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過程中,激勵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充滿積極向上、期望、羨慕、快樂、努力等積極情緒。在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孩子在老師的激勵中學習、生活會更快樂,會有更大進步,老師也樂于激勵他們。可是,在教育工作中我們應該認識到,在學習上,在活動中那些表現不良的孩子,他們更需要激勵,激勵在他們身上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今天學習“I Have a Pen Pal”的第四個課時,學習B Let’s learn中的五個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這是教學難點,課堂上我多次讓學生反復操練,直到我認為孩子們已經學會了。
下午布置了一些練習,我批作業時發現有幾個孩子寫錯了,放學后我留下他們補習。首先給他們重新講了一遍,還教他們區分使用后綴s和es。講完以后讓他們做了幾道題,他們全會做了。我又另外寫了幾個學過的動詞叫他們寫,劉成居然全做對了。要知道平時劉成只能考到20分。我當時非常吃驚,立刻表揚他說:“只要用心聽,認真做,你一定學得會,你是很聰明的!”孩子愣了一下,眼中立刻閃出了淚光,他反復問我:“老師,我真的不笨嗎?我不是最差的嗎?”這淚光震動了我,我沒有想到他的反應會這么快。盡管我已充分認識到激勵的作用,這一刻,我又重新有了激勵他進步的信心。我又讓劉成做了幾道題,他也全做對了,我破例讓他提前回家。
望著劉成快樂的身影,我陷入了沉思。這件事也讓我反思到我以前的教育教學,雖說總是提到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尊重他們,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可是,對于孩子們的細微表現及取得的成績總是不能及時地給予肯定、表揚。以后,我要多給這些孩子機會,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不讓他們落到同學后面。
實踐證明,盡管有些學生確實很讓人頭痛,但一無是處的學生是不存在的,每一個學生都有他的閃光點。作為老師就應該尊重學生,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以一顆平等對人的愛心,去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及時地激勵他們,并尋找合適的契機,采用合適的方法幫助指導學生,使其全面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絕不是一句口號,更應該是一種實際的行動,教師應該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激勵每一位學生,讓他們積極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 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雅戈爾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