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任何一門課程,只要學生有興趣,教師教授起來就不費力。一旦學生對課程失去興趣,教學工作就會荊棘叢生、困難重重。音樂教學則由于學科本身的特征而顯得尤為突出。興趣培養是小學音樂教育的核心工作。只有培養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強大興趣,才能達到音樂課程設置的初衷。而興趣的培養,首在學生情緒的把控。只有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下,才能達到教學目標。
關鍵詞:愉快教學;興趣;音樂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能出自一位科學家之口實在難得,但是也確實展現出了教育中的核心點,即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課程是一段時間內的任務,而學習興趣卻是學生一生的財富。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習成績靠前的學生大多對學習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這為他們平日的刻苦努力帶來了無窮的動力,如果能給所有的孩子都帶來學習興趣所引發的學習正能量,那么,你便是一位成功的教師。
當然,要給學生帶來學習興趣并不那么容易,也不是你認識到了興趣的重要性就能立馬做到的。這需要教學經驗的一定積累才能達到。本文今天旨在通過筆者的一些已有經驗的介紹,給更多想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所突破的教師朋友帶來一點點啟示。在心理學上,愉快是人的一種積極的情緒表現,在這種情緒之下,人的大腦神經往往處于較為興奮的狀態。而這種興奮可以給人的記憶力等各方面帶來沖擊。將這一理論運用到教學上,便產生了愉快教學的方法。
一、什么是愉快教學
所謂的愉快教學并不深奧,它主要是說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創設輕松愉悅的氛圍,給學生帶來積極的情緒刺激,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愉快教學其實是一種教學理念而不是具體可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理念需要教師在充分掌握教學規律的基礎之上,通過更為深入的教育心理學研究才能了解。要將原本的“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理念逐漸轉化為“讓學生愛上學習”的長期教育觀念。學習是貫穿一個人一生的事情,不是某一時期、某一目標下催生出來的短暫行為。作為教師,必須對這一點有清醒的認識,才能引導學生產生正確的學習觀念和生活理念。
愉快教學理念的形成和發展還沒有全面普及,但是它代表著教育發展的方向。作為教師必須著眼于長遠的發展,為學生開拓出一片廣闊的興趣學習新天地。愉快教學在音樂課堂的要求主要體現在,教師必須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到旋律美所帶來的愉悅感。音樂的旋律是十分迷人的,也是十分美好的,作為教師必須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好并產生較為強烈的愉悅感。
二、愉快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愉快教學的特點是十分明顯的,首先,愉快教學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理論素質和較強和課堂控制能力。其次,愉快教學需要一個具體的方式和載體。即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帶來以課堂知識為載體的愉快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了解自己所教授課程的特點和學生所關注的重點。
對于音樂課堂來說,愉快教學就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需要讓學生感受到樂律的美好所引發的積極情緒,在課堂中間的時候,不妨組織學生進行游戲互動。教師也可以經常組織一些小型的歌唱比賽,班上幾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對于獲勝組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獎勵,口頭獎勵或者小禮物獎勵均可。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再也不會覺得課堂無聊了。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審美水平。在培養學生音樂興趣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樂觀向上的心態對生活的巨大影響。小組比賽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良好的輸贏心態。讓學生的人格健康伴隨著音樂課堂一起成長起來。
三、愉快教學與提高教學質量
一直以來,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一直是困擾著教師的一大難題。對于教學質量的不懈追求相信是廣大教師的心愿,但是相信很多教師也同時被這個問題所困擾著。其實,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讓學生熱愛學習,只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工作才能順利開展下去。而要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認知程度,就必須從學生的情緒和興趣點出發。要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學生才能真正不為學習所累,才能真正愛上學習。如此一來,教師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愉快教學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所在。只有將學生想要的課堂塑造出來,教師才能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也才能真正達到高質量的教學。
本文就愉快教學的概念、應用進行探討,即愉快教學需要教師從自身層面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素質,從而進一步通過課堂的各種交流和溝通達到愉快教學的狀態,最終完成教學質量的提高。希望能夠通過對愉快教學理念的介紹和探究,為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帶來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
[1]趙云梅.淺談如何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
[2]梁丹.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小學教學參考,2009.
[3]劉輝.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國校外教育,2011(3).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西夏墅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