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題本身來源于生活,同時又為實際生活服務。如何讓小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數學問題,抽象出數學知識,一直是數學教學中一個首要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小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實現應用題的多元性教學目標?
一、數學基礎知識要學得扎實
應用題,顧名思義,就是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實際應用。我國有句古話:“萬丈高樓平地起。”如果數學基礎知識學得不扎實,又要求將數學知識應用得很好,自然是很難辦到的。所以,在應用題教學中,首要的問題是要將數學基礎知識學好。先要看看是什么類型的題,再去判斷用什么方法計算。如果不照這樣分類型教,在教學時就要把重點放在講清數量關系上。所謂講清數量關系,就是要使學生理解,已知兩個數,要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就把兩個數相加。第二,應用題的事理要清楚明白。前些時候看到一個材料,說到在課堂上教師提問:“知道兩個部分數,能夠求出什么?”“知道總數和一個部分數,能夠求出什么?”所有學生都能對答如流。但在練習中碰到這樣一個問題:“前進大隊養鵝530只,養的鵝比鴨少165只。前進大隊養鴨多少只?”像這樣的兩部計算的應用題,就應該先理清題意,在學生明白了加、減兩步應用題必須求出中間問題,即間接條件的基礎上,聯系例題,要求出最后的問題也必須求出中間條件,通過比較相同點與不同點,揭示出要求的最后問題,根據數量關系,都必須求出中間問題,只不過告訴我們的問題不同,解答的方法也不相同,為今后學習加除、減除應用題打下堅實的基礎,就能使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二、借助于現實生活,順其自然,讓學生進一步探究應用題的學習方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弊寣W生從生活中的實例,提煉數學問題,既有利于促發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也有利于引發學生的探究情感,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將現實問題與數學問題有機結合,通過現實分析,使學生在現實的基礎上學會分析應用題,但是要注意應用題敘述的生活化語言與數學語言之間始終是有差別的。即使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更形象、直觀,也不等同于現實生活。應用現實與數學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具有歸納、整理應用題的能力,尋找出已知條件。哪個是直接條件,哪個是間接條件,條件與條件之間的關系,問題與條件之間的關系,要借助于現實或現實生活的小制作,使學生利用數學問題作成圖表來解決問題。如,相遇問題、追及問題等,既能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又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是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數學教學中,要注意與各科學之間的聯系,讓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去學到新的知識是教學應用題的最好途徑。
(作者單位 河南省清豐縣仙莊鎮北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