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交際的重要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漢字是華夏文化的載體,掌握漢字是小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基礎。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培養讀寫能力,識字是前提。柳斌(國家督學)指出:“真正要把小學抓好,還要從識字教學抓起?!笨梢娮衷~教學是基礎教育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怎樣化難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效果,探求出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識字質量的方法,使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是我們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游戲教學;教學效果
“小學低年級語文情境化識字教學”是指在一二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利用游戲、課件、圖畫、音樂等方式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在課堂上創設大量的教學情境,來落實學生的識字教學。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針對新教材識字量大、多認少寫、認寫分開、盡早閱讀的特點,我們總結了一線教師的識字教學經驗,進行低年級開放式識字教學研究,提出識字教學應以生為本,把握識字規律,構建開放式識字教學模式,從而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對識字教學提出了這樣的理念:“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p>
學任何東西,只要有興趣,就可事半功倍。有了興趣,學生就善于花費心思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這樣,就會帶著愉快的心情去學習,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積極地去思考問題,深入地去探索廣闊的知識源泉。上語文課時,作為課堂的主導,我覺得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設置一些他們喜歡的游戲、話題,來激發他們識字、學語文的興趣,讓他們對抽象的漢字從被動接受到主動認識。而且在新課改中,還要求帶有情趣的教學課標,所以我覺得我們更需要和學生互動使課堂活躍起來。
設置有趣的游戲,讓學生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一二年級的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喜歡交好多朋友,大家一起活動。依據這樣的天性,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把我們的抽象生字生動化。如取些好玩親切的名字:“字寶貝”“新字伙伴”等,學生感覺親切的名字,學習生字就不再單調、枯燥了,而是像交朋友和打招呼一樣自然親切。再創設一些我們生活中的熟悉場景,使學生感覺到學習就和生活一樣簡單快樂,他們就會主動、積極地學習知識,不再成為負擔。舉個例子吧,在教學一年級《比尾巴》這一課的時候,我就使用卡片教學。把有關動物的生字制作成卡片,同時把生字標在上面,學生都很活躍,很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而且是很自覺、自主地學完這課生字。課后我隨便抽查,發現所有的生字一節課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記住了,少數學生記住了大部分。通過這一事例,我更清楚地看到了學生童心的釋放,培養了學生樂學的美好愿望。
低年級的學生雖說他們的記憶有時是無意識的,但通過觀察我發現,學生有時的無意識卻能終生難忘,關鍵要看引導者如何來領路了。
記憶中上學期二年級開學時,不知道為什么,大部分學生,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上學時都帶紙牌,課間休息的時候三五成群地居然玩“紙牌游戲”,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這樣下去學生哪有心情學習,一個個跟賭徒一樣,學校不成了個賭場?為此我想了不少辦法,紙牌沒收了無數次,可最后是“野火燒不盡,吹風吹又生”,學生為什么如此熱衷這種游戲呢?我不再沒收紙牌,我干脆動起“紙牌”的腦筋。一天,一個學生看我們平時學習做的字卡,我突然有了新想法,為什么不利用學生愛玩紙牌的心理,讓學生在游戲中認字呢?當天下午我就布置作業:回家自做“紙牌”,有一個條件就是每一張紙牌的背面都必須是一個生字。第二天學生竟然都完成了作業,還特別高興。我把玩“紙牌”的新游戲規則講給了學生,沒想到,學生的興趣是那樣的高漲,一學期下來學生的識字量也大大提高了。不知不覺在游戲中,學生體驗著快樂的學習方法,大部分學生已經可以輕松識字,快樂學習,喜歡我的語文課。
有的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不但學到了記憶漢字的方法,而且自己也通過編兒歌、找朋友、做卡片等方式,積極、主動地識字。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在合作中識字,同桌互助、小組學習等方式,深受學生喜愛?;ハ鄦⒌?,互相借鑒,整合不同的觀點,從而達到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目的。另外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他們用查字典、查資料或詢問等方法主動自主識字,識字的教學靈活性大,需要教師引領學生不斷地去探索。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6.
(作者單位 浙江省樂清市虹橋鎮南岳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