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一個創造奇跡、上演故事的地方。隨著新教育實驗的深入推廣,我們清英外國語學校的每位教師都在積極行動,交織著我們和孩子們別樣的美麗。在小班化教室中,關注每一個、發展每一個、塑造每一個成為可能。因此,完美教室的締造又是如此的迫切,如此的轟轟烈烈。最終我們確立了“締造完美教室 享受幸福童年”的小班化教育之路,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獲得自信,在班級管理中創造和諧。
一、關注每一個學生,讓教室成為快樂的宮殿
我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而所有天使都能創造生命的奇跡。我們的教室將是一座神奇的宮殿,在小班化教育中,班主任會利用一切契機關注每個學生,給予他們最溫暖的關懷;發現他們身上的不同閃光點,給予最大的鼓勵;組織獨具特色的課外活動,讓每個孩子擁有快樂童年幸福夢,讓教室真正成為學生快樂的宮殿。
1.讓每一個學生獲得關懷
這是一首生日詩,親愛的夏可一:在這個美麗的夏天,你走進了清英,可愛的孩子,從見到你的第一天起,我就深深喜歡上了你,對你一見鐘情。希望你在清英快樂成長、幸福生活。你的朋友快樂魚。
小班的班級學生數沒有普通班人數多,為了很快地記住每個孩子的名字,在開學前一天,班主任為新生設計了花朵名片,名片正中是三顆淡藍色的星星,是給孩子們自己寫名字的地方。卡片的背面,則是老師根據孩子的名字寫的生日小詩。這張卡片開學第一天就讓每個孩子寫上姓名,貼在教室墻面上。然后等到每個孩子過生日的時候老師才贈送,每周班主任老師都會在班主任手冊上巡視下周即將過生日的孩子,提前將生日祝福寫下,在孩子生日那一天,老師會把這張賀卡送給他。孩子收到賀卡別提有多高興了,看到老師如此喜歡他,他的學習勁頭更足了。
2.讓每一個學生獲得鼓勵
信任兒童是教育幸福的種子。相信每個孩子的向上向善之心,用相信收獲希望,用相信收獲奇跡,我們在小班化教育過程中學會了發現、學會了欣賞,師生關系就會變得民主而和諧。平時只要學生有亮點,我們都會大加鼓勵,特別是班級里平時不太被關注的中等生或者學困生,我們總會尋找到他們的特長、他們的優勢,每周都會給進步的學生頒發喜報、贈送獎品,讓每個孩子的心中充滿自信、快樂。
3.讓每一個學生收獲快樂
我們結合學校建設的辦學理念,根據外國語學校的國際化特點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孩子們喜歡的滾鐵環、呼啦圈、竹竿舞等極具趣味性的民間活動走進了大課間,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活動;有時我們發現班級里平時學習不太理想的孩子,但是課外活動能力卻特別強,而且總能獲勝,因此,我們每周都會給孩子頒發課外活動積極參與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各班獨具特色的話劇表演,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風采的舞臺,上學期我們學校舉行了話劇節。在話劇節中涉及的化妝、服裝都由家長負責,學生家長大力支持并參與觀看了整臺演出,他們不但被自己孩子出色的表演感動了,而且對學校舉辦的活動大加贊賞。
二、發展每一個學生,讓教室成為學生成長的主陣地
走進我們的小班,你一定會被濃濃的花香、淡淡的書香、清新的墨香所吸引,教學環境的美化為小班學生提供了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一個平等的發展空間、一個快樂的成長家園。教室不應該只是知識的灌輸地,更應該是一個經典世界的熏陶場、磁性場。首先,創建展示平臺,塑造學生自信的心靈;其次,張揚個性,培養特長,打開自信之門;再次,人人參與班級管理,揚起自信風帆。
三、塑造每一個學生,家校溝通共同締造完美教室
塑造每一個,我們在家校溝通中,始終遵循開拓家校聯系的空間,方便家長更多地了解學校和孩子情況;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力求家校的配合更有效、持續和密切。我們利用小班教育在人數、時間、空間上的優勢資源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讓家長成為締造完美教室的聯合力量。
1.加強溝通,讓家長做班級管理的監控者
我們利用班級網站這個平臺,發一些學生的學習、各類活動、學生作品、演講稿及學生生活、用餐照片或視頻,讓家長及時地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由于學生人數較少,我們可以讓學生分組分階段拍照,保證每周每個孩子都有上鏡機會,保證每個孩子都有作品展示。
飛信是老師和家長交流的又一平臺,當然發送飛信也要適時、有效。針對小班化的特點,飛信聯系我們也做到每周聯系10名家長,交流孩子各方面表現,保證每月和每位家長都有飛信聯系。
2.加強互動,讓家長做班級管理的合作者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會比我們更了解孩子的需要。因此,每個學期開始之初,我校總會先開展家長委員會會議,說一說新學期打算,聽一聽家委會委員的意見。每次周五放學,我們都以不同的方式向家長展示孩子在校的情況,如,觀看56網上孩子們在校的視頻,讓家長真切感受孩子在校的快樂生活;呈現孩子的各科作業,讓家長翻閱,以便及時了解孩子在學習上取得的進步;班主任利用每周五放學時間定好5個家長交流名單,這樣一個學期下來保證與每位家長都有面對面的交流。
在小班化環境中締造“完美教室”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如何提高小班化班級管理效益,使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有機地統一起來,值得我們每一位班主任好好地探究。“完美教室”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不斷行動,不斷收獲。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