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做父母的都知道,我們自己也有感受,當孩子被夸獎時,他們表現得“人來瘋”;尤其在人多的時候,越賞識、夸獎,孩子就表現得越優秀,他們潛能越能被開發,他們的創造力也就越強。所以,作為老師就更應該學會賞識和夸獎自己的學生,讓他們也成為“人來瘋”。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一句由衷的贊譽,可能使他們終生受益……所以,我們要學會欣賞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拔高評價語,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們的潛能。
小孩子一般不大關心自己以往是怎么做的,對教師的定性評價的關心卻尤為強烈,他們喜歡把老師的評價看做是自己行動的動力。我班有個孩子李銀(化名),經常不做作業,她的媽媽說,孩子小時候,爺爺奶奶就很寵孩子。孩子做作業時喊一聲累,爺爺奶奶就不讓做了,于是,養成了不喜歡做作業的習慣。后來,老師和家長做了很多努力,也沒有幫助她改掉這一“毛病”。于是,我決定就從這個問題入手,爭取用一個學期的時間,幫助這個孩子解決經常不做作業的問題。有一天,我在全班公開宣布:如果李銀同學能夠連續三天按時完成作業,我就打電話向他的爸媽“報喜”。全班同學都笑了,李銀同學也睜大眼睛看著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從那之后的連續幾天,李銀同學果然認真完成了作業,我暗自高興,私底下鼓勵她一定要堅持一個星期,讓全班同學看一看,讓爸媽瞧一瞧。李銀同學也很興奮、愉快地保證一定做到。一個星期過去了,李銀同學“神奇”地做到了,一個星期都能夠按時完成了作業。于是,我履行諾言,給她的爸媽打電話“報喜”,并要求她的爸媽一定要表揚李銀,并對她提出新的要求——一個月按時完成作業;同時我也在班上對李銀同學進行了“高規格”的表揚,李銀同學有點臉紅,但眼睛閃閃發亮,我知道她的爸媽一定已經表揚過她了。通過與家長的配合,拔高了對李銀同學的評價,李銀同學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賞識學生,不能僅僅依靠老師的口頭表揚,還必須開展各種活動,引導學生學會相互賞識,讓學生在同學們的賞識中找到自信,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好地成長。
面對李銀同學的進步,我又采取多種活動引導李銀學會賞識,學會在賞識中找到自信的力量。我充分利用小組長的作用,每天在全班同學面前匯報完成作業的情況,并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又組織幾個作業完成好的同學和李銀進行比賽,看看誰的作業完成得好,這樣一來既讓李銀有了學習的動力,又調動了其他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很快改掉了李銀不做作業的習慣。
愛的付出讓孩子找回了自尊,拔高的評價語讓孩子找回了自信,步入了人生發展的健康之路!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對于學生的缺點和錯誤,我們一味地用批評和懲罰的方式,不一定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改用拔高評價的方法,透過優點的夾縫看缺點,孩子會更容易接收,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二十幾年的教育實踐,我感到拔高評價語具有優點放大的作用。在孩子發展的進程中,隨時體現著許多閃著童稚光芒的優點。但讓孩子們自己主動地去發現、去認識也是比較困難的,而老師的“拔高”評價語則能把他們的優點放大到可見程度,使孩子們一眼就能看到有哪些進步的優勢,從而增強爭取更大進步的動力。王春蘭(化名)是我們班有名的最差的學生,這孩子有點智力障礙,老師講課她也在認真聽,但多數情況下聽不懂。讓她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就更難了,所以好多老師就不愿意叫她回答問題。一次,我在上課的時候有意叫她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結果她回答正確了,于是我就借此機會表揚了她,說:“王春蘭同學,你真行,今天終于回答了老師提出的問題。如果繼續努力的話你會取得更大的進步。”同時同學們也給予熱烈的掌聲。從那以后,她聽課更加認真了,也敢于舉手回答問題了。當然,在學習上也有了一些進步。她取得的進步雖小,但她畢竟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同時也找回了自己的自尊,班上同學再也不小瞧她了。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其他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有人說:“教育的藝術首先是善待學生的藝術。”還有人說:“愛心是通向教育藝術殿堂的通行證。”我們現在提倡的“民主、尊重、信任、賞識、激勵”學生的教育理念;“多表揚、少批評,先表揚、后批評,寓批評于表揚中”的教育方法,其核心都源于對學生的愛,正是有了這種愛,才會使教育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奇妙效果。對待孩子我們應該拿起表揚的武器,拔高評價語能夠激起孩子的上進心。教師要不斷去發現孩子的優點,不斷夸大孩子的優點;只有揚長才能補短,尤其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及時地鼓勵、表揚,以促其形成燎原之勢。不斷創造機會,抓住時機,激勵孩子發揮出自己的優勢,發揮自我教育和群體教育的功能;讓孩子在“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心態中不斷進取,向著更高、更遠、更美好的目標努力。
(作者單位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發展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