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在對四個年級進行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對得出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整理,以使日語專業課程設置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出更加適應時代要求的復合型日語人才。
關鍵詞: 日語專業 課程設置 結果分析 改進措施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中日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交流的不斷加深,社會對日語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為了滿足社會對日語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紛紛新增日語專業,原本已設有日語專業的高校則擴大招生。全國的高校日語教學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自從2001年起開設日語專業,至今已成功培養了四屆畢業生。但是自從日語專業開設以來,其課程設置一般都是參照的英語專業,并沒有完全立足于日語專業的實際情況。而課程設置又是直接關系到日語的教學水平與學生能力提高的重要環節,因此對本校日語專業課程設置進行研究,掌握目前的實際情況并對課程設置進行相應的改革就顯得非常必要。
一、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是指一定學校選定的各類課程的設立和安排。課程設置主要規定課程類型和課程門類的設立,以及其在各年級的安排順序和學時分配,并簡要規定各類各科課程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課程設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合理的課程結構指各門課程之間的結構合理,包括開設的課程合理,課程開設的先后順序合理,各課程之間銜接有序、能使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與訓練,獲得某一專業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
我校日語課程設置主要是參照英語的課程設置制定的,但是日語系學生一般都是零起點,而英語系學生在初中,高中都學習了七年,所以起點是不一樣的。而且就語言本身來說,日語里有很多漢字,確實對以中文為母語的學習者來說是一大優勢,但是日語語法又明顯區別于英語和中文,這無疑在學習方面又給我們加大了難度。目前我校的日語專業課程設置情況是大一大二側重基礎,以基礎日語為主,輔以聽力、口語、閱讀等提高日語聽說讀寫能力的課程。大三大四則不拘泥于日語語言本身,以高級日語為主,輔以語用學、日本國情、語法學、日本文學文化等課程。
二、研究目的和背景
江西科技學院大學自2001年開辦日語專業以來,其課程設置主要是參考我院英語專業和主觀經驗進行的。目前,國內外形勢變化迅速,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全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這種發展,培養出適合新形勢的世紀新型人才,有必要開展對課程設置的研究工作,重新審視現有的教學計劃,調整課程設置和培養目標,使之更加完善、合理。
三、研究方法
本次的研究主要采取了對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個年級共6個班(其中大一和大二各兩個班)進行調查問卷的形式。主要就開設課程的滿意程度、對于提高日語水平最為有效的課程、哪方面能力提高較慢、希望增開的課程、是否有必要對日語專業學科建設進行分方向等方面征求了學生們的意見。
本次的問卷調查,我們設計了全面科學的調查表,并且調查對象包括在校的全部日語教學班。其中大一、大二、大三三個年級共發放調查問卷197份,回收197份,回收率100%。大四發放調查問卷39份,回收25份,回收率64.1%。主要因為大四畢業班同學忙于實習和找工作,所以回收率略低。經過此次的調查問卷我們掌握了我院的日語專業課程設置實際情況的第一手資料。
四、研究結果
因為本次問卷調查是分年級進行的,所以此次的調查結果以各項問卷內容進行為主,分年級進行了統計。
1.對本學期開設課程的滿意度。四個年級的滿意度均在90%左右。滿意的理由主要是課程安排比較合理,能夠滿足學生們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學生們不滿意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大一學生的主要課程太多太密集、上半學期的日語閱讀超出現有水平等方面;大二主要是基礎日語和聽力課過少及需要開設涉及日本文化文學的課程;大三學生的不滿意理由主要是無日語聽力課、課程開設偏重于考研需要,實用性不強;大四學生主要認為對于畢業班來說課程太密集,自主支配時間太少,應開設商務日語、日語口語等實用性課程。
