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藥物化學是高職高專藥學專業核心課程,其課程設計要滿足理論和實踐教學大綱,使學生具備藥學專門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藥物定性、制備純化、檢驗、調劑及合理用藥等方面實踐技能,同時學好本課程對于全面掌握專業知識有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高職高專院校 藥學專業 藥物化學 核心課程 課程定位與設計
1.課程定位
《藥物化學》是一門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藥物的化學結構、制備原理、理化性質、體內代謝、構效關系、生物活性和發展新藥的科學。其先修課程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后續課程為天然藥物化學、藥劑學和藥物分析,是藥學領域的一門重要學科[1]。
高職高專院校藥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面向醫藥行業生產、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2]—[3]。因此,《藥物化學》課程以必需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核心,為后續藥學專業素質的發展和課程學習提供支撐。課程圍繞藥物的制備和質量檢測的工作過程來組織理論教學,主要內容包括:各類藥物的發展、結構類別、常用藥物的化學結構、化學名、理化性質、臨床應用、藥物結構與藥效的關系和藥物研究開發的途徑和方法等,為科學、合理用藥、藥物調劑、制劑及儲存保管,以及學習后續課程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在藥物化學實驗教學中,模擬實踐情境,對實驗分組、分工形式、質量評價進行改革,著重訓練藥物的合成、分離純化和鑒定技術,突出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
2.課程設計
2.1課程設計理念
課程設計結合我校學生狀況、教學資源等實際,力求達到可操作性、科學性和規范性。漢中職業技術學院藥物化學課程標準以(教高[2006]16號)精神為指導,參考了同類高職院校藥物化學課程設置,根據我校藥學專業教育的實際情況,經多方討論總結形成的。通過理論與實際應用有效結合,準確把握本門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學設計和方法選擇以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與國家規定的高等職業教育就業崗位要求相一致。
2.2課程教學設計
藥物化學教學要求分為三個層次:掌握、理解(熟悉)、了解。在考核試卷中掌握的內容約占總分的60%,理解(熟悉)的內容約占30%,了解的內容約占10%。課堂提問平時作業占期末總成績的15%,在教學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2.2.1結合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好知識的動力。只有有了探究知識的欲望,才能自覺地學習并學好。比如在講嗎啡時,可以先告知學生嗎啡來源于毒品罌粟。學生會產生疑問:怎么毒品可以用來治病?為什么?在使用過程中有無限制?引起學生探求答案的興趣,從而導入新課。
2.2.2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易學易記。
以藥物結構為主線,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逐步學習、理解、掌握識。分析藥物的結構特點(有哪些特征基團),由藥物的結構分析藥物的性質,由藥物的性質分析藥物的穩定性,由藥物的穩定性分析藥物的貯存原則,由藥物的結構分析藥物的構效關系。
通過圖示學生能產生聯想同時能產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如阿司匹林的思維導入圖(見圖1)。對于分析阿司匹林的結構,找出其特征基團:酯鍵和羧基,酯鍵對應的性質是易水解,羧基對應的性質是顯弱酸性,由于易水解產生含有酚羥基的水楊酸而易氧化,與三氯化鐵溶液顯紫色。沒有水解的阿司匹林結構中無酚羥基則沒有這兩個反應,此反應可鑒定阿司匹林是否水解。阿司匹林易水解,穩定性較差,所以需密封、防潮保存,避免水分的侵入;避光,減少光對它的影響。在其結構中具有游離的羧基,對胃腸道有刺激性而產生不良反應,如對羧基進行結構修飾,使其成酯、成鹽或成酰胺,可避免不良反應的產生。這樣環環相扣,使學生增強分析問題能力,加深記憶。
2.2.3注重案例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采用案例啟發,把教學內容化繁為簡,變虛為實,變抽象為具體,以解決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如在講述解熱鎮痛藥章節時給出案例:一個兩歲的小孩被心神錯亂的母親送到急診室,她告訴大夫孩子大約吃了半瓶對乙酰氨基酚片,洗胃后,醫生推薦口服5%的乙酰半光氨酸,問:對乙酰氨基酚的代謝途徑怎樣、產生何種毒性、為何使用乙酰半光氨酸進行急救?此案例必須掌握對乙酰氨基酚的結構、代謝途徑、作用機制等重點知識,才能正確解答問題,因此通過案例的分析討論,可使同學們對各種重點藥物的結構、理化性質、代謝途徑及如何應用等難點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同時能夠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4]。
2.2.4重視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的應用。
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5],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藥劑學涉及操作車間和很多制藥機械,學校不可能具備所有的設備,因此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制備集圖片、文字、聲音為一體的課件,全方位展示制藥企業的車間設計、設備結構及工作原理,使不易口頭表述清楚生產過程能夠通過課件演示變得一目了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結語
總之,藥物化學作為高職高專藥學專業核心課程,應以(教高[2006]16號)精神為指導,課程設計結合學生情況、教學資源等實際,力求達到可操作性、科學性和規范性,滿足理論和實踐教學大綱,使學生具備藥學專門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培養面向醫藥行業生產、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徐進宜.淺談藥物化學課程的教學[J].藥學教育,1998,(4).
[2]徐進宜,尤啟冬,姚其正.藥物化學課程群的改革與建設[J].藥學教育,2005,(02).
[3]李敏艷,毋楠.淺談高職藥學類畢業生就業指導的方法[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2,(02).
[4]雷英杰,歐陽杰,劉福德,史小鳳.藥物化學課程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藥學教育,2009,(05).
[5]桂玉梅.高職藥物化學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整合[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