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情感態度的目標提到: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并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養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二級目標具體描述為:敢于開口,表達中不怕出錯誤,樂于感知并積極嘗試使用英語,積極參與各種課堂學習活動,在小組活動中能與其他同學積極配合和合作;遇到困難時能大膽求助。由此看來,小組合作學習和小學英語教學密不可分。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即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協助、老師和學生之間共同探討學習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它改變了學生單調枯燥的學習方式,讓孩子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我進行了“一備二上”小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嘗試。下面,結合自己的實踐談幾點想法。
一、科學組建小組,培養得力的組長
科學組建學習小組,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智力狀況、性別等方面綜合評定進行分組。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四人一組為宜,其中有一名優等生,兩名中等生,一名學困生。這樣分配,既考慮了小組各成員之間的差異和互補,而且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也顯得非常公平。
建立了合作學習小組后,要明確小組中每一個成員的責任。組長是一個小組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是教師的得力助手,是聯系教師與全班學生的紐帶。小組長要選有一定的號召力、責任心,協調能力強的學生。選好和培訓好組長,直接關系到小組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成敗。小組長可以是競聘制。通過競聘,鍛煉和展示了小組長的能力,從而增強了責任感。
二、在英語教學中巧妙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1.Warming up
英語教學導入新課時,可通過T-P-R的小組學習營造學習氛圍,使學生能以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盡快進入課堂。小組熱身的方式很多,如小組合作制作扇子,制作面具、制作賀卡或調查等活動,既能增強小組間的比賽與競爭力,又能為新授課做好充分的鋪墊。
2.Revision
知識的獲得是一種主動的認知活動,學習者應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在復習環節,我們常采用一問一答的便捷模式,久而久之,發現學生的興趣并不是很濃厚。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則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復習環節中的合作學習,創設了一個較為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盡快喚醒對舊知的記憶,為新知的學習做好了準備。如,牛津小學英語4B Unit 7 At a snack bar中,歸類something to eat和something to drink時,為順利進入新課學習,復習階段通過組內補充、組間競爭的方法,列舉學習過的食品類單詞名稱,組內配合默契,凝聚力強,迅速為新授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3.Presentation
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有步驟、有目標地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適時引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師生、生生之間相互補充、相互啟發、相互評議,以達到訓練語言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目的。如,在組織學生看圖口頭英語表達時,可以引導學生來提問,其他同學積極思考;反饋交流時,可以先讓組內的學生來回答,其他組員相互補充,完善回答。這種方式既培養了學生提問的能力,又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形成了用英語來思維的好習慣。
4.Consolidate
新知識呈現后,教師可以采取師與生、生與生、全員活動等方式練習。如,牛津小學英語每個單元的語篇教學,在鞏固環節朗讀課文分角色讀時,可讓小組長當小老師帶領組員讀,或者組內競爭看看誰讀得最棒等。通過分組活動和評價激勵等方式,讓學生純粹在“互動”中鞏固新知。
三、小組合作學習中應該注意的幾點
1.小組合作學習不能“有形無神”
近來,我在觀課或者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課上,發現有的小組的合作學習,僅僅停留在形式上,老師一宣布小組學習,四人一組馬上聚在一起,每個人都在動嘴,但沒有一個聽眾,誰也聽不清對方說什么。等老師一聲“Stop!”學生立即安靜下來。我認為,這種交流,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雖然有交流,也有合作的“形式”,但合作效果卻大打折扣,小組合作不是走過場、湊熱鬧。究其原因,也許是教師設計的小組合作活動不合理,也許是教師的引導不到位等。小組合作絕對不能“有形無神”,而應該切實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2.盡量創造機會讓每個孩子都參與
小組合作學習大大增加了學生交流的機會。不難發現,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參與的機會相對要多,一些性格內向、存在自卑心理的孩子卻是羞于表達,自始至終甘愿當一名忠實的“聽眾”。小組合作要留給每一個學生活動時間,讓他們嘗到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甘甜。
經過“一備二上”英語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聽說能力提高較快,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強,只要用心探索,小組合作學習就一定會更有成效。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孝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