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企業調研歸納了企業所需的商務日語準職業人職業素養,通過課題實踐構建了基于校企合作背景的商務日語準職業人“四位一體”的培養體系,旨在提升商務日語準職業人的職業素養,為其今后謀求職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 商務日語 準職業人 職業素養 校企合作
連續幾年的麥肯斯高校畢業生就業調研表明:近年來高職商務日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日益增強,專業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不強,跳槽頻繁,他們苦于找尋不到中意的落腳點;而日企等用人單位卻頻繁流連于各類招聘市場,招不到滿意人選。究其原因是由于找不到具備良好職業素養的人才。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片面注重對技能的訓練,學生隱性職業素質培養相對薄弱,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如何有效實現專業教育與行業教育和崗位教育的有機結合,學生與行業、崗位、社會“零距離”接觸,將學生培養成適合企業需求的準職業人,具備和職業人一樣的職業素養,已成為當前高職商務日語專業教學改革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1.商務日語準職業人的職業素養內涵
職業素養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是人的綜合素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筆者編寫了《高職商務日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問卷調查(企業篇)》,在上海選取了涵蓋生產、銷售、咨詢等具有代表性的7家日企進行調研,主要調研內容為企業對商務日語人才素質的要求、最看重的人才品質、日企人才規格等方面。調研結果顯示:就商務日語專業而言,職業素養主要包括敬業協作的職業道德、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和自主創新的核心能力。從用人單位來說,他們尤為看重的職業素養則主要包括團隊協作精神、敬業精神、專業技術能力、應變能力、對就職單位的忠誠、踏實精神,以及不找借口,勇于擔當的職業操守等方面。
2.商務日語準職業人職業素養的培養體系構建
針對企業的需求,結合商務日語準職業人職業素養的培養目標、培養內容,積極構建“課堂奠定、實訓強化、拓展提升、行為內化”的職業素養教育培養體系。該體系改變傳統的教育培養體系,以校企合作平臺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基礎,以素質拓展為提升,以行為引導內化為目標,為學生創造一系列全方位、多層次的“四位一體”模式,構成商務日語準職業人的培養體系。
2.1以職業崗位的需求組織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構成基礎,應以崗位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為核心確定課程模塊;根據職業崗位能力形成的規律,學練并重組織教學實施。將傳統的課堂創造成職場環境,根據不同的教學模塊分別確定具體內容、目標和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在教學實踐中強化職業意識、提升職業素養。通過采用體驗式、案例式、專題式、討論式、互動式等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可讓學生扮演職業人角色,模擬各種職場真實環境,處理職場問題,將理論與實踐技能教授給學生,使學生盡快適應職業角色,養成職業習慣。
2.2校企合作搭建實訓教學平臺
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實訓教學平臺,開展豐富的實踐培養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校企共同參與,根據企業崗位需求和工作內容來設計實訓的流程,按照企業文化和操作規范,將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教育融入每個技能訓練模塊中,使學生通過實訓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規范意識和協作意識。
2.2.1參考企業員工手冊等編寫準職業人培訓手冊,使學生就職前就能熟悉崗位工作的操作流程,了解企業規章制度,適應企業。我院編寫的培訓手冊主要結合本院校企合作單位的企業文化及員工要求,從學生主要就業崗位(外貿跟單員、前臺接待、行政助理、業務助理等)出發,分為職業意識提升、職業道德培養、職業形象塑造、職業禮儀訓練四部分。每部分都明確了培訓方式、課時安排及培訓講師。其中和企業人事專員、企業老員工合作,在每部分結合企業實例,由校企雙方培訓講師共同參與,在學校和企業現場結合開展培訓。
2.2.2校企文化互動營造準職業人成長的良好氛圍。既可以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課程實踐、頂崗實習,熟悉企業文化,在工作中學會交往、學會競爭與合作,又可以通過專題講座、企業宣講會等多種形式,將企業精英、人事主管,邀請到學校宣傳企業文化,用典型的師兄師姐事跡引導學生形成滿足企業需求的職業素養。另外還可邀請企業人士參與到技能比賽等校內學生活動中,讓學生盡早了解企業要求,熟悉企業行為準則和操作規程。
2.2.3校企共同監管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質量。校企雙方共同制定考核標準,按照所從事的崗位標準,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素養做出全方位評價,尤其重點鑒定學生的思想表現、敬業精神、工作態度、人際溝通、獨立解決事情的能力等。企業為實訓學生指定專門的帶教師傅,學生每周一報,企業每月考核,實習結束后須提交總結,由企業指導師傅與學校指導教師、班主任共同考評。
3.商務日語準職業人職業素養循序漸進式的拓展
商務日語準職業人職業素養的培養應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根據不同年級特點,有針對性地設置開放、靈活、互動的拓展訓練科目。在學生入校之后就應指導學生進行自我剖析,全面客觀地認識其客觀因素,進行自我定位,設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通過工作分析、人力資源管理、職業規劃、勞動關系等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學習提升準職業人理論水平;輔導員在常規管理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職業習慣,同時發揮班集體的團隊精神,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學校也要精心組織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公益活動、社團活動、社會調查、社會服務、勤工儉學等方式,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艱苦奮斗的意識,為今后就業打下良好的職業道德基礎。高校應從“感性基礎”到“理性提升”再到“能力提高”,循序漸進地培養商務日語準職業人的決策與執行力、組織與協調力、適應與應變力等。
4.商務日語準職業人的職業素養日常滲透式行為內化
教育的成功之道是達到不教而教,即通過習慣養成把職業規范內化成自身道德素養,滲透到思想中,轉化為愛崗敬業的實際行動。因此,行為引導內化手段和過程成為培養和提升商務日語準職業人職業素養的一個重要方式。教師必須充分重視日常滲透式教育,在學生學習、生活、實踐等環節中,要創造條件讓學生擔任多種角色,從事各類工作,讓其在活動中學會交往,學會包容,學會競爭和合作;捕捉每個教育契機,通過嚴格管理,有效規范學生行為,強化時間觀念,養成遵規守紀的良好習慣;進行行為內化教育。
5.結語
高職商務日語培養的準職業人是面向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應用性技能型人才。所以商務日語準職業人的培養不能只強調知識、技能,而要將職業素養的培養落到實處。最佳的做法就是學校、學生、企業三方合作,尤其是抓住學生實訓環節,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和提高準職業人的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行為習慣等職業素養,這是商務日語準職業人今后謀求職業、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質。
參考文獻:
?。?]陳和.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江蘇高教,2008,(2).
[2]周建良.職業素養培養在高職專業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教育與職業,2009.
?。?]劉麗娟,朱智.淺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J].現代企業文化,2010,(21).
[4]應曉清.試論就業導向視野下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0,(20).
[5]謝軍,顏晶晶.加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促進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基金項目: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校企合作構建商務日語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