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創造力。在這一要求下,頭腦風暴法目前被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首先分析了頭腦風暴法的含義及特點,然后結合具體的教學片段分析了頭腦風暴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典型性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頭腦風暴;策略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數學結論的確定性以及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頭腦風暴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使學生活躍思維,展開豐富的想象力,更有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創造力。
一、頭腦風暴法的含義
頭腦風暴法由Osborn(1953)在《應用性想象》一書中提出的,他著重描述了頭腦風暴法作為創造性問題解決方法的有效性,后被廣泛運用于會議中,其特點是讓參與者思維互補、相互激發、敞開思路,在自由愉快的氣氛中暢所欲言,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腦海的創造性“風暴”。“頭腦風暴法”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可以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概括歸納能力,具有簡易便行、集思廣益以及創新性強等特點。
二、頭腦風暴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的典型性策略
頭腦風暴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強調要改變學生以往被動的學習狀態,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教學中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要構建有效的問題情境,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以及采用適當的交流方式。
1.選擇合適的數學內容進行頭腦風暴教學
頭腦風暴教學的運用對于教學內容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數學課本上所有的知識都適合采用頭腦風暴教學。比如,對于關于小學數學概念的教學,就很難采用頭腦風暴教學。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組織頭腦風暴教學時,要變通教材,精心選擇探究的內容,確實讓學生經歷過程、掌握方法、體驗樂趣,獲得知識和技能。避免對教材內容不加篩選、隨意讓學生進行思考,使頭腦風暴法失去應有意義,在篩選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注意三個原則:趣味性、適度性以及漸進性原則。趣味性是指教學內容要具有有趣,能夠激發學生進行頭腦風暴的動力,使學生愿意主動地去進行頭腦風暴學習。適度性指教學內容的選擇要適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不能太難或者太簡單,否則會打擊或削弱小學生進行思考的積極性。漸進性則要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遞進性及可接受性,要本著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原則。
2.構建良好的頭腦風暴教學情境
片段一:在進行“設計租車方案”頭腦風暴教學時,教師創設的情境要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教師可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景色非常美麗。在這美好的季節里,你最想干什么?學校大隊部打算組織同學們去公園游玩。如果你是大隊輔導員,活動前,你會考慮哪些問題?如果去租車,你覺得又需要知道些什么?出示:
大客車:限坐42人,每輛每天1200元。
中巴車:限坐24人,每輛每天500元。
成人:27人。
學生:203人。
提問:現在你想租什么車?
生1:我想租大客車。
生2:我想租中巴車。
生3:我覺得可以大客車租幾輛,中巴租幾輛。
在這個片段中,教師在運用頭腦風暴時注重對教學情境的構建,構建了相對開放的問題情境。在此片段中,開放性的問題情況給學生提供了極大的探究空間,學生設計出多種租車的方案。
因此,如何構建有效的問題情境是頭腦風暴法在小學數學教學運用的重點之一。所謂問題情境,就是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或“沖突”,將他們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之中。使之形成問題意識,激發認識沖動。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閱歷淺,在數學認識方面具有表面性、具體性、依賴性的特點,在他們的認知中,形象思維往往處于優勢地位。因此,在進行數學頭腦風暴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創設問題情境,使他們盡快地進入一種好奇、渴望、急不可待的境界。小學數學頭腦風暴教學中的創設問題情境不是簡單地設立一個問題環境,而是要注重教學情境的趣味性、生活性、開放性等特點。也就是說,教師在創設頭腦風暴教學情境時,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還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從而能夠激起小學生探究的欲望。
3.采用恰當的探究交流方式
片段二:例如,在學習“長方體的認識”后,有的學生提出,一張長方形的紙也是一個長方體,大多數學生認為不是,教師可抓住這一機會,讓學生展開辯論:
正方:這張紙符合長方體的特征,有長、寬、高。
反方:錯了,那么薄的紙是沒有高度的,所以,它是平面圖形,我們學習長方形時,教師用的教具就是紙片。
正方:我們爭論的焦點,在于紙片有沒有高度。下面我們做一個實驗。正方學生拿出200張長方形紙疊成一個長方體,用尺子量出它的高度是4厘米,然后算出每張紙的高度是■=0.02 厘米,每張紙都有長、寬、高,應該是個長方體。
反方:對呀!每張紙都有高度,也就有側面,它應該是長方體,我們沒有考慮到。
在這個片段中,教師采用的是辯論的教學交流方式,通過個體獨立探究以及大班探究的方式,學生舉證辯論,據理力爭,找證據、做實驗,以理服人,不但解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頭腦風暴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教師要注意采用恰當的交流方式。
總而言之,頭腦風暴法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拓展思路,培養其豐富的想象力。
參考文獻:
[1]柯浚哲.頭腦風暴法[J].中國研究生,2003(4).
[2]唐瑞芬.數學教學理論選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陳心五.中小學課堂教學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陸依布.提高小學數學探究學習實效的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2006(2).
[5]袁振才.探究式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蘇教育:小學數學,2006(2).
(作者單位 江西省鉛山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