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中專生普遍覺得數學很難學,因此作者做了一次問卷調查,本文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信念、態度、情緒的三種情感因素。
【關鍵詞】調查;信念;態度;情緒
一、研究背景
由于高中的普遍擴招,中專學校的生源受到了極大沖擊,生源素質逐年下降。在學生的中招數學成績的統計中,數學成績優異的僅占2%,不及格的占55%,71.43%的學生認為從初中開始,數學“變得”很難學。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專生的數學學習情況,筆者特做了一次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某中專學校及職高學生中隨機抽取4個班學生。
調查結果: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200份,回收率100%。
調查內容:
1.你喜歡數學嗎?
A.喜歡 B.比較喜歡 C.一般
D.不太喜歡 E.很不喜歡
2.你在數學學習過程中
A.快樂的體驗多 B.痛苦的體驗多
C.沒有快樂的體驗D.沒有痛苦的體驗
3.你認為現在學習數學對自己將來的工作、學習、生活有用嗎?
A.對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作用不大
B.可以培養自己的思維,鍛煉意志,對今后的學習、工作有很大影響
C.不會有任何作用
4.你對新的數學知識
A.很渴望 B.有點渴望
C.怕學不會,有畏懼感 D.無所謂
5.在數學學習中,你想與他人討論交流嗎?
A.想交流但不敢 B.愿意 C.不愿意
6.上課教師提問時你會
A.主動舉手回答B.偶爾舉手回答
C.只要不點到自己,從來不回答
7.做數學作業遇到困難時,你通常
A.找老師指導 B.找同學幫助
C.自己努力 D.放棄,抄作業
8.當你的數學成績不理想時,你通常認為的原因是
A.數學能力不行 B.老師沒教好
C.自己不努力 D.運氣不好
二、由調查結果看數學學習情感
根據問卷調查,我將中專生對數學的情感分為積極和消極兩種。
在對這些題的統計中有12.17%的學生“喜歡”數學,31.75%的學生“不太喜歡”數學,14.29%的“很不喜歡”,35.98%的是“一般”;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快樂體驗多”的占19.58%,“痛苦體驗多”的占35.45%,“沒有快樂體驗”的占33.33%;對新的數學知識“很渴望”的占9.52%,“怕學不會,有畏懼感”的占48.15%,“無所謂”的占26.98%;在回答“現在學習數學對自己將來的工作、學習、生活有用嗎”,69.84%的人認為用處不大,2.12%認為不會有任何作用,26.98%認為有很大影響。
這說明很多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不愿意學數學,數學觀不正確。
在回答“數學學習中,你想與他人討論交流嗎”時,56.61%選擇“想交流但不敢”,24.87%“不愿意”,19.05%“愿意”;問卷中的第6題“上課教師提問時你會”, “主動舉手回答”僅占6.80%,“偶爾舉手回答”占42.23%,“只要不點到自己,從來不回答”占50.97%;問卷第8題“當你的數學成績不理想時,你通常認為的原因是”40.37%認為是“數學能力不行”,5.50%認為“老師沒教好”,61.47%認為“自己不努力”,3.64%認為“運氣不好”。
這說明很多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缺乏自信,長期處于困惑、苦悶或失望自卑之中。
把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歸于“數學能力”、“自己不努力”,則表明學生并不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缺少學習的韌性和堅持,信心不足,直接影響學習效果。
三、思考與建議
1.重視學生數學學習中的情感因素,激發學習動機
(1)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幫助學生對數學形成比較全面、客觀地認識,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3)通過“發現學習”,發展學習情感。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去發現某類問題規律、某個性質、某個公式,也可提出猜想,將思維引向深入,從中感到樂趣。
(4)發展數學美感,感受學習樂趣。通過展現數學之美,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并逐步感受美、欣賞美,鑒別美、創造美,從而激發并保持學習數學的情感。
(5)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建立一種親切的、平等的、朋友般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態度的端正。
2.指導學生“學會數學學習”
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重視學習活動的五個環節(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總結),全面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
3.對于課堂設計與課堂教學,應該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選準教學起點,縮短認知距離。選擇合適起點,使學生樹立“有信心,能學好”的主觀意識,實現學好數學的心愿。
(2)內容要精。內容精,才能控制課堂容量,才能確保絕大部分同學頭腦清醒,不受教師的“狂轟猛炸”。
(3)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關注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4)教學上要“小步走”。即把比較難的問題,切割成一系列適合學生學習的小問題,便于大多數學生接受。
(5)坡度要緩。教師要根據學生能力的“最近發展區”,做好每堂課的設計,讓知識逐漸呈螺旋上升趨勢(結構)。
四、結束語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為了了解中專生的數學學習現狀,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本文據“抽樣統計”所做的分析與思考,只是一管之見,還需進一步深入細致的挖掘整理。
【參考文獻】
[1]任勇.任勇與中學數學學習指導[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3.80-212
[2]張奠宙,李士锜,李俊編著.數學教育學導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3-118
[3]李士锜著.PME:數學教育心理.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07-231
[4]孔企平,張維忠,黃榮金編著.數學新課程與數學學習.劉兼,黃翔主編.數學新課程研究系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2-127
[5]J.布羅菲著,陸怡如譯.激發學習動機.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71-185
[6]陸書環,傅海倫編著.數學教學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32-166
[7]奚定華.主編.數學教學設計.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45-146
[8]李士锜,李俊主編.數學教育個案學習.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63-76
[9]陳紅霞.初中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情感特征及其教育對策(J/OL).教育期刊網
(作者單位:河南省洛陽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