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是數學新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要求,也是每位數學老師所面對的一個難題。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體會到,凡是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的學生,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求知欲強烈,學數學的本領會得到較快發展,知識獲取較快,很有耐心,思維靈活,悟性相對較高。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只能來源于自身的學習活動。我們只有順應學生的心理特征,循序漸進,激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通過筆者近幾年的教學探討,主要是從下面幾個方面努力去做的。
一 保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教學中,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從而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我認為給學生關愛,就是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學生的意見,鼓勵他們獨立思考,持贊賞的態度正確地評價學生,以表揚、鼓勵、引導為主。多給學生關愛、鼓勵、引導,還有什么困難能讓學生望而卻步呢?把關愛送給學生,把信心留給學生,這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感情基礎。
我在教學“商不變的性質”時,引導學生從上到下觀察12÷4=3,120÷40=3,1200÷400=3這組算式的被除數、除數各是怎樣變化的?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經過學生交流后,我發現班里學習成績較差、課上從不舉手發言的小賈把手舉了起來。我高興地讓她回答,但她卻站著支吾了半天也沒說出一個字。這時,其他同學坐不住了:一些調皮的孩子開始譏笑她,學習好的孩子也不耐煩的埋怨她耽誤時間。再看小賈,臉漲得通紅,低著頭不時偷看老師和同學。從她膽怯的目光中我感覺到連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想退卻了。可我走過去,撫摸她的頭,親切地說:“沒關系,你在課堂上舉手,老師特別高興,這證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學習了,第一次當著老師和大家發言,難免緊張,深呼吸一字一字地把你觀察到的和想到的說出來,即便是錯的,老師也要表揚你的勇敢!”當時她激動得熱淚盈眶,用顫抖的聲音結結巴巴的講出了自己的觀點,并且是對的!教室里立刻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我也不禁心潮澎湃。我們多給學生關愛、鼓勵,還有什么困難能讓學生望而卻步呢?把關愛送給學生,把信心還給學生,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感情基礎。
二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的前提,是激活學生的情感,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優化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應注重自己對學生的潛移默化和激勵的作用,對數學教學堅持科學、嚴謹、認真的態度,并傾注極大的熱情。其次,對學生給予愛。在教學中,教師應熱愛、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勞動,多征求學生的意見,盡量滿足學生學習上的需求,使他們覺得自己是被重視、被關心的,從而縮短師生間心理上的距離。
在教學中,我靈活運用各種手段,如形體語言、課件、錄音錄像、簡筆畫、故事表演等,再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涉境體味,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商不變的性質”“面積和面積單位”等課時,我借助教學課件,分別以生動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戲導入新課,孩子們在娛樂的同時復習了舊知識,產生了新問題,接下來便主動地投入到探究學習中,教師和學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學習效率很高。
三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宗旨,在具體顯示過程中,先有教師啟發引導,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示,幫助學生知識框架逐步攀升。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的主體位置,但是又離不開教師事先所做的,精心的教學設計在協作學習過程中有畫龍點睛的引導作用;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很少說話,但是對學生的建構意義的幫助卻很大,充分地體現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結合。在教學中多留時間讓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好數學既要有好奇心,又要有好勝心。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師不應用“唯我獨尊”的威嚴壓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而應創造一個能讓學生百家爭鳴,各抒己見的寬松學習環境,在爭論中,尋找自我價值的體現,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內驅動力,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精神。
在教學中,我注意抓住契機,適時點燃爭論的“導火索”,盡量給學生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做好引導者的角色。如教學除數是兩位數除法時,簡算“1200÷500”一題,我讓學生先在練習本上試著做一做。由于剛學完商不變的性質,在計算方法上不存在問題,所以學生們興趣十足、信心百倍地做了起來。之后我組織同學交流結果:“商2余2”、“不對!應該商2余200”班里一陣騷亂,而且同意第一種答案的學生居多。這時,我讓學生開展討論,雙方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可以向對方提問。于是,雙方同學馬上就展開了唇槍舌劍,一開始學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漸漸的,同意第一種答案的同學就意識到自己錯了,并且對那些反駁他們的同學表示心悅誠服。在這個過程中,完全是學生們自己在討論、交流。事實證明,學習效果良好。因為,他們是在主動學習,有自我價值的體現在等著他們。所以,鼓勵爭辯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心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應體現出崇高的師德,發揮育人的功能;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培養學生多種思考問題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幫助學生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為其終生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實現教師教育和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