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習者自主”一直是國內外英語教學研究的熱點,其中培養學習者的反思性英語學習能力是這一研究的重要環節。教學實驗旨在表明策略培訓和指導能提高學生的反思性英語學習能力,從而增強其自主學習意識。
關鍵詞: 大學英語 學習者自主 反思性英語學習能力
在知識不斷更新的信息時代,“學習者自主”研究在國內外應用語言學領域逐漸深入,研究者也日益關注如何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培訓研究。因為“學習者自主”是可以通過策略培訓習得并逐漸發展的能力。因此,教學重點是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更培養他們自主駕馭知識的能力。其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該是學習者自主策略培訓的重要環節。
“反思”是學生對自己前一段學習經歷的回顧和思考。反思學習方法是學生自我探尋的學習方法,它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獨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學生不再被僅僅視為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學會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深刻的反思并有所行動的行為主體。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新環境下的學習,挑戰他們原有的學習技能和學習思維,以適應新環境下的學習。這種學習方法運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旨在改變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和學生以單純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認知能力以促進其終身受教育和學習。
“反思性學習”的大部分研究成果來自國外學者。這些研究從不同方面證明了反思對學習的積極作用。國內的相關研究對象大部分為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者,針對高等教育階段學習者的實證研究少之又少。建立在反思行為基礎之上的反思性英語學習是讓學習者超越對英語學習技巧的學習,從關注怎樣學習英語到為什么要這樣學。在反思學習中,學習者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審視新接受的知識和過去的知識,批判地思考自己的學習行為和學習過程,弄清學習行為的前因后果,對自己當前的思維狀態、學習狀態提出質疑,并試圖找到原因,解決問題。本文以聽力訓練為例,探求如何培養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反思性英語學習能力。
自我反思過程中,需要找出學生聽力中的薄弱環節。其產生的原因可能是語言基礎知識不扎實、詞匯量不足、語音能力差、短時記憶能力差,心理焦慮,不能有效運用學習策略,缺乏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等。從發生的時間看,反思可分為訓練前、訓練中和訓練后反思。因此,教師指導應從三方面著手:第一,在訓練前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包括聽力材料的選擇、聽力時間的安排、確定目標和任務等;第二,訓練時要求學生穩定情緒,戒驕戒躁,運用聽力策略,集中精力聽關鍵詞句;第三,訓練后指導學生正確評價訓練情況,總結經驗教訓,調整學習方法。
教學實驗開始時,要求實驗班學生每天以日記形式記錄當天聽力訓練的全過程,以便時時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最初的日記千篇一律,簡單記錄時間、地點、學習材料等信息,無法起到反思學習進程的目的。大部分學生很少就過去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思考,反思自己哪方面有優勢,哪方面還有欠缺,因此在完全自主學習時對于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很迷茫,手足無措。針對日記所反映的問題,老師通過面談或在日記上寫上反饋意見,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后來,學生逐漸有意識地反思其聽力學習情況,掌控自己的學習,依計劃學習(如日記所示)。
反思性學習活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反反復復的簡單思考,而是運用多種策略或方法的深度的、具有批判性的反向思考,是學習者通過洞察、判斷、推理、闡釋等一系列的邏輯手段,從不同的視角和層次探究學習中存在問題,力圖尋求更為合適、更為高效的解決辦法或技巧。反思性英語學習可以幫助學習者學會學習英語,積極影響學習者在其他領域的學習活動,推動學習者終身學習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錦芬.大學外語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2]黎俊.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策略的應用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11,(8):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