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想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和加深他們的感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擁有良好的感悟能力,更容易讓讀者和作者之間產(chǎn)生心靈的火花和情感的碰撞,會更容易讓讀者在深層次上理解文章所傳達出的意境。下面主要闡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深學生感悟能力,提高學生閱讀素養(yǎng)應(yīng)該采取的有力舉措,希望能對相關(guān)人士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guān)鍵詞:感悟;學生;閱讀素養(yǎng);舉措
所謂感悟,簡而言之就是學生主動體味、吸收和消化語言文字的過程,感悟能力的高低對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優(yōu)劣產(chǎn)生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那么,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采取哪些有效舉措來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和警醒,下面,我們就來做具體的研究和分析。
一、通過多方面的積累,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感悟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僅僅依靠課本是遠遠不夠的,為此,教師和學生要充分利用好課外的廣闊資源。首先,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引導(dǎo)學生搜集相應(yīng)的課外資料作補充。比如,在學習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教師可事前讓同學們搜集一些有關(guān)魯迅先生生平、故事及格言的資料,這樣,在講述文章的過程中,會更有利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體會和感悟魯迅先生的偉岸形象。此外,要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能力,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反復(fù)閱讀課文,在反復(fù)閱讀過程中用心體會,自然會投入到文字所描繪的情境之中,進而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即是這個道理。因此,教師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要注意留給學生足夠自讀、自悟的時間,久而久之,就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感悟能力及閱讀素養(yǎng),學生要在課余時間進行廣泛閱讀,涉獵大量優(yōu)秀書籍,做好相關(guān)的讀書筆記,并建議多寫一寫讀書感悟。這樣,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學生不但會提高自身運用文字的能力,還會更敏銳地把握住文章的意境和內(nèi)涵。
二、拉近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感悟能力的加深
在教學過程中添加更多生活的元素,會讓孩子們在已有生活積累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之上,提高對課文的感知。比如,在學習關(guān)于描寫春天的文章時,教師可首先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關(guān)于春天的成語,并聯(lián)想一下自身對春天有什么印象,孩子們可能會積極說出“春風明媚”“花紅柳綠”等詞語,這樣就一下子拉近了課文與生活的距離,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迅速進入到文章所展現(xiàn)的情境之中,降低了理解的難度,可謂一舉多得。在學習課文《豐碑》時,教師可事前搜集一些有關(guān)紅軍長征的真實圖片或者紀錄片,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并告知學生這就是當年紅軍長征的真實情境,相信學生一定會被深深地感染到,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也更容易體會和感悟作者所傳達出的情感,從更高層次上去理解時代背景,理解人物精神。
三、尊重學生的第一感悟和直覺
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教師不可對學生限定太多的條件和目標。比如,要求學生第一次閱讀就要歸納出作者所表達出的中心思想,或是人物主人公有什么個性特征等,最好的做法就是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不帶有任何目標和任務(wù)地放松閱讀,這樣才會有自己最真實的第一感覺。眾所周知,文章只有被感覺然后才能被思維,學生初讀課文,對文章內(nèi)容會有初步的、整體的印象,這種狀況為他們進一步地感悟和思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進而慢慢進入作者所營造的意境中,體味閱讀的樂趣、語言的魅力及作者與自身所產(chǎn)生的情感共鳴。所以,教師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學生對文章的第一感覺,避免對學生進行過多的干涉。
四、注意把握重點語句,加深學生的感悟和理解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進和深化,教師可嘗試改變以往逐段串講的教學模式,而是把重點段落和重點內(nèi)容挑選出來,請學生反復(fù)朗讀感悟,把學生置于閱讀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用心閱讀的過程中去體會和感悟。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完全袖手旁觀、不再發(fā)揮作用,相反,教師起著重要的指導(dǎo)、答疑、解惑、點撥的作用,可以指導(dǎo)學生學會略讀、精讀、瀏覽等的不同閱讀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方式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比如,在學習文章的時候挑選出文中一些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這既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又是學生思維的興奮之點,讓學生在反復(fù)的閱讀和體驗中加深自身對文章的感悟。這樣,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必然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從以上內(nèi)容的論述中,我們可知,加深學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師和學生要相互配合,共同做出積極努力,尤其是教師要加強對實踐的研究和分析,切實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汪燕宏.借鑒PISA實施新課程小學語文閱讀素養(yǎng)測評[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0(01).
[2]鄺秀婉.感悟:學生閱讀素養(yǎng)提升必由之路[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03).
[3]陳鳳蘭.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素質(zhì)教育[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8(S1).
(作者單位 遼寧省北票市馬友營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