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開發每一個生命蘊藏的潛能,提升每一個學生生命的價值,讓每一個學生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實現每一個生命的最大價值,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我們語文老師有責任給學生創設一個快樂的語文學習環境,讓學習成為學生的秀場,讓語文學習成為他們一生中最幸福、最快樂的時光。
一、教給學習方法,給學生走上秀場的臺階
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習中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讓他們完全自學是不可能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
1.“指導預習”為合作學習奠基
教學中應要求學生根據學案自主預習,假如是剛開始進行預習練習,那么這個環節就應該放在課堂上,經過一階段的練習后再逐步放手讓學生課前預習。對學生預習的重點應該有不同的要求,語文基礎差的同學可以生字詞為主,只要求通讀全文即可。搜集資料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做的,可以鼓勵學生采取多種方式,如查看書籍、詢問家長或其他人,有條件的還可以上網搜索等。
2.“和諧探究”,營造的合作氛圍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被廣大教師認可和采納。如何科學有效地使用?(1)討論的組織體現層次性;(2)討論的組織安排體現科學性;(3)加強對討論過程的評價功能;(4)討論過程中留意對學生個性化的塑造,使學生敢于說不,敢于否定別人,也敢于否定自己,敢于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
二、開放課堂,為學生搭建秀場
1.“模擬操作”——中等生的信心平臺
小組討論后讓學生到講臺上展示,這一環節專門為中等生設計,先討論再展示,使他們不再猶豫膽怯。
2.“生字詞領讀”——后進生的激情點
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查找疑問;然后,小組交流疑難字詞,識字方法,強調小組內不讓一個人掉隊;最后出示生字,各組選派代表到前邊領讀生字詞,要求盡量選派基礎差的學生到前邊來領讀,以樹立他們的信心,促使他們努力地把生字詞把握好。
3.“自由論壇”——學生互助平臺
學生理解困難的地方,重點和難點由學生集體解決,及時發現他們理解的層次和不足。
4.“設疑釋疑”——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問題是思維活動的起點,也是探求真理、創造發明的起點。因此,教學生提問是非常重要的,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讓學生自己提問,小組交流,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在集體交流時提出來,由師生共同解決。
從此學生不再是課程和教材的奴隸,不再是學習中的低效機器,不再僅僅是獨立的個體。語文學習就會成為他們自主學習的秀場。擁有心靈的自由,才能擁有語文學習的快樂,愿學習語文能陪伴學生幸福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 河南省確山縣靖宇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