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無疑是作文的起步,這與學生以后的作文水平有著極大的關系。因而就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做好小學語文起步教學至關重要。而小學語文新課標對于學生的作文相關要求也明確指出,小學生要善于觀察,并樂于進行書面表達,要有充分的寫作興趣及信心,對于自己平時的見聞感受,能以各種形式記錄下來,并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為寫作進行相關題材及精彩語句的積累。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起步作文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及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起步作文;教學;學習興趣;激發;策略
其實,就小學起步作文而言,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主要任務無非就是一句話,那就是積極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及欲望,從而引導學生明確如何進行寫作。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廣大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也就算是目標明確了。小學三年級處于作文的起步階段,不同于之前低年級的寫話,如果教師的引導不到位,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對作文產生畏難情緒,感覺作文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對此,教師在作文的起步教學中就應該著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并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積極練筆,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可見,在作文起步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多么的關鍵。那么,教師如何在小學作文起步教學中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策略有以下幾個。
一、引導學生善于觀察
觀察是學生認識事物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就小學生的作文教學來說,如果學生缺乏對相關事物的認識就讓他們進行描寫的話,無疑是極為困難的。對于學生來說,觀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他們獲得知識的基礎,只有通過認真細致的觀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才會更加清晰,更加真實,更加深刻。而只有在認識深刻的基礎上作文,才會文思泉涌,才會精彩生動。因而在小學生作文的起步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是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寫好作文的第一步。
如引導學生進行景物描寫,就離不開平常細致的觀察。課文中有大量寫景的作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同時,可以積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寫好景物作文。如學習《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等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認真觀察并思考:四季有何顯著特征?秋天的雨與春天的雨或夏天的雨有何不同之處等等。學生在認真觀察后便會得出相關見解:春雨貴如油,春天的雨最大的特征是細密,如針尖,如麥芒,如牛毛,是播種的季節不可缺少的;夏天的雨最大的特征是氣勢磅礴,如瓢潑,如盆傾,是成長的季節不可缺少的;而秋天的雨最大的特征則是連綿不斷,所謂秋風秋雨愁煞人,但這又是成熟的季節所不可缺少的,它意味著秋實累累。
二、激發學生積極想象
眾所周知,作文是離不開想象的,豐富的想象力是優秀作文的基礎。因而在小學作文起步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外,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也是極為重要的。那么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想象呢?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創設想象的情境,幫助學生產生豐富的想象力,從而利用想象進行作文。其次,要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積極進行想象,在想象的基礎上作文。
如關于看圖作文的作文訓練,教師就可以充分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作文。教師給學生一幅圖,讓學生根據圖畫進行作文,這不僅要求學生要細心地觀察圖畫中的內容,還需要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方能寫好作文。當然,在此類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根據小學生的天性,鼓勵他們積極想象,同時以編童話故事、對話等的方式進行作文。如給學生一幅圖,上面畫著一片森林,林子里居住著各種動物,美麗的鳥兒飛來飛去。然后讓學生根據圖畫作文。這就需要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作文:可以將這里作為動物的家園,動物們在這里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將這里作為一個動物的游樂園來寫,可愛的小動物們在這里玩得可高興了;也可以編寫這是一個動物們的聚會,它們正在討論如何讓自己的家園更加美好等等。
三、鼓勵學生積累語言
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要寫好一篇優秀的作文,需從字詞句段入手,一步一步來。寫好一篇作文,需要大量的語言積累。而小學生的語言儲備極為有限,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作文起步教學中注重鼓勵學生進行語言積累,為以后的作文奠定堅實的基礎。而積累語言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積累語言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貴在堅持。而教師則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幫助他們積累語言,從而擴大語言的儲備量。那么,鼓勵學生積累語言的策略主要有哪些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1)讓學生每天摘抄一定數量的精彩語句,并能說出這些句子精彩在什么地方,適用于哪些語言環境等。這樣,學生在寫作相關作文時便能運用這些語句。(2)讓學生掌握一些課外古詩詞、名言警句等,并要求他們能熟讀成誦,同時懂得如何運用。(3)在作文教學中,多給學生提供口語交際的機會。其實,口語交際相當于簡單的口頭作文,而口頭作文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多種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如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詩詞背誦比賽等等,這些活動既有效擴大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也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語言積累,從而為寫作奠定了基礎。學生之所以覺得作文難,就是因為積累的知識有限,如果提筆就能文思泉涌,學生又怎么會不喜歡寫作呢?
