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戲對于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都還沒有發育成熟,通過對其進行游戲引導,可以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實施。小學體育教學更是在體育游戲的互動中來實現學生智力和個性發展的。為此,加強體育游戲的研究和探索,不僅能夠帶領小學生正確地認識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更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發揮積極的深遠影響。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方法;創新與探索
有益的游戲不僅適合學生學習課堂文化知識,對學生的體育鍛煉同樣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體育運動作為一項有益的健身項目,越來越受到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現代體育教學理論的不斷發展,體育教學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參與、快樂健身的要求,通過創新體育游戲,豐富學生的體育活動內容,從而促進小學體育教學時效性的提高。
一、當前小學生進行體育游戲對他們身體素質發展的作用
加強對小學生身體素質鍛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生體育游戲教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對力量方面的游戲訓練
人的力量主要是肌肉在緊張或收縮時所表現的一種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其肌纖維比較細,中樞神經系統還不發達,對身體肌肉群的活動還不協調,因此在體育游戲的設置中要遵循負荷輕、動作不宜過快的力量訓練,避免對過重的負荷或長時間的肌肉運動造成韌帶拉傷或關節損傷等,如慢跑運動等。
2.對速度方面的游戲訓練
速度主要反映的是人的某種運動的快慢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是發展速度素質訓練的良好時機,由于小學生生理發育處于高度興奮時期,所以在體育游戲中,可以適當安排一些頻率高或者對反應速度要求高的活動,如短距離往返跑,既能促進學生對速度的提高,也能促進學生耐力的提升。
3.對耐力方面的游戲訓練
調查顯示,小學生的耐力通常比較低,因此,加強對學生的耐力游戲活動,以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如長跑運動,它能夠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高,當然,在做耐力訓練時也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切忌長期反復的訓練,應該以適量適度的活動量來有選擇地進行。
4.對學生靈敏度方面的游戲訓練
靈敏度是人對自身的體位、動作及身姿進行方向和能力方面的控制,它主要是通過人對時間、空間的感覺訓練,在游戲中增加學生的靈敏度,通常與速度和力量進行相應訓練和同步發展。
5.對學生身體各部位柔韌度的游戲訓練
體育科學告訴我們,發展學生的柔韌度必須從小抓起,因此,在小學生體育游戲設置中應該加大對學生身體各部位柔韌度的訓練和培養,以促進小學生身體發育與肌肉力量的協調發展。
二、加強體育游戲教學對學生的作用
加強小學生體育游戲的訓練,有助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全面發展。
1.加強體育游戲,促進學生全身活動能力
體育游戲的開展,主要是通過走路、跑步、跳躍、投擲、搬運等動作來實現的,因此,結合體育游戲,能夠將學生的身體各部位進行有效的活動,如接力游戲、過障礙等,不僅可以實現學生身體技巧的運用,也能從游戲中將身體的素質通過游戲來全面提高。
2.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
體育游戲往往從“玩”中來實現體育鍛煉的目標,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因此,在體育中融入游戲活動,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并能夠實現對體育游戲的積極參與。學生的激情提高了,參與度提升了,學生在游戲中的鍛煉就實現了。
3.通過游戲促進學生智力的提高
新課標提出,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因此對體育教師來說,在體育游戲中要融入智力因素的發展,促進學生大腦的均衡發展。有研究表明,人類在運動中同樣可以促進智力的有效提升,在游戲中,小學生不僅要通過體能來實現游戲任務的完成,還要在完成的過程中,通過大腦來實現對內外環境的感知和分析,從而實現小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的平衡、協調,從而發揮體育游戲的智力優勢,促進小學生智力的全面發展。
4.通過游戲實現對學生品質的塑造
將學生的品德教育與體育游戲相結合,從游戲中實現對學生道德水平的關注和重視,體育活動包含著很多獨特的優勢,因此,需要教師要從游戲中挖掘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比如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的培養,加強對學生進行合理競爭的培養等。
總之,體育課不僅僅是比高低、比快慢、比效率的活動,而是以豐富的思想與內涵價值于一體的有益的綜合運動,教師要善于通過體育教學中的游戲活動,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地發展,促進學生在體力、智力、情感等方面均衡提高,切實將體育游戲教學的落實到新課改目標管理中。
參考文獻:
[1]郭小洋.談小學體育游戲的特點、作用與創編運用[J].科技信息,2010.
[2]姚勉.淺談小學體育游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科技致富向導,2008.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高良澗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