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材料題是歷史考試中富有生命力的題型,要求學生分析所給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歷史學科考試的重大改革是用“新材料、新情景、新問題”考查學生的歷史分析和概括能力,要答好材料解析題,不僅要有良好的歷史基礎知識和古漢語功底、較廣的知識面,還要具有較強的材料駕馭能力及科學解題技巧。作者就如何幫助學生提高歷史材料題的解題能力談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 材料解析題 解題能力 提高方法
在高中歷史試題中材料解析題是必考的基本題型,它的特點是所引用的材料大多是原始史料,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將課本知識和課外知識有機結合,從形式來看十分廣泛,有純文字材料,也有歷史圖表與數據混合的材料,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然而,學生在歷史材料解析題中的得分率并不高。究其原因,除了學生沒有具備良好的歷史基礎知識和廣闊的知識面外,更重要的是沒有較好地掌握解題技巧,由于方法不當,有些學生對此感到不知所措,無從下手。所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對歷史材料解析題的解題能力,是當前歷史教學中的一項不可忽視的艱巨任務。
那么,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對材料解析題的解題能力呢?我認為首先要具備三種基本能力:一是“閱讀理解材料”;二是“對材料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三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論證”,并以此為依據,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仔細閱讀,明確主題。
閱讀并理解材料是解答好材料解析題的第一步。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材料題,要想完整準確地把握題意,首先就要對所給的材料進行仔細的閱讀。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一)先讀設問,后讀材料。這樣做有利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針對性強,有助于理清思路,進行正確判斷,從而提高解題效率,而不應該一看到材料題,就閱讀所給材料。
(二)在閱讀材料時應關注兩頭,尋找信息。所給材料的首尾兩頭,一般都是對材料的簡單介紹,如材料的出處、時間、作者等內容,這些說明性文字,往往給人以某種引導或暗示,有可能隱藏著解題所需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所以,在閱讀中必須注意材料首尾兩頭的內容,以尋找可利用的有關信息。
(三)讀懂讀透材料。只有讀懂了所給的材料內容,才能根據材料進行正確的判斷和解答。對材料進行閱讀時,一般情況下應讀三遍:第一遍是粗讀,主要目的是了解材料所敘述的基本內容,如時間、人物、事件等。第二遍是細讀,主要是正確理解材料的觀點對材料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第三遍是有重點的讀,就是帶著問題有重點地讀,理解材料與設問之間的關系、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關系。挖掘有效信息,擱置無效信息,并確定材料與教材及相關知識的聯系。
二、正確分析,提取信息。
閱讀材料的過程,其實也是正確分析材料的過程。通過對材料的正確分析,從材料和有關知識中尋找有效信息,確定材料的核心思想,是解答材料解析題的關鍵。要對材料進行正確的分析,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分析材料時,要注意找關鍵詞語,不論所給的材料文字有多少,其核心往往就在幾個關鍵詞語上,它們是信息的集中體現。因此,找出材料中的關鍵詞語,有利于盡快地確定材料的核心思想。
(二)結合材料和課本知識尋找聯系點。所給材料不管難度多大,都與課本有著一定程度的聯系,而且大多數所設的問題,都要求“結合材料”進行回答或“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回答,這就隱含了它們有一定聯系。所以,確定了材料和課本知識的聯系點,也就能對材料進行正確的判斷。
(三)精讀設問,體會命題意圖,注意限定范圍,把握解題方向。從材料內容與設問角度尋找相關點。所給材料的目的是要解決所提出的問題,因此要充分發揮材料在解題過程中的價值和作用。在閱讀材料時要處處想著設問,把設問放到材料中互相對照,從材料中找出回答設問的有效信息。
三、歸納整理,準確表述。
對材料進行仔細閱讀、正確分析的目的是解決所提出問題,因此準確、恰當地進行解答是材料解析題的最終落腳點。在歸納整理有效信息,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文字表達時,應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一)注意解答好第一問。一道材料解析題一般都有多個設問,各設問間往往是環環相扣,緊密聯系的。所以,第一問的定位作答非常重要,作答是否準確、完整將會直接影響下一問的判斷與作答。
(二)注意對設問的審閱。在設問中,往往會有一些引導性、限制性的詞語,如“依據材料概括……”、“比較材料……”、“如何評價材料的觀點”,等等。這些不僅限制了作答的范圍,而且體現了設問內容的標志含義和考查的能力要求。所以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作答的針對性和準確性。
(三)作答要層次分明,體現整體性。一些分值較多的設問,往往要求從幾個方面進行回答。因此整理答案時要分層作答,條理要清晰,不能只詳細回答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否則將影響其整體性。
四、要注意語言的規范性。
這里的規范,一是指要做到史論結合、論從史出,運用正確的史學觀點進行解答;二是指用詞盡量準確,言簡意賅,不能濫用文學性的修飾語。
要提高材料解析題作答的準確性,不僅要有良好的歷史基礎知識及漢語功底和較廣的知識面,還要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與技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對所掌握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科綜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