四、輔導學生積極創作
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語言積累的基礎上,教師還要輔導學生積極進行創作,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就是為其寫作準備好了豐富的素材;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就是為了使其文章盡量精彩;鼓勵學生積累語言,就是為了其作文不至于枯燥無味,讀起來才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其精彩、優美的語言能打動讀者。那么在接下來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積極輔導學生進行創作,以將之前的知識加以應用。
在小學作文起步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創作機會,為其作文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礎。如完成課文教學后,可以讓學生結合所學內容進行創作,如學習了《秋天的雨》,可讓學生嘗試著寫一篇《春天的雨》或者《金色的秋天》等,再如學習了《我們的民族小學》后,可以讓學生也仿照寫一篇《我們的校園》,充分抓住學校的特征,向別人介紹自己美麗的校園。學生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加以豐富的想象及精彩的語言,讓自己的作文盡量優秀。或者聯系課文進行創作,如學習了《灰雀》一文,可以讓學生想象文中的一段內容:灰雀到底去哪兒了?在描寫的過程中想象列寧問男孩灰雀去哪兒了時男孩的心理活動,以及之后灰雀是怎么回來的等等。在寫作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并盡量使自己的作文生動、精彩。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其寫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五、積極進行作文修改
作文修改是提高寫作水平的一個重要方式,即使是在小學作文起步教學階段,作文修改也是不容忽視的。而作文修改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即學生自己修改、學生互相修改、教師進行評改。在作文起步階段積極地進行作文修改,有助于學生在發現問題的同時有所提高,從而產生成功的喜悅感,對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一)學生自行修改
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務必引導學生養成自我修改的良好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作文之前打草稿是極有必要的,他們畢竟還處于作文的起步階段,打好了草稿之后,要自己認真閱讀,力求在閱讀過程中找出相關諸如錯別字、語句不通等簡單的問題并加以修改,從而提高作文質量。在自行修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邊閱讀邊對有問題的地方進行修改,也可以邊閱讀邊做記號,完了之后再進行修改。不管是采用哪一種方法,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明白,修改作文并不是一遍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而應在第一次修改的基礎上再次閱讀,再次檢查,力求找出更多的問題并加以修改,讓自己的作文越來越趨于完美。
(二)學生互相修改
學生互相修改也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作文中的某些問題,也許自己讀了多遍還沒發現,或者覺得哪兒不對勁卻找不出原因,但如果讓別人閱讀,或許就能一語中的,將存在的問題準確地指出來。因而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可以在學生自行修改的基礎上進行互相修改,互相指出問題,取長補短,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三)教師進行評改
在學生對作文進行相互修改后,教師再進行評改,最好是以學生的作文作為范文來進行評改,這樣,教師的進一步指出可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最好在教師進行了評改后,學生以同一題目再次作文,并要求這次作文不能再出現之前存在的問題,盡量在質量上有所提高,這樣,就能有效鞏固相關作文知識。
當然,不管是在學生互相修改還是在教師評改的過程中,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多尋找學生在寫作上的閃光點,而教師在評改的時候,更要放大學生作文的優秀之處,以此來鼓勵學生積極作文。這樣,學生的作文興趣會更加濃厚,其作文水平也會得到極大地提高。
總之,在小學作文起步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是至關重要的。且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一個重要部分,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無疑也是其語文素養的提高,因此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小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容忽視。作為小學一線語文教師,在進行學生的作文起步教學時要從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張藝楠.淺談小學起步作文教學創新策略[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
[2]董鳳艷.小學作文起步教學初探[J].閱讀與鑒賞:上旬,2011(4).
[3]仇秀華.淺談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J].新課程:中旬,2011(10).
[4]李秀英.小學低年級起步作文教學初探[J].新課程:教研,2011(4).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臨浦鎮東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