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在江蘇已推行近七個年頭,在這七個年頭里,廣大一線教師從教學實際的出發,對新程改革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新課程究竟怎么走,一時還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與思想的改革肯定是要繼續向前推進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廣大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改變教與學的模式,讓學生由痛苦學習轉為愉快學習,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而這就要求我們廣大老師在課堂上要多方著手,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生活情境;認知情感;課堂氛圍
2005年,在江蘇省全面實行新課程,課改后的新教材,在形式上圖形并茂,可以說有聲有色,更有味,在內容上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更加注重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感受,貼近學生的實際,不再是以往的枯燥無味、難以理解,取而代之的是趣味橫生,簡明易懂。在要求上,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新的教材對我們的教法也提出了挑戰,要求老師轉變教學觀念,轉變以往那種滿堂灌、照搬照抄、不求實際、單調劃一的教法,而代以靈活多變、啟迪學生創新思維的教法,而這一切需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下面我就從一個政治老師的角度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在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并在情感交流中引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如在講高二政治的《文化生活》模塊時,其中在第一課第一框就涉及到一個重要但卻很乏味的概念“文化”,老師在向學生講授“文化”概念時如何才能把這種抽象、無味、難懂的概念讓學生在愉悅中去弄懂它、接受它呢?我們可以先讓學生看一下書本解釋,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往往無趣的不理解的把“文化”概念看一下,在學生看完后,最多只是照本宣科式的知道了這就叫“文化”,不理解,更沒興趣,這時我們老師就要發揮教學技巧了,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好這個概念,我們不妨在此時創設一種情境,問:“同學嗎?過過年嗎?”學生肯定說當然過過的了,此時我想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這熟悉而又莫名奇妙的問題吸引住,這時,老師就可以接著往下問了:“那么你們都知道中國人在過年時都干什么嗎?”學生就會搶著答“放鞭炮,貼對聯,年三十晚領壓歲錢,侯歲”等等,此時老師就可以說一句,“這就叫中國的一個傳統文化——春節”,此時學生結合書本上關于“文化”概念的解釋,就能直觀的感覺到“文化”這一概念內涵了。為了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更加的深刻的理解“文化”概念,老師可以再繼續創設情境,加以引導。師問:“同學們可以再想象,當你的腳步踏進校園時,你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學生答“穿著整齊潔凈的校服的學生在操場上來回的追逐,教室里坐著整整齊齊的學生在認真的聽課,還有早晨的朗朗讀書聲。”師問:“這是不是我們常講的校園文化。”生答:“是。”此時再把書本上關于文化的概念給學生簡單解釋一下。我想這樣學生就能在樂意愉快中接受了“文化”這一概念。讓學生在一種知識的情境中接受了知識,有趣,又易懂。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思想品德課重在激情、明理,知行。教學中要擴展學生的參與范圍,不僅要強調課內參與,還要適當的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學生常常因為興趣、愛好而進行一些能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他們的自我意識強,受到的自我教育也深刻。為了使這種活動更具操作性,一般可以就在教室里,課堂上進行。比如在教《文化生活》模塊“文化的力量” 時不必急著先讓學生看書本上的解釋,可以首先用多媒體放一首《黃河大合唱》或者《團結就是力量》這些讓人精神激昂振奮的歌讓學生聽聽,聽完后,師問:“感覺如何?”學生肯定是興奮不已,師再問:“感覺到文化的力量了?”然后再放一首,《催眠曲》,在學生的精神由興奮不已到睡意濃濃時,就可以停止音樂了,此時學生就能感覺到文化的一種無形的的力量了。然后結合書本展開教學。另外,為了澄清對某個問題的認識,我們還可以設立問題,在學生之間,在師生之間展開辯論,有趣的辯論方式我認為是讓學生反駁老師,或著老師有意反駁學生的觀點,在辯論中引導學生慢慢的明白事理。從而加深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的 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辯能力。
三、充分運用教學模具,促進學生在直觀感受中明事理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接觸和參與中產生的。情境中的各種事務與因素對學生的認知情感的產生往往具有綜合作用。為了培養和強化某種認知情感,可以有意識地創設相應的情境,營造良好的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千方百計地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情感。在課堂上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來充當我們的教具,一方面能極大提高學生學習與探究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通過事物和某種情境理解問題。
四、靈活應用現代化教學工具,給學生展現最新,最快,最熱的社會信息
如果歷史課是讓學生了解過去的生活與社會,那么我們政治課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了解現在的身邊的生活與當今社會,鑒于政治課的這種特點,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用多媒體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關于當今社會上各種熱門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活現象的影視、圖片、文字資料,通過這些生動直觀的資料提高學生的認知感,深化對書本知識的認識,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統一。
(作者單位:江蘇省洪澤外國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