2.本學期比較滿意的課程及不是很滿意的課程。大一學生對于基礎日語、日語聽力、日語閱讀(下半學期)是比較滿意的,但是對于日語閱讀(上學期)、日語口語(上學期)大多數同學都認為安排得不合理;大二學生認為基礎日語、日語聽力、日語閱讀、日語口語、日語寫作的開設非常有必要;大三學生認為高級日語、日本文學史、日語寫作、日語翻譯等課程安排得較為合理,而語用學、日本電影、科技日語課程開設的教學效果不大;大四學生認為高級日語和日語視聽說等課程對于日語能力提高很有幫助,而證券與投資課教學效果不明顯。
3.通過本學年的學習,哪方面能力提高明顯及哪方面不是很明顯。大一學生普遍認為本學年在讀、寫,以及日語語法、詞匯方面提高明顯,但是聽力、口語的提高不是很顯著。大二和大一學生在這兩方面的情況基本上一樣,只是大二學生認為他們的翻譯與作文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大三和大四學生除了以上情況之外,還認為日語實踐能力有待加強。
4.在本學年希望開設的課程。大一學生希望開設會話課、日本文化課,以及增加日語聽力課。大二希望增設日本文化、翻譯,以及增加日語聽力的課時。大三大四學生希望在翻譯、聽說方面有所加強,增開日語聽力、商務日語等日語實踐課程。
5.日語學科建設是否有必要分方向。對于這個問題,這四個年級的學生回答有必要的均占到了89%以上。
6.對我院課程設置的建議。大一的建議主要對于剛入校的學生來說課程過多,而外教的課太少。尤其是他們都是日語零基礎,所以日語閱讀課就超出了他們的能力。此外還有部分學生希望開設日本文化及禮儀課程。大二學生的建議主要集中在:聽力、口語、基礎日語的課程太少;開設必要的等級考試輔導課;明確日語方向性;開設日本文化、商務日語等課程;鍛煉日語的機會太少。大三主要集中在理論課程過多,實用性課程不夠;專業傾向不明確;開設同聲傳譯、口語、聽力課;缺乏實際使用日語來鍛煉的機會。大四學生要求課程偏向于實用性,開設商務日語、日語口語、信函寫作、商務禮儀等課程。同時他們也提出了開設論文指導課的建議。
五、結果分析和改進措施
通過此次的問卷調查,我們了解到日語專業學生對于本院的課程設置比較滿意,課程設置比較合理,但是同時也發現了課程設置中的某些不足之處,針對這些不足之處,我們要采取具體的改進措施加以解決。
大一學生的日語都是零基礎,在他們沒有任何日語基礎的情況下安排日語閱讀課,不管是對于任課教師來說還是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不合理的,應該把大一上學期的日語閱讀課取消,改為從下學期開始。大一一學年基礎日語課時數是256,相對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360課時少了100多。學習任何一門語言基礎都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可以考慮增加基礎日語課,以保證學生打下更堅實的日語基礎。此外大一還希望開設日本文化課,雖然他們想要了解日本風俗習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們認為大一的首要任務還是要把日語基礎打好,所以在大一階段不會開設這門課程。外教對于學生學習地道的日語,了解日本的風俗習慣有很大幫助,但是前提是他們要有一定的語言基礎才能夠交流,所以大一上學期外教的課不會增開,大一下學期在他們具備了一定的日語基礎之上會適當增開外教的課程。
大二的基礎日語課時數為128,相比大一少了一半,僅為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360課時的三分之一。聽力的課時數相比大一也少了一半。但是大二的教學任務與大一一樣,如果任課教師加快教學進度,學生就可能接受不了而且教學質量也得不到保證,如果不加快進度就會完不成工作量,影響到以后的教學。所以我們要修改日語教學大綱,增加大二的基礎日語和聽力的課時。大二學生提出的開設必要的等級考試輔導課的意見是值得重視的。因為大二下學期面臨著日語專業四級考試,大三就要面臨著國際日語能力1級測試,而且部分大二同學想提前參加國際日語能力1級測試來檢驗自己的水平,但是目前任課教師只能在上課時不影響教學進度的情況下或者在課下對參加等級考試的學生作指導,作用非常有限,所以我們會在大二下學期適當開設日語等級輔導課。
大三的課程設置建議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無聽力課,聽力對于一門外語來說,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聽力不過硬不但會影響到等級考試成績,而且會對日語交流產生影響。在遵循建設合理的課程結構的原則下,我們有必要繼續在大三開設聽力課。其次部分學生認為大三課程理論性強,缺乏實用性。理論性強指的是語用學、語言學、日本詩歌鑒賞、翻譯理論與實踐等幾門理論課程,雖然這些課程對于想繼續深造研究日語的學生來說非常有用,但是對于大部分想以日語為交流工具來找工作的學生來說似乎作用有限,我們會適當調整此部分課程,轉而開設商務日語、日語聽力等提高聽說能力的課程。
