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個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個難題。如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激發學習興趣,營造和諧氛圍,給予充裕空間,注重課堂評價。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合理運用控制論的原理,使課堂教學建立在有效的基礎上。
關鍵詞: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作為學校教育的主場所,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演繹知識發生、發展過程的陣地,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輔助下構建自身知識網絡和體系的主要形式。課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接受教育教學的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方法很多,有教師自身方面的,有學生方面的,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學生如何對數學產生興趣呢?新課程改革要求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權利,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這是教育的一個原則。然而,捫心自問,對學生真正需要和感興趣的事情,我們成人恐怕永遠都不能完全地滿足他們。如何既能滿足興趣又能達成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曾這樣說過:“如果一個兒童學習有困難,而我們確實想幫助他,那么,最主要的事就是堅持人性的原則,使孩子獲得自信和對學習的興趣為目的。”如何獲得自信和對數學產生興趣呢?我認為只有新的“數學課堂”才有可能改變一些什么。
在我的數學課堂上,我喜歡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學。如,在學習“統計”一課時,一年級孩子學起來本來就難的內容,我給變得十分輕松,這節課我就進行了兩個內容模擬“選班長”和游戲“剪刀石頭布”。通過“選班長”大家學會了用“正”來記錄、認識和統計表,同時也選出大家心目中的好班長。游戲“剪刀石頭布”通過同桌兩個孩子邊玩邊記錄,最后不僅學會了簡單的統計還分出了勝負。“統計”就在大家輕松和愉悅的玩耍中完成了。
二、營造和諧氛圍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心理放松的情況下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能促進學習積極思維、馳騁想象,敢于標新立異。所以教師要重視形成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它是一切教學取得成功的前提。
首先,對每個學生飽含愛的情感。“面對全體學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一。教師要善于用真心去發現其閃光點,要認可每個學生,不能根據成績的好壞“喜”優“厭”差而造成學困生更差的惡性循環,甚至使學困生對學習喪失信心,對數學失去興趣,產生畏懼。反之,如果教師以熱情的目光、可親的面孔天天面對每個孩子,對“學困生”多些“厚愛”,在課堂上鼓勵他們發言,課下多交流、多輔導,彼此建立一種超越師生關系的朋友關系,其樂融融,這才是我們教學成功的關鍵。“親其師而信其道”,相信每個孩子都會在這種愛的感召下興趣盎然,充滿學習欲望。
其次,課堂提問、舉例生活化。純粹的數學是枯燥的,然而數學方法和理論都要在實踐中得到應用。如,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后,提問學生:“生活中對這一特性是怎樣應用的?”學習減法性質時,為教師可舉例幫助學習理解。如式子:100-13-17=100-(13+17),小明爸爸有100元錢,小明買書要13元,姐姐買書要17元,爸爸怎樣給他們錢簡便?以此來激發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欲望,同時使學生體會到自己具有的學以致用的智慧,從而信心倍增,情緒激昂,也有益于課堂氣氛的民主和諧。
三、給予充裕空間
教師要敢于改革,敢于創新,敢于改造教材,嘗試新的教法,解放課堂,解放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自發地參與學習。教師更要以學生為本,為學生創設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取一切方法與手段,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調控學生的情緒,讓學生的創新火花和靈光一現的思維碰撞都無比完美地表現出來。
例如,在《方程的意義》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天平給學生演示一組實驗,得出一組式子,讓學生分組:
30+20=50 70+x=90
70+x<90 70+x>90
350-x=100 350-y=100
3x=186 186÷x=3
學生通過認真觀察這一組既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數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從而得出方程的意義,找到等式和方程的異同點。在這里,教師是一個傾聽者,并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點撥和引導,為學生提供探索活動和展現自我思考的空間。
四、提高課堂評價
“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更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是新課程提倡激勵性評價的宗旨。有效的評價,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師改進教學。
筆者聽了一節公開課,在課中,教師讓學生列舉哪些物體的表面是1平方米,可對于學生列舉的“自己的課桌是1平方米”“黑板的面積2平方米”等明顯失誤的說法,卻似是而非地說“差不多吧”“大概是吧”。當筆者問及對學生明顯失誤的回答為什么不敢作大膽、鮮明的否定,而僅作含糊不清的評價時,教師認為,新課程十分強調要尊重學生個人的獨特探索體驗,果斷否定學生的回答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進取心。
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正確處理學生出現的錯誤,不能把激勵評價用到極端,對于學生的錯誤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解題思路。對那些有錯誤,但又蘊涵創新思維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時,再給予鼓勵,這樣學生的評價也能鍛煉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導致學生“表揚依賴癥”的產生,讓評價真正發揮保護自尊心、樹立自信心、激活進取心的作用。
總之,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需引起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有效性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合理運用控制論的原理,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有效的基礎上。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南安市洪瀨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