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自古就有人本主義的管理思想,《管子》中有“爭天下,必先爭人”之說,《營子霸言》中也說“夫霸王之所始業,以人為本?!笨鬃觿t更是提倡“仁”,孟子也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西方的人本主義管理思想則起步較晚,古典管理理論中就隱含了“經濟人”的假說,行為科學管理理論中則隱含“社會人”的假說,直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建立,人本主義管理才走上了“康莊大道”。幼兒園管理要實現的是對人的管理,是對幼兒從小潛移默化的管理,因此,將人本主義管理思想應用于幼兒園管理中,不僅有利于提高幼兒園的管理水平,對促進幼兒的發展更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人本主義思想;幼兒園管理;應用
人本主義思想把完整的人作為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以尊重、信任和理解為基本價值取向,以激勵為基本手段,以實現人與組織的“雙贏”為最終目標,實現了管理的最高境界。從幼兒園管理角度來說,幼兒園管理中涉及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學校對幼兒的管理是通過對教師的管理而實現的,那么,換言之,要提高幼兒園的管理效率,促進幼兒的發展,核心就是對教師的管理。按照人本主義管理思想,對教師的管理就需從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構建合理的選人、用人機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來作為基本保障。下面就結合幼兒園管理實踐工作,以人本主義思想為基礎理論進行簡單分析。
一、充分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
管理并不是“管”與“被管”,而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在幼兒園管理中,如果將教師看做被管的對象,其積極性自然備受打擊,延伸到班級管理中,效率自然不高。要做到對教師的尊重,就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是幼兒園教學的主體
幼兒園并非由某個人而組建,哪怕是個人組建,也需要通過全體教師共同努力才能管理好,因此,在幼兒園管理中,教師就成為中流砥柱。在以往的幼兒管理中,很多人都把教師看做是幼兒園管理中的可支配對象,忽視了教師的主體地位。于是,教師的積極性受到打擊,自我效能感降低,工作激情不夠,工作效率也就受到影響。幼兒園管理是實現對人的管理,對幼兒來說,教師的示范作用尤為重要,如果教師沒有積極性,自然影響到幼兒。因此,幼兒的發展也會隨之受挫。
2.充分尊重教師的職業特點
幼兒教師是幼兒生活的照料者、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幼兒與社會的溝通者。幼兒教師的職業角色特點是保教與教育相結合,幼兒教師的職業具有鮮明的示范性、獨特的創新性、長期性、長效性和職業角色的多重性等特點。在幼兒園管理中,對教師的管理要從教師職業特點出發,先因師制宜,再因生制宜,方能實現高效的管理。
以班級管理為例,很多幼兒教師在班級管理中都具有一定的經驗,管理起來也得心應手,而有的教師則相反在方法上較為欠缺。那么,在管理中就需將兩種進行對比,在對比中相互學習,作為管理者,不應生硬地去指責或批評教師,而應引導他們向好的方向發展。方法不對就換換,管理不到位就幫助,這樣,教師才能得到心理安慰,管理起幼兒來才會有足夠的后勁。
3.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素質
當然,要提高幼兒教師對幼兒的管理水平,學習是不可或缺的。在幼兒管理中,首先要將教師的職業發展納入整個幼兒園的發展總體規劃中,做好中長期打算。其次,在教師培訓方式上可采用“請進來,走出去,園內互動”的模式,即根據園內情況,可以派遣部分教師到外學習,同時,可借鑒其他學校的管理模式,通過各種方式請優秀兄弟學校的管理者到本園進行培訓。園內互動則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互動性,為教師建立豐富的互動平臺,如經驗交流、優秀教師表彰。隨著網絡的普及,園內也可組建局域網,進行網絡上的討論。還可通過各種活動來增進教師間的情感交流,促進互動。
二、構建合理的選人、用人機制
1.正確選好人、用好人
在幼兒園的管理中,選人、用人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選人用人的問題上,筆者認為前人說得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選好了人,并付之以相關責任,就應該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相信他們必定能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樣,廣大被任用的教師方能竭盡所能,想學校之所想,急學校之所急,切實為幼兒園的管理做出自己的努力。
2.注重實效,堅持公正
選好人,用好人是基礎,而在管理中,還應注重實效管理。即要關注所選人在實際工作中的付出。這一方面要從日常工作管理上進行審視,要關注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的付出。另一方面則要關注教師的創新工作開展情況。幼兒管理需要以耐心為基礎,以創新為保障,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達到高效的目的。當然,在管理中,對教師的管理需堅持公正、公開和公平的原則。這也是人本主義思想的核心,管理是對人的管理,人與人之間很多時候會因為利益而發生沖突,小則心里憋屈,大則工作消極。堅持公正的評價和鼓勵,才能讓教師的心理變得平衡,也才能形成合力,為幼兒管理工作的高效奠定基礎。
三、構建合理的激勵機制
工作是為了生活,沒有誰會永遠無怨無悔的付出,付出只有在得到相應的回報后才能激勵付出者做出更多的付出。因此,在幼兒園管理中,激勵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1.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并舉
物質獎勵是對教師辛勤工作的一種物質性體現,很多時候并不在于數量的多少,而在于通過這種方式能讓教師得到一種工作的肯定。物質獎勵中也包含了精神鼓勵的成分。當然,對教師的物質獎勵并不一定要以金錢的形式進行兌現,很多時候還可通過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困難,逢年過節進行問候等方式進行。而精神鼓勵則要注重讓教師得到大家的認可,讓教師獲得勞動的價值認可,從而激發起工作積極性。
2.實行民主開放的管理機制
幼兒園是個大家庭,管理并不是園長或某個教師說了就能算的,封閉式的管理只會讓幼兒園管理陷入僵局。人本主義提倡民主開放的管理理念。如,在班級管理上,園內可以行政為帶頭,通過對班主任的意見和建議的收集,制訂出一定的管理規范,通過一定時期的試行后再完善,最終得到大家的認可。在重大決策上,應以多數教師的意見為準,綜合考慮后進行落實。
3.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相融合
制度不可少,情感也不能缺。幼兒園管理要走的是制度和情感融合的路線。首先,制度是保障教師完成常規工作的基礎。其次,情感是團結教師的紐帶。管理中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在以制度為基礎的同時通過情感管理來實現共贏,教師管理才能走上人性化管理的路線。
4.創建人人學習的和諧氛圍
在幼兒園管理中,培訓少不了,教師的學習更少不了。很多幼兒園只注重對教師的培訓而忽視了教師自身的學習,從而讓教師走入應付了事的僵局。要鼓勵教師提高自身管理素質,學習是最佳途徑。要保障教師能自主學習,學習氛圍就不可或缺,因此,在幼兒園管理中,創設和諧、向上、競爭的學習氛圍是關鍵。這一方面需要幼兒園通過投入來提高園內的硬件而實現,另一方面需要在軟件建設上加大投入,如,教師學習系統的構建、教師學習費用的申報等。
總之,在幼兒園管理中,只有充分認識并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通過對教師的合理管理來實現對幼兒的管理,幼兒園的發展才能步上新的發展臺階。在幼兒園的管理實踐中,人本主義管理思想的滲透還需要通過實踐來進行驗證,筆者這里也就理論性地進行了討論,在今后工作中還需不斷研究,不斷實踐、豐富,最終促進幼兒園管理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彭訪.論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J].現代企業教育,2007(12).
[2]劉圣福.以人為本的教師管理探析[D].曲阜師范大學,2004.
[3]馬富成,馬雪琴.論“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在幼兒園中的運用[J].河西學院學報,2005(06).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泉港區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