大四課程安排方面,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其課時量,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為自己的將來做準備。證券與投資課屬于經濟學,對于日語教師來說如果不是就讀過該專業就很難保證其教學質量,而對于以日語為求職手段的畢業生來說其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我們應該把證券與投資課可以改為商務日語、商務禮儀等更加有實用性的課程。大四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寫論文,論文是學生大學四年辛苦學習的結晶,論文質量會關系到他們以后讀研或是就職。但目前情況是學生們普遍對于論文是什么結構,如何選題,如何查找資料等問題不是很清楚,這勢必會影響到學生們的論文質量。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在大四上學期開設論文指導課,可以讓日語教師分別圍繞自己的研究方向來給學生授課,這樣既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目前的相關學術前沿,又可以提高他們的論文寫作能力。
日語口語、聽力能力提高較慢,缺乏鍛煉日語的機會,這是三個年級共同的問題。在外語逐漸成為一門工具的今天,其聽說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比讀寫能力更為重要,日語口語和聽力課雖然在大一大二大四開設了,但是僅靠上課時間還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鼓勵引導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多聽教材配套錄音、聽NHK聽聞、看日本電視劇和動畫片等,興趣學習兩不誤,不知不覺中聽力就會得到提高。然后就是充分利用學校每周的日語角,鼓勵日語教師和外教與學生互動,同時我們也在積極與周邊的高校聯系,商討定期舉辦校際間的日語角事宜。關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日語外教資源的問題,我們認為在大一上學期因為學生沒有日語基礎,所以不安排外教。在大一上學期之后,我們會把日語口語、語音、會話以及作文等能充分發揮外教語言優勢的課程安排給他們來上,讓學生們在全日語的教學環境下提高自己口語及聽力水平。
此外在硬件設施方面,我們要增建多媒體語音實訓室,拓寬語音室實訓功能,提高實訓效果,并積極籌建全日式的榻榻米教室,可以讓學生在全日式的環境中學習日本文化、日本商務禮儀等課程。關于日語專業的方向性建設,我們正在商討在大三上學期對日語專業學生進行分方向的計劃,初步定為日本文學、語言學及經貿日語三個方向。在對外交流方面,積極推進與國外大學的合作,為學生去日本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目前我院已與日本的穴吹學院簽訂了派遣留學生協議,今年估計會有十五名左右的大二大三學生赴日留學。
六、與本項課程研究相關的若干亟待解決的問題
如上文所述,此次的課程研究盡管有了初步的成果,但我們采取了諸多措施,但是受到主客觀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還有以下的問題需要我們今后不斷努力加以解決。近兩三年我院正在削減各年級課時,所以關于各年級增設課程的建議還需要在與學校有關部門協商的基礎上再做決定。在師資隊伍方面,還需要引進日語博士等高水平的日語教師,以改善日語專業教師梯隊,提高日語專業的整體學術水平,并為日語學科分方向建設及開設同聲傳譯等課程做好準備。日語專業目前還沒有自己編寫的系統教材,所以我們要繼續充分發揮教師團隊優勢,努力編寫適合自己的日語教材,繼續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協作關系,尋找新的日語實習接收單位,為大四學生準備更多的實習機會。除此之外,我們要在現有的專業基礎上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繼續完善公共選修課制度,爭取辦出有特色的日語專業。今后我們要以“聽說領先,讀寫譯跟上”為教學宗旨,突出語言的實用性、技能性,為社會培養出適應時代要求的復合型日語人才。
參考文獻:
[1]汪士忠.社會需求和日語專業課程設置研究[J].蘇南科技開發,2007,(8).
[2]謝為集.關于高校日語專業本科課程設置的探討[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2,(4).
[3]宛金章.日語專業課程設置改革研究[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1).
[4]柴寶華.高校日語專業課程設置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
[5]趙桂琴.關于高校日語專業改革課程設置的思考[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1).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校級科研項目
項目編號:KY2011SY25
項目名稱:日語專業本科課程設置研究
項目類別:校級科研項目
項目負責人:宋波
部門: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外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