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兒童善于模仿知識,模仿就是學習。”我們要引導學生積極模仿、大膽寫話,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使學生感覺寫話其實并不難。每次寫話前,先讓學生自由說,然后教師點評,并且給以示范怎樣寫,或以文本為范例,讓學生有章可循。仿寫具體形式我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一、補充句子
采用補充詞語、補充句子等方式進行寫話。補充的位置可以在一句話的開頭、句中、句尾,在一段話中,也可以填補在段頭、段中、段末,并可以根據難易程度(比如補寫一句或多句)為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安排。
教學案例:《小小的船》。
課后有這樣的練習:
彎彎的月亮像 。
藍藍的天空像 。
閃閃的星星像 。
首先學生馬上會根據課文內容填出:
彎彎的月亮像 小船 。
藍藍的天空像 大海 。
閃閃的星星像 寶石 。
繼而,我引導學生從別的角度去想象,學生還會填出:
彎彎的月亮像 媽媽的眉毛 。
藍藍的天空像 藍色的地毯 。
閃閃的星星像 小朋友亮晶晶的眼睛 。
瞧!連起來就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的小詩了。
二、擴寫句子
運用這種形式進行寫話訓練,鼓勵學生把話寫得具體、生動。擴句時先引導學生從句子的不同部位進行擴寫,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擴寫幾處。
執教《窗前的氣球》時,要求給“氣球上畫著一個笑臉”這句話擴句。先出示例句:氣球上畫著一個(可愛的)笑臉。出示新題:氣球飄上了天空。提示學生可以擴充(怎樣的)氣球飄上了天空,這“怎樣的”可以從顏色、形狀等角度來寫;還可以這樣擴充,氣球(怎樣)飄上了天空、氣球飄上了(怎樣的)天空。有能力的學生會把句子全方位擴充:(紅紅的畫著可愛笑臉的)氣球(搖搖擺擺地)飄上了(藍藍的)天空。
通過擴句訓練,學生能感受到怎樣把句子寫具體、生動,這種形式練多之后,學生寫話時句子就會越寫越生動。
三、連句成段
教師可以根據一定的情境內容設計生成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學生串聯回答的語句,形成幾句話、一段話。
關于本文的句子仿寫“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這句話采用了比喻、擬人、反問的修辭方法,把早開的野花比作春天的眼睛,把早春當作人來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早春的特點,給人恬美、可愛、非常有趣的感覺。
在教學中,我們不用給學生講這些修辭寫法的術語,可讓學生通過朗讀,到校園里或野外觀察,然后再仿寫。以下是我們班學生用自己的小眼睛看到的大世界里的靈動的春天。
桃樹枝頭吐出了紅珠子,那是春天的紐扣吧?
麻雀嘰嘰喳喳地叫著,那是春天的樂隊吧?
燕子穿著黑色的燕尾服斜飛在空中,那是春天的賓客吧?
迎春花開出了香氣宜人的小黃花,那是春天的項鏈吧?
……
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四季》時,對學生說:“同學們,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美,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下面高老師就帶你們走進美麗的大自然,把你們發現的美,模仿課文也來編一首小詩,看看誰能成為今天班上的小詩人。”看后,學生舉起了小手,一首首美麗的小詩從學生天真的小腦袋里跑了出來:
黃葉飄飄,它跳著舞蹈說:“我是秋天。”
花兒紅紅,它笑著說:“我是春天。”
蘋果紅紅,它高興地說:“我是秋天。”
雪花飄飄,它快樂地說:“我是冬天。”
……
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想象,可以說,一點兒不比課文遜色。這樣把平日觀察、生活體驗和語言表達融為一體。相信我們的學生中,絕不缺少小詩人。
學生寫作就像是一個學走路的孩子,讓學生仿作就是扶學生走路,在扶著走的時候,老師要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一步步地前進,慢慢地學生就會自己走路了。
可見,通過模仿這一兒童學習技能的基本手段,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寫話能力。學生很容易找到寫話的支點,連平時最不善言辭的學生也能寫得得心應手。
(作者單位 浙江省永康市城西小學)