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一堂課,教師的語言至關重要。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也曾說過:“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這句話,精辟地道出了教師課堂語言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適時、靈活、有針對性地運用精湛的數學語言,營造一個優化的教學氛圍,才能開啟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情操。
下面是我在教學《復式統計表》中的語言設計安排:
一、一次搶答,激發合并的需要
師:下面我們根據這四張統計表進行一個搶答比賽,你們敢于接受挑戰嗎?搶答時老師有一個要求,看到問題不要舉手,站起來直接回答。
課件依次出示問題:(1)民樂小組男生有多少人?(2)美術小組一共有多少人?(3)哪個組男生最多?(4)四個組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師:通過搶答你有什么感受?為什么?我們可以怎樣解決這個“信息分散”“信息間接”的問題呢?
二、二次搶答,體會優越性
師:根據這張復式統計表把前面的搶答游戲再做一遍,好不好?
提問:這一次你有什么感覺?
這里的語言設計具有啟發性,誘其深入探討,發現新知,在搶答游戲中體會其優越性。
三、添加“總計”一欄
師:現在你覺得這張表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嗎?
提問:這張表上男生共有多少人?女生共有多少人?四個組共有多少人?現在能看出來嗎?那么可以再增加一欄什么?(師在黑板上貼出“總計”一欄)
這里的語言設計具有針對性,一語中的的點擊,數學是一門科學,該出手時就出手。
四、出示統計表,巧加引導
師:同學們齊心協力把四張單式統計表進行了合并,合并后的這張表叫復式統計表。(板書:復式)關于復式統計表老師專門設計了一個產品說明書,請看大屏幕。
課件演示并同步播放錄音:我是一張復式統計表,我有三個部分組成:標題、時間、表格,我最主要的部分是表格。看,這是表頭,有三個部分。這張表中橫欄反映的是性別,縱欄反映的是組別,數據欄反映的是人數。同學們,你們認識我了嗎?
一個“產品說明書”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自然非常集中,又系統完整地認識了復式統計表。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學無止境,教無止境,數學教師運用語言的藝術也無止境。只要我們勤奮學習,積極探索,就一定能使數學教學語言更具藝術魅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連云港市建寧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