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與深入,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逐漸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積極追求的目標與焦點。蘇教版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更是關注了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培養了小學生的思維創新與實踐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認識圖形;實際生活;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程中,圖形是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具有無可替代的現實意義。它涵蓋了各種幾何體、平面圖形以及我們生活實際中的一些物體的大小、形狀及其變化等,有利于人們利用這些工具更好地對生活空間進行認知、了解與交流。本文以小學數學一年級《認識圖形》的課堂教學策略為例,重點闡述如何聯系生活實際對小學生進行數學平面圖形的有效教學,并對其教學策略進行研究與分析。
一、關注生活場景的創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因此,數學的課堂教學應緊密聯系生活與實際,科學、合理地找出并利用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點”,充分發掘生活的素材,為學生創建一定的學習場景,激發其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如下圖片:
引導學生對這些圖形進行初步的認識與了解,并告之,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統稱為平面圖形;另一方面,讓學生聯系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思考并交流、討論后回答:“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或東西是與這些圖形相似的?”學生經過交流與探討,會列出很多答案,比如:“魔方的幾個面屬于正方形”“牙膏盒的盒面屬于長方形”“房子的頂尖是三角形”“交通指揮燈是圓形的”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物品,將其引入課堂并展現于學生面前,巧妙設置疑問并引導學生說出其幾何名稱: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同時,盡量發現并搜集學生所熟悉和感興趣的各類型物體,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的學習,激發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創新與實踐的能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以這樣直觀、簡潔的圖片呈現于學生面前并適當設置疑問,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應用長方體、正方體、球體等教學道具,引導學生動手摸一摸“體”與“面”的區別,從“體”上尋找“面”,讓學生知道“面是從體而來”,引出正方形、長方形以及圓形的概念。
教師可準備一段動畫短片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更為生動、深刻地展示“體”與“面”的關系,讓學生發現動畫中有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圓形,哪些是三角形等,一年級的學生對動態的畫面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所以這種方式也有利于學生樹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另一方面,也可讓學生事先準備一些長方體、正方體、圓柱或球等實物學具,引導其從這些物體上發現圖形。例如,有些學生會說“我在牙膏盒上找到了長方形”“我在餅干盒子上發現了正方形”等等。
此外,教師也可準備一些道具,訓練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比如,釘子板和一些小棒。學生可親自動手在釘子板上分別圍出長方形與正方形,也可用小棒在課桌上擺出長方形或正方形,這樣,能夠更直觀、更形象地引導并滲透給學生以長方形與正方形的主要特征:長方形有四條邊且對邊相等,而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鍛煉其動手實踐的能力。
三、不斷延伸并拓展,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進行實踐運用并加以鞏固
課本與生活的結合,需要具體到實物與實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親自尋找并發現生活中的有關數學實例,將其感興趣的實物或比較熟悉的生活情景通過實物來表現。例如,黑板的板面是長方形,課桌的桌面是長方形,太陽是圓形的,等等。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也將為生活服務,因此,建立生活與數學間的一種相似或相對的聯系,可以讓教學更為合情合理。
例如,在圓形這個平面圖形的講解中,可以發現圓在生活中有著很廣泛的應用,而最為典型的應用即為車輪:教師可以準備從古至今的多種車的圖片,讓學生發現并了解,歷朝歷代無論是戰車、木輪車以及當代的火車、汽車等,所有車輪都是統一的圓形,為什么不是長方形或者正方形呢?這樣的疑問一經提出,就會引起學生的激烈探討與交流,學生在聯系生活經驗的同時,對圖形的認識也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圖形具有直觀性、形象性,有利于學生直覺、思維、想象力的開發,結合周邊環境、實物等觀察、猜想,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
最后,可以通過一道例題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知識點,讓其更好地體會“面在體上”:
圖中這三個物體,哪個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的,哪個物體的面是圓形的,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以此來進一步加深并鞏固本節課的所有知識。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標準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小學數學的課堂教育,如何廣泛聯系實際,采取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思考與動手能力,促進其全面素質的發展,達到教師能夠輕松教學,而學生愉快學習的目的,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應關注并不斷探討與發展的重要問題,這個問題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應該引起所有教育界人士的關注與重視。
參考文獻:
[1]成芳潔.小材料.大智慧[J].小學教學參考,2011(32):22-23.
[2]薛志華.認圖形教學設計[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0(2):56-57.
[3]單彩蘭,肖麗.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教學設計[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09(4):61-62.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市強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