,有一種責任感和職業良心,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努力把對文獻的珍惜視為自己的天職,這不僅僅表現在保護文獻的完好,更是貫穿在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圖書館的價值是通過讀者獲得和利用文獻來體現的。圖書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就是滿足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強化“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意識,滿腔熱情、千方百計地為讀者服務。
2.求實進取,勇于開拓,積極創新。圖書館事業是平凡的事業,也是艱難的事業,在曲折中求發展,在困難中求生存。圖書館工作者應不斷學習,積極進取,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專深的專業本領,只有這樣,才能把本職工作做好。要樹立以人為本、民主管理、主動服務的新觀念,創造性地貫徹落實館領導的各項決定,從大局出發,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探索圖書館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還要強化科技意識,樹立效益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圖書館事業是發展中的事業,現代圖書館事業更需要現代化圖書館人員隊伍,每一個圖書館員都應永不懈怠,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適應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3.團結協作,嚴于律己,顧全大局。在圖書館,同事之間、部門之間的團結協作十分重要。互諒互讓、互相幫助和互相理解是首要問題。人是需要感情和友誼的,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團結友愛的群體中。而情誼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逐漸積累的。同事之間有平等相待,互相關心,才能心情舒暢地工作。但是由于各人性格、能力、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往往會引發沖突。每一個人都應該坦誠相待,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做到與同事和睦相處,形成一種融洽、和諧、寬松的環境氣氛。同時,圖書館是一個整體,各個部門好似環環相扣的流水線,只有各部門協調發展才能發揮整體功能。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本位思想、小團體意識等原因,會引起一些沖突。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應顧全大局,保證協調發展。有了全局觀念,就能使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就能處理好各種關系,提高辦公效率,使館內各部門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形成一個銜接嚴密的系統,一個有機整體,從而有效地防止和改變1+1<2的現象。
4.精誠合作,公平競爭。圖書館之間需要加強合作,通過合作可以更合理地使用資源,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佳的效益,更好地履行圖書館的社會職能。現代技術的應用,圖書館的自動化、網絡化,為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加強圖書館間的協調與合作,是衡量圖書館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也是圖書館行業應有的職業道德表現。合作并不排斥競爭。競爭能力有利于提高圖書館的凝聚力,有利于精益求精地搞好工作,有利于創造超過他人優異的成績,有利于共同進步。
三、加強圖書館職業道德建設的方法與途徑
圖書館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既需要社會各行各業良好道德環境的支持,更需要圖書館人員的自身努力。加強圖書館職業道德建設的方法,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圖書館職業道德教育,強化職業道德意識。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必須首先解決人的思想認識問題。要廣泛開展道德教育,宣傳圖書館職業道德規范,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建立合理的、科學的、高尚的職業道德觀念。
2.加強職業道德管理,制定和完善圖書館職業道德規范。圖書館要把職業道德建設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建立科學嚴格的管理制度,使圖書館服務做到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一要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做到職責分明。二要制定完善的職業道德規范,為使職業道德規范有效實施,還必須制定有關規章制度,采取相應的經濟、行政等措施和手段來加以保證。三要以形式多樣的活動為依托增強館員的職業責任感。如大力表彰圖書館職業道德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和思想,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的良好風氣;在圖書館內開展互幫互學爭當“業務能手”“技術標兵”,開展“假如我是一個讀者”的討論。認識讀者,了解讀者,做讀者的朋友,力爭成為讀者的益友良師。四要完善考核評估機制,加大技術職稱考核中職業道德的分量,激勵廣大館員在本職崗位上講職業道德,盡職業責任,精職業技能,守職業紀律。
3.加強職業道德監督,增強職業道德實效。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形成,除了依靠教育、制度的約束,館員的自覺性,還必須輔之以有效的監督。圖書館的監督主要來自幾個方面:一是讀者監督。讀者是圖書館的服務對象,直接與圖書館員打交道,圖書館員的工作作風、言談舉止、精神風貌、服務態度和服務水平如何,讀者有親身體驗,感受最深。要把圖書館職業道德公諸于眾,讓讀者來監督其貫徹執行。可采取召開讀者座談會、問卷調查、對話等方式征求讀者意見,讓讀者來評判,來打分。通過信息反饋,檢驗職業道德水平。二是輿論監督。輿論具有導向作用。要利用宣傳欄、簡報和網絡等形式,大力宣傳忠于職守、無私奉獻、文明服務的典型,抨擊得過且過、斤斤計較、服務態度惡劣等缺乏職業道德的行為。通過輿論力量,對圖書館職業道德進行有力的監督。
4.倡導自我修養,注重實踐磨練。優秀的職業道德品質是在職業實踐中自覺接受各種形式的職業道德教育,自覺進行道德修養的結果。因此,圖書館員不僅要接受“他律”,而且要自覺“自律”,更要自覺對行為動機進行自我檢查,對行為過程進行自我監督,對行為結果進行自我評價,提高執行職業行為規范的自覺性,在實踐中反復磨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斷地修正、規范自己的行為,使之達到更高的道德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