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軟環境存在于家庭和幼兒園兩個地點,教師態度、師幼互動、家長態度、親子關系、閱讀指導等軟性環境。下面對三個不同性質的幼兒園大班閱讀軟環境進行研究,分析大班閱讀軟環境的現狀,并提出有效的指導策略。
關鍵詞:大班;閱讀軟環境;指導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閱讀除了良好的物質硬環境,還需要有放松舒適的心理環境,即閱讀軟環境。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何亞柳指出:幼兒閱讀環境可分為家庭閱讀環境和在園閱讀環境,它們同時包括顯性的物質環境和隱性的心理環境。隱性的心理環境主要表現為教師態度、師生關系、家長態度、親子關系所構成的人際環境等。因此閱讀軟環境是存在于家庭和幼兒園兩個地點,教師態度、師幼互動、家長態度、親子關系、閱讀指導方法等軟性環境。
目前閱讀被稱為“終身學習的基礎,基礎教育的靈魂”,所以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軟環境,提高幼兒的閱讀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班閱讀軟環境的現狀分析
(一)家庭閱讀軟環境的研究結果與分析
筆者對三個幼兒園6個大班共計204位家長發放調查問卷,對6個班的12名教師進行訪談,研究結果分析如下:
1.家中陪伴幼兒閱讀的家長身份情況
在調查中發現,在家進行閱讀指導的家長主要為媽媽,且學歷層次較高,大專及大學本科層次的家長所占比例高達50%,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家庭早期閱讀中雖然父親因工作、自身性格語言特點等因素,很少參與到幼兒的閱讀活動中,僅有25%,但幼兒的閱讀活動主要指導者仍是其父母,這就為閱讀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
2.家長的購書觀念
從調查中可以得出,87.5%的家長認為經常購買圖書,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提高幼兒的閱讀水平,促進幼兒的發展。62.5%的家長也會根據幼兒的喜好購買圖書,這樣就能夠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這些都是構建良好家庭閱讀軟環境的基礎。
除此之外,家長的閱讀指導活動也對學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問卷的開放式問題中,多數家長都認為閱讀活動可以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也可以幫助幼兒培養審美、想象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等,也有少部分家長認為閱讀最重要的作用可以讓幼兒識字,幫助幼兒進入小學的學習。
(二)幼兒園閱讀軟環境的研究結果與分析
1.教師閱讀的教育意識缺失
教師沒有意識到早期閱讀教育是時時、處處存在于幼兒園教育教學之中的,沒有意識到“閱讀無處不在,時時、處處皆可閱讀”。除了在區角活動時,幼兒會自發地去圖書區閱讀以外,其他幼兒閱讀的時間基本都發生在過渡環節,這時教師就不能給予相應的指導。
2.教師閱讀指導能力的缺失
教師在進行閱讀活動時,重視以講故事、朗誦散文詩歌等為內容開展的正規語言活動,而容易忽視幼兒的自主閱讀。即使能夠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卻不知道怎樣組織閱讀活動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閱讀能力的最佳發展,也不知如何更好地進行閱讀指導以及如何評價閱讀教育效果等。
3.教師不能有效幫助家長科學指導幼兒閱讀
在一日環節中,教師與家長見面就是入園和離園的時間,都是家長忙著上班,老師忙于送孩子的時候,很難有十分連續的時間讓教師專門對家庭閱讀活動進行指導,即使教師在家長園地粘貼了類似的文章,也很少有家長能耐心閱讀,或真正領悟文章的真諦。
總體來說,在幼兒園閱讀軟環境上,教師對閱讀重視程度不高,沒有較強的閱讀指導能力,不能組織有效的閱讀活動。
三、大班家園共建閱讀軟環境的指導策略
通過以上分析,發現幼兒的閱讀環境雖然有很多有利因素,例如家長素質高、較重視閱讀等,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因此,幼兒園和家長應緊密配合,做到以下方面:
(一)改善家庭閱讀軟環境
1.樹立正確的家庭閱讀態度
家長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幼兒的閱讀行為,家長需要對大班幼兒的閱讀行為表示關注和贊賞,并關注大班幼兒的需要,購買適合幼兒的書籍,注意每天為幼兒提供閱讀的時間,并積極參與進行閱讀指導,組織有效的閱讀活動。家長的關注有利于幼兒對閱讀保持持久的興趣和進一步閱讀的積極性,使他們養成經常“閱讀圖書”的習慣。
2.樹立正確的家庭閱讀指導觀念,使用有效的指導方法
家庭閱讀活動首要任務是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因此父母要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首先要善于利用孩子的心理特點,把閱讀活動建立在他們感興趣的基礎上,使其喜愛閱讀活動,產生積極的閱讀態度,這是指導幼兒閱讀的關鍵。
3.營造輕松的家庭閱讀心理氛圍
對于即將升入小學的大班幼兒,許多家長都希望幼兒通過閱讀進行識字,閑暇時還會與朋友們的孩子進行比較誰家的孩子識字多,這都給幼兒的閱讀活動帶來了無形的壓力。因此家長要創設一種良好的閱讀氣氛,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氣氛、心理平等舒適的環境中進行閱讀活動。同時家長要以幼兒為主體進行閱讀互動、游戲延伸和平等交流,營造開放、寬松的閱讀軟環境。
(二)打造優質班級閱讀軟環境
1.樹立教師閱讀活動新觀念
無論在正常的語言教育活動或區角閱讀活動中,教師應有角色轉變的意識,在教育實踐中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孩子,讓幼兒真正地去觀察圖書畫面,感受故事發展的情節,使幼兒成為閱讀活動的主人,真正擁有自主閱讀的大空間,能夠通過自身的探索閱讀和思考,從而獲得感知體驗,真正獲得活動的樂趣。
2.提高教師閱讀指導能力
教師應通過圖書閱讀、日常閱讀、表演活動等多元閱讀方式,有效引導幼兒在與書籍、同伴、成人的互動中習得基本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步形成自主閱讀能力;應運用閱讀書籍、觀看表演、制作圖書、創編劇本、參與游戲等多種教育組織方式,引導幼兒將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語言符號與美術符號、音樂符號等進行有效結合,增強幼兒對書面語言的敏感性,實現幼兒閱讀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幼兒園合理利用空間環境,加強閱讀教育意識
幼兒園對閱讀活動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教師、家長對閱讀的重視程度。幼兒園可利用有限的開放空間,打造開放式的閱讀環境,例如在走廊上展示有意義的繪本,在戶外墻壁上展示幼兒自制的圖書等等,這樣不僅為幼兒提供了閱讀的機會,讓幼兒在入離園、戶外活動或午間散步時可以與爸爸媽媽、老師、小朋友隨意閱讀、講述,同時加強了家長、教師的閱讀意識,也為家長、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閱讀指導機會,進而進行有效的親子互動、師幼互動,從而開展一次別開生面的閱讀活動。
總之,為大班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軟環境,需要家長和幼兒園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0~9歲兒童閱讀環境的調查報告[J].少年兒童研究,2011(16):12.
[2]何亞柳.幼兒閱讀環境現狀調查[J].成功:教育,2007(3):50-51.
[3]胡彩云.淺談幼兒園閱讀環境的創設[J].時代報告,2011(8).
[4]王旭冉.學習理論對創設幼兒早期閱讀環境的啟示[G].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9(1).
(作者單位 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教育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