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瑰寶,它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閃爍著燦爛的光彩。要繼承并發揚光大這門古老的藝術,就必須培養大批的接班人。尤其要重視中學書法(寫字)教育,提高整個中學生的書寫水平。希望以此促進中學的書法教育,提高中學生的基本素質;另一方面,重視書法,提倡書法,能使中國傳統的書法藝術得以傳承和發展。
目前,中學寫字教學很不景氣,有些地方幾乎是空白。加上計算機的普及和學生對計算機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中學生對于書法這門國粹的認識非常膚淺。中學生寫字普遍不明規矩,信手涂改,字跡潦草,猶如鬼畫符的現象比比皆是。連清楚、端正、平穩這些基本要求都做不到,還談得上剛勁有力、法度嚴謹、筆意豐富這些書法藝術嗎?因此,中學書法教育非常重要,已刻不容緩。
由于當前中學生普遍存在課程設置多、課業負擔重的現象,學生很難抽出時間來學習和練習寫字。如何盡快地提高中學生的書寫水平,便是擺在我們專業美術教師面前的一個新課題。從古代四大楷書名字(歐、顏、柳、趙)入手,引導初學者學習書法,向來是天經地義的老規矩、老傳統,似乎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實踐的結果是:用此法引導學書者,特別是中學生學習寫字,三年五載,一事無成。那么到底有沒有一種盡快引導中學生寫字入門的捷徑呢?從我自身的實踐回答是:有。
我一直擔任中學美術課教學工作,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通過多次的摸索、實驗,深切體會到運用以下幾種方法可以使中學生的書寫水平得到很快的提高。
一 鋼筆、毛筆同時練習
學生階段的日常書寫工具主要是硬筆(鉛筆、圓珠筆、鋼筆),如果以毛筆為主、鋼筆為輔去訓練學生寫字,我覺得本末倒置。因為毛筆作為實用書寫工具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對中學生最基本的要求應是寫好鋼筆字,中學生的課業已不容許他們以較慢的正楷書寫如作文等作業。有人認為,如果鋼筆字不以毛筆字為基礎,就永遠寫不好鋼筆字。這話不全對,但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以毛筆字來提高書寫基本功與藝術素質也是不可偏廢的。也有人認為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肯定能寫好鋼筆字,但能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卻不能寫出好的毛筆字來。此話也有道理,但我認為如果將毛筆和鋼筆書寫同時結合起來進行學習,更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鋼筆書寫更容易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有利于毛筆書寫時體會寫字的方法和要領。
二 楷書、行書同時貫穿練習
學書先學楷書,后習行書,猶如孩童學步,先走后跑是一般規律。中學生學習寫字,當然要以楷書為基礎。但由于楷書法度森嚴,特別是歐、顏、柳、趙四大名家的楷書,是他們窮盡幾十年的工夫所達到的藝術高峰。讓經常拿鋼筆的中學生學這樣的毛筆楷書束縛性大,不要說寫出名家字體的韻味,就連臨摹到字體結構差不多都很難辦到,短短幾年時間很難見到成效。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對學習書法興味索然。與其讓學生對學習書法產生厭煩情緒,不如換個方法。即讓中學生在練習正楷的同時,也兼練具有行書筆意的楷書和行書,如趙孟頫、王羲之的楷書,王寵的小楷,靈飛經等。這樣,臨寫與實用性越來越近,在較短的時間里,由于學習興趣的提高,對書法的認識加深,學生的字體會大為改觀,隨之產生的效果會更好。
三 博采眾家,風格多樣
學書法以一家為主、博涉各家是老傳統。不過,個人可以對幾種書體有各自的不同愛好,不要求他們千篇一律。中學生以一家為主更符合時間緊、學習任務重,宜從一而精的實際,且更宜奏效。但不能急于求成,使學生產生追逐名利的思想。我們培養的不是書法家,而是具有高素質的人才。選定一種名家碑帖,持之以恒地臨寫,達到爛熟與心的程度,然后觸類旁通,博采各家之長,形成自己穩定的書寫風格。
四 講練結合,重在練習
在寫字教學中,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強化學生訓練,引導他們多練巧練。教師要講解,但要有針對性,而且以邊講邊示范式的教法為最佳。學生在寫字練習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及時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并加以鞏固,使學生對自己出現的各種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加速提高書寫水平。另外,教師要隨時激發學生的興趣點,對學生取得的成績及時予以肯定,使書法教學對學生具有長期的吸引力。對學習書法具有天賦的學生,要積極引導他們向更高層次發展。
總之,在書法教育中,不能只停留在技法上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良好的自信心和堅忍不拔的精神,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進取,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素質。只有這樣,書法教學才會卓有成效。以上就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積累的一些經驗,我覺得符合教學實際和時代特點,利多弊少,可謂捷徑。一孔之見,敬請行家指教為盼。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