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學校的組成,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領導者、組織者和教育者,是連接班級與學校、班級與家庭的橋梁,可見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認真向前輩老師學習班級管理方法,并努力探索、總結得失。在這里,我談談自己任班主任以來的一點點看法。
一、要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
農村小學的學生大多數還是能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能完成學習任務,但是還有部分學生自制力很差,學習意識很淡薄,不愿意寫作業,缺乏自覺性,紀律松散。導致孩子產生這些情況的原因是農村基礎條件差,很多家長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人照顧小孩,老人又很嬌慣孩子,有些還管不住孩子,更不用說輔導他們做作業了。只有對癥下藥,盡早將孩子引上正確的道路。因此,在工作中,不僅要抓學生的成績做好嚴母,更要在他們的生活中做一個慈母。
二、在平等中建立威信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平等地對待學生,盡量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盡量做到信任學生,能夠與學生敞開心扉,并成為學生生活中的好朋友。只有學生和教師之間相互溝通,教師才能融入學生的內心。
三、常與家長溝通
與家長溝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最好途徑。由于我班學生的家離學校都不算遠,我就常利用空余時間進行家訪,在家訪時給家長灌輸一些正確的教育思想,讓家長知道怎樣教育孩子、從哪些方面教育自己的孩子,并要求家長隨時與班主任配合,相互之間了解孩子在家與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讓家長知道班主任也是愛他們的孩子,取得家長的信任和理解。交流溝通多了,就能知道孩子的行為表現和思想動態了,糾正他們的不良習慣。
四、要善于表揚,巧妙批評
鼓勵和表揚是學生產生勇氣和力量的催化劑。由于每個學生受家庭環境、自身心理和基礎不同的影響,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班主任要正視學生的差異,對于問題學生應從關愛出發,慢慢地去感動他。
五、建立競爭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個班集體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無論是班級榮譽還是個人都要有競爭意識。于是,我讓學生同桌之間比學習、比習慣、比紀律等,同學之間互相監督、互相幫助,學習氛圍濃厚了,這樣就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另外,我利用課余時間學習理論知識,不斷吸取他人的經驗和教訓,從而提高了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水平。小學班主任工作雖復雜而繁重,但只要用一顆“愛心”,就一定能夠做好。
(作者單位 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會東鎮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