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基本能力形成的起始階段,訓練學生的語感對今后的語文學習至關重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用的時間最多,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應該采取適當的方法加強對學生語感的訓練。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感培養;朗讀;想象;推敲
所謂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正確、敏銳的感受能力。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至于文字訓練、語言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呂叔湘先生也指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基本能力形成的起始階段,訓練學生的語感對今后的語文學習至關重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用的時間最多,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應該采取適當的方法加強對學生語感的訓練。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感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針對小學生語感的培養問題,膚淺地談幾點自己的想法及做法。
一、在形式多樣的朗讀訓練中培養語感
朗讀是直接感受語言、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只有幫助學生在充分朗讀中激起對作品的鮮明的內心視像,才能使學生受感染。只有對作品感受得深刻,表達出來的感情才會真實。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語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同時還規定了各年級朗讀教學的階段目標和連續目標。因此,低年級到高年級的朗讀教學訓練要有一定的層次性。低年級要加強詞句的常規訓練;中年級要加強節奏、停頓、語調的訓練和指導,讓學生養成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在讀中理解詞意、句情,用不同的語氣能夠初步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高年級要注重在精讀處強化訓練,在品評中入境動情,理解詞句,體會感情,積累語言。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朗讀形式的合理性與多樣性。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完美的偶像,尤其是低年級,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如教學低年級課文《雨點》時,學生在讀到“雨點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一句時,我提出了這樣的思考題:“小朋友們,雨點落進池塘里,為什么說它在睡覺?你覺得小雨點在池塘里睡得舒服嗎?當時的心情怎樣?”讓學生結合書中插圖并聯系生活實際思考想象。然后,引導學生將這種愉悅與舒適的感覺通過讀句子表達出來。教師適時加以示范朗讀,于是,學生在大腦里將小池塘里水面的平靜和自己睡在席夢思大床上的舒適變為“內心視像”,朗讀起來韻味十足。全文學完后,課文的內容一幕一幕像放電影一樣在腦中閃現,形成一幅匯聲、色、形于一體的生活畫面,學生產生了身臨其境的體會和感情上的共鳴。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感情,誘發了學生的語感。
二、在啟發學生想象、聯想中激發語感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作品的語言用得準確、傳神,把自己感受的事物通過真實、生動、包蘊豐富的形象呈現給讀者。要使這些文章充分體現其內涵,使學生充分領會其中意境,提高語言感受力,只有把學生引入作者創設的情境中,品詞賞句,啟發想象。
俗話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如與親。”語感與想象是緊密聯系的。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抓住重點,誘導入境,啟發學生發揮想象與聯想,進行感受語言,激發語感的訓練是非常有效的。
在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雨點》一課的教學中,我在學生充分學習課文的基礎上,理解了雨點落在不同的地點有不同的形態后,出示雨點落在其他不同地方的圖片,啟發學生想象:雨點在這些地方又會開心地干些什么?進而引導學生運用課文中的句式練習說話,孩子們的興趣被極度激發起來,他們聯系生活實際說出許多美妙的語句,口語能力得到了鍛煉,語感于無形中得到了提高。接著又讓孩子們欣賞一首關于雨點的小詩,使其進一步感受雨點的美妙,學生的心靈得到又一次美的洗滌。就這樣,通過咬文嚼字引起學生的聯想,使他們的認識得到升華,從而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
三、在引導比較推敲中訓練語感
運用比較是訓練小學生語感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是通過運用“增、刪、換、前后改動”等形式與原文進行比較的方法來訓練學生的語感,其中“刪、換”用得最為普遍。如蘇教版教材第三冊《梅蘭芳學藝》一文中有這樣一個句子:“經過勤學苦練,梅蘭芳終于成為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為了使學生明白“梅蘭芳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這一層意思,我設計了這句話:“經過練習,梅蘭芳成了京劇大師。”要求學生聯系上下文與原句進行比較。通過比較,使學生明白這里的“終于、世界聞名”等幾個詞不但不能刪,而且朗讀時還要讀重音,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梅蘭芳為學藝付出多么艱辛的勞動,也正因為梅蘭芳長期刻苦練習,才取得今日輝煌的成就,從而激發學生為了學業刻苦努力的決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語感訓練途徑是多樣的。只要我們充分認識到語感培養的重要性,不失時機地按計劃有層次地在語言文字訓練中加強規范性訓練,相信練習多了、熟了,敏捷的語感也就自然養成了。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科學教育出版社,1980.
[2]呂叔湘.呂叔湘文集.商務印書館,1984.
(作者單位 江蘇省洪澤縣共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