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模式了,特別是化學教學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改革,這使得對教學方式的探究成為化學研究者和教育者目前最重要的課題。本文圍繞如何讓學生“愛”上化學進行了一番描述,并提出了一些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愛;實驗手段;現代教學設備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性質、組成、結果和變化規定的學樣,它建立在原子和分子的層面上,也是人類用來認識和改變物質世界的一個重要方法與手段,同時也是現代化科技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怎么才能引導學生進入化學的殿堂?怎樣讓學生可以長期保持這種強烈學習的欲望?怎樣讓學生以最快的時間最高的效率掌握初中化學知識?這些問題的關鍵又在哪里呢?無可厚非,這些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如何讓學生們“愛”上化學。
一、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愛”上化學
教學情景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有價值的教學情景不僅可以激發和促進學生的情感活動,還可以讓學生的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得到更好的激發,這樣也能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并有效地讓學生“愛”上化學。
老師們可以根據課程的目標,把教材的內容充分的挖掘出來之后,再讓學生自己參與到活動和實踐當中,再加入學生們內在的體驗和感知,讓他們提出和教材有關的一些問題制作成有生動圖像、清晰文字和優美聲音集成的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喜聞樂見的現象和學生感悟深刻的生活化問題,在屏幕上實現微觀放大、宏觀縮小、動靜結合、動漫夸張的顯示。
再比如說,我們在學習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的時候,老師可以用煤火爐燒開水做實驗然后提出以下的問題:在用煤火爐燒開水的時候,當水燒開以后通常會溢出來,這樣就會灑在燃燒的煤火上,如此一來,火不但不會滅,反而會躥得更高。這是為什么?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交流探討,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思考中提高認識,更好的掌握知識,能夠很快的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化學現象,從而讓學生的主體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充分利用實驗手段,讓學生“愛”上化學
化學學科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運用實驗教學方法,它對思想獨特,求知欲旺盛的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化學實驗中的現象常使學生感到神奇、新鮮、快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
例如在學習CO2與NaOH溶液反應性質實驗時,可在充滿CO2的燒瓶中注入濃NaOH溶液20mL左右,然后馬上把帶有鮮艷顏色還沒有吹過氣的氣球單孔瓶塞插進燒瓶中,再不斷振蕩燒杯。這個時候就能看到氣球被吹大。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不光可以運用趣味的演示實驗,還可以讓學生們親自感受這種小實驗,讓他們邊做邊觀察,再進行研究討論,如此一來就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技能,增強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愛”上化學
化學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化學教學獨特的形式和組成部分,還能使學生擴大知識面、經受實踐鍛煉和發展智能, 有效地讓學生“愛”上化學。
化學課外活動的開展可有如下的內容和形式:
1.化學講座。舉辦化學講座,能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習內容。既可由學生作讀書報告,交流心得,也可以請科技人員、教師作專題講座,介紹化學界新成就、新發展和新動態。
2.開展小研究、小發明、小制作等活動。在學生掌握一定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此類科技活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促進智力開發,能力提高。
3.搞好化學小報、黑板報、廣播宣傳工作。化學小報、黑板報、廣播宣傳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的另一個重要窗口,為開啟思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4.化學知識咨詢。為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其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化學的初步能力,可舉辦多種形式的咨詢活動,由化學教師及相關學科教師、校外科技人員一起回答學生提問。可當場給予圓滿解答,也可指出參考書讓學生自己閱讀解決,或在校廣播節目中給予答復。
5.化學競賽。可以組織化學知識、化學計算和基本實驗操作等競賽,實行筆試和實驗操作相結合,分多層次進行,充分調動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
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可讓學生多做多想、手腦并用,有利于學生鞏固化學基意識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培養他們的化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受益終生,長久地“愛”上化學。
四、運用現代教學設備,通過動態教學讓學生“愛”上化學
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顯著特點應該屬于人機交互及立即反饋,多媒體計算機進一步把電視機所具備的視聽合一這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起來,產生一種新的圖文并茂的,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并且還可以馬上反饋信息。交互性是多媒體計算機所獨有的,它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乃至教學思想的一個重要因素。
例如在講原子結構時,可以將原子的結構圖制作成動畫(flash)形式來展示,為何原子不顯電性?當得、失電子時,又為何變成帶電的微粒?帶何種電荷?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如何?這些本來微觀世界的知識在我們借助于多媒體的技術下使它們成為“宏觀世界”,從而讓學生更進一步“愛”上化學。
總之,讓學生“愛”上化學旨在營造一個和諧、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的興趣和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把學生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轉變為主動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嘗試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能進一步提高,并且努力的將興趣轉化為樂趣和志趣,這是永葆學生求知欲和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
【參考文獻】
[1]林建成.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5
[2]汪中海.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模式初探.中學化學[M].2007,(6)
[3]鄭娜創新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化學教學[M].2007,(4)